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快穿)女配逆袭的99种路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59

分卷阅读59

    能胜过佟浩然。但是,姑姑告诉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她希望我放下佟浩然,因为他不重要。当我看见遭灾后的百姓,心心念念陛下派人来救助;当我看到,有那穷困之人,卖儿卖女,亲人离散……我就把我和佟浩然之间的那点私事放下了。此次回京,我没打算与他论战,不必耽误时间。有时间,不如做些正事。”

听了这话,皇帝很满意,“先生如此大才,更难得真正忧国忧民,朕十分钦佩啊!朕也不想让那些只会空谈的家伙们占用先生的时间。来来来,先生,再跟朕说说,这屯田制究竟如何实施?”

崔玉就开始讲解,“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我朝每每长途运输粮草到边关,供养士兵。万一运粮出了问题,士兵哗变都是有可能的。草民就曾经亲眼目睹一起山匪企图抢劫官兵押运的粮食。而且,户部也曾经出过筹粮不及时,几乎误了运粮之事。屯田制,给士兵土地,使其在cao练之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就是说,朝廷在几年之后,就不用再给边关运送军粮,边关将士就可以自给自足。而且,土地和粮食是他们自己的,当敌人来进犯时,他们会更加用心保卫边关,而不会轻易逃跑。因为身后的,是他们自己的田地,自己的家人。”

皇帝又犯愁,“可是,边关都是士兵,女子少,如何让士兵成家立业?”

“陛下,这也不难。据臣所知,某地县衙因为民风彪悍,牢狱里人满为患。臣就想,这些获罪之人,也要国家提供口粮,坐牢也如同受供养。其实,那些女犯,是可以流放到边关,配给无妻的士兵。既解决了士兵的婚事,也节约了国家的花费。还有,那些大户人家,公子小姐们身边,常常配着好些丫头,有些贵公子近身伺候的奴婢就有十几人。那就意味着这世上又多了十几个光棍汉。陛下可以限制富贵人家奴婢的数量,那些被放出来无家可归的,愿意去边关的,可以到官府报名。”

说到这里,皇帝又有了想法,“宫中用度靡费,朕其实也不需要那么多的奴婢,不如把年龄大的,愿意配与边关士兵的,也送去边关吧。”

崔玉取出纸笔,开始写下细则,“以政令行事,不如以利益诱之,或者可以给这些女子分配边关的田地,许她们婚姻自主,免去她们盲婚哑嫁的担忧。”

“那这地,够分吗?”皇帝有些担忧。

“够!臣去过边关,那里地广人稀。虽然气候寒冷些,但是,那里的土地并不贫瘠。因为常年没有被耕作过,土地其实很肥沃。臣这些年也钻研了农学,随行回来的人里也有精通农学之人,他们很懂得什么样的作物可以在寒冷的地方生长,完全可以帮着边关士兵把田地开垦出来,种上庄稼。”

皇帝一下子来了兴趣,“哦?还有这样的人才!快请进宫来。”

……

当皇帝跟崔玉举荐的几位通晓农学之人畅谈过后,十分快意,“原来推广农学,是如此利国利民!恨不得早些认识各位先生。”

那位年龄最长的农学先生呈上了自己多年积累写出的农书,他遗憾地说,“本来三教九流,各有用处,我们农家弟子,奉神农为祖师,一生钻研农学。这农学本来是利国利民,可是如今,文人们好清谈,看不起我们农家学派,说我们是‘泥腿子’,是农夫,不是学派代表。我们农家学派如今已经凋敝,我这里,已经十年没有新弟子来求学了。其实,在我们眼里,没有不可耕种的土地,那沙地、碱地,都有适合种植的作物。再贫瘠的土地,我们都能想法养出来。只是,如今农家不被看重,就怕日后农书都无人愿意写了。若我农家学派渐渐没落,成了绝学,这师门的本事,断在我们手里,那我们就是千古罪人。”

皇帝听了愧疚,“国家治理不好,都是君王之过啊!”

一句话吓得那些个农学者都跪地磕头,“草民们有罪。”

皇帝把这几个人让送去户部,帮助户部起草推广农学的折子,还给几个人都授了官。几个人千恩万谢地去了。

皇帝感慨,“多谢先生举荐贤才,这几位都是人才,他们是文人,却愿去田间地头,推广农学,还撰写农书,实在不易,是比京里那些空谈之辈强多了。”

军粮解决了,农学推广也有人承担了,这国家的两件大事,有了着落,皇帝的心里舒畅多了。

他又翻翻崔玉写的其他折子,关于商业、关于税收,关于国家调控,兴趣又来了,“先生,不如再跟朕说说,这‘谷贱伤农’和‘国家收购’又是怎么个做法?”

崔玉侃侃而谈,“陛下,草民的一本游记里写过,农民丰收之后,却因谷价之低而伤心,……”

☆、挽救侄子的女先生13

在宫里待了三天的崔玉终于在宫中侍卫的护送下,回了崔宅。暗处那些盯着的人,就飞奔回去各家去报信去了。

方云知道外面探头探脑的都是各家的探子。虽然这几日,方云都命人紧闭大门不出。奴仆去买菜都是走的后门。

但架不住总有人来敲门试探,甚至还有人主动提出不要工钱,来上门为奴的,方云都让打发了。

那跪下说自己可怜,只给口饭吃就行的,分明养得明眸皓齿,一个清秀佳人,要嫁人也是眨眼的事,怎么就可怜了,哪里就需要为奴了。娶不到老婆的光棍多着呢。

方云直接告诉那姑娘,“往右走,不出五百步,就是吴媒婆的家,她历来公道,口碑很好。你要做世家公子的妾,去那里问询吧。我家不要妾室。”

那女子柔声哭诉,“奴家不做妾的。只是生计艰难,求为奴婢。”

方云看都懒得看她,“那你往左走,不出八百步,李家奴婢不光有饭吃,还有300文的月钱,我家养不起更多人,你不要再纠缠。”

那姑娘一噎,却不肯放弃,依然跪着不走,苦苦哀求,招来一堆人围观,指指点点,说崔家不仁。

方云冷笑,吩咐管家,“去让人报官,就说有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带了一群来历不明的男人过来败坏我家的名声。我看着像是城门口贴着的悬赏告示上说的那个‘仙人跳’的女贼,你让官府派衙役来认贼!顺便问问,何人指使。”

说罢,方云就让人关了大门,过了不多时,管家回来禀报,“那女人走了,先生果然高明,她果然心怀叵测。”

方云吩咐,“日后这样的事情只会多,不会少,关紧大门,不要轻易放任何人进来。若是有那亡命徒,被人指使,一进门就自裁,这人命官司可是麻烦。”

管事听了,吓出一头冷汗,连忙跑去再吩咐门子一番,那门子吓得,除了自家人,无论谁拍门都不理了。

就这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