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知足常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1

分卷阅读391

    木爷爷,药已经喂好了。”

木回手点点头,“嗯,知道了。你该干嘛干嘛去吧。”

“诶,我知道了。”

药童洗干净药碗,用开水煮过,这才捞起来擦干放好。

然后他就开始做饭,做好之后,端过去给木回手吃,他自己则回厨房自己吃。

木爷爷对他真的很好,家里有菜有rou还有粮,都随他自己做,一开始他怕吃多了挨骂挨打,木爷爷还一脸嫌弃地道:“你长得这么瘦,咋干活?是想病倒了,然后让我来伺候你吗?”

药童那时候不懂,以为他真是怕自己病倒,没用,就拼命吃,后来才知道,其实木爷爷也就是故意这样的,想要他多吃点好的,身体变得健康。

所以,木爷爷就是真心救了他,不管外头怎么说,药童心里只认定一件事:木爷爷对他有活命之恩,以后就是他亲爷爷了,他要一辈子孝顺他,伺候他。

只是,那个屋里躺着的病人,真的很奇怪,他总觉得这个人会给木爷爷带来麻烦的。

还记得那天下着雨,一个穿着黑衣的男子抱着那个女子过来,那个女子身上还穿着一身大红色,用金线绣着凤凰的嫁衣。

药童是见过新娘子的,村里的女子出嫁,身上穿的衣服就跟那女子差不多,只是没有她身上穿的漂亮。

他还记得,那女子当时只剩下一口气了,据说是服下了木爷爷给的救命金丹才活下来的。

可她不知经历了什么,浑身的骨头碎裂,五脏都破开了,仿佛一摊烂rou,要不是那层皮包裹着,恐怕她早就散成渣子了。

还有,她身上的衣服沾染了nongnong的血迹,几乎都把她身上

的血给流干了。

木爷爷一看,就摇头叹气,道,“就算我出手救她,她也无法回到过去了,跟原来不是一个人了。”

那男子道,“无妨,只要让她活着就好。”

木爷爷继续叹气,无奈地接过人,道,“真是痴儿,行吧,既然如此,我就救她。不过,你的人情也就了了。”

男子点头,然后第二天他就抬了三大箱的金砖上山,给了木爷爷,说这是诊费。

木爷爷也没有推辞,就这么接过来了,把金子都藏在了药童的床底下。

那里有一个密道,极其隐秘,通往山下,还有一间密室。那个密室里放了粮食菜rou,为的是有什么突发情况,他们可以在这里躲避一二。

总之,药童总觉得,木爷爷是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这才接了这个病人的。

他在山上已经好几年了,明年他就十岁,跟在木爷爷身边没少看书,他不蠢,自然知道一些浅显的争斗什么的。

以前在村里,他就见过不少人家他们之间的吵嘴啊,争财产什么的,现在看的书多了,懂得也就更多,他更明白,这世界上就没有白吃的好事儿。

对方送来这么多钱,摆明了这件事是有猫腻的。

而之后的日子也证明了药童猜测得没错:太子中了剧毒,皇家派出了人来请木回手进宫为太子医治。

那天,木回手就直接带着他,和那个病人躲在了密室里,然后搬空了木屋,一把火烧了木屋。

等山下的人看到后,上来救火,木屋早就烧成了灰烬,只留下三具烧焦的尸体。

而那片毒草,让上山的人也都纷纷中毒,在木回手已经“死”了的情况下,这些人回去,也只能是等死的命了。

之后,就再也没有人来元山,天下人都知道了木回手已经被皇家给“逼死”了。

一代神医就这样消失不见。

第264章

三年后,宁州府。

三月的宁州烟雨纷纷,街上的行人也都少了许多。

天气还有些阴冷,一个不注意,就很容易得风寒。

安和堂近年出了一种治疗风寒的药丸,十分有效。

要是往常,这个时节,大多数人得了风寒都得请大夫来看一看,吃上十天半个月的药,再躺个一个月左右才能痊愈。

可自从有了安和堂的风寒灵,现在的人得了风寒就吃一颗,当天晚上就会发汗,体质好的,第二天就能好,体质弱的,三两天也就可以痊愈了。

真是方便至极。

因此,风寒灵这个药丸,不仅仅是宁州府的人争相购买,外地也有许多客商过来购买。

而风寒灵这个药丸,药方是出自安和堂的,名号也是打得安和堂的,就是制作嘛,整个安平街的药堂药铺都参与了。

毕竟,他们在宁州府经营多年,各家都有制作药丸的作坊,刘芳索性就把药方给他们,把药丸制出来售卖。

各家只要在药瓶上标注了安和堂的名号,再每个月给她一成的利钱,跟她安和堂的风寒灵统一售价,那她就无所谓他们怎么卖,卖给谁。

各家老字号的当家人都赞叹她为人大气,说实话,人家完全可以自己做,或者是只找一家做,可是刘芳却并没有这样做,反而是让他们都能获益。

这让他们真是不服不行。

于是,各家老字号投桃报李,并没有在自家药堂药铺售卖风寒灵,只批发给外地的客商,整个宁州府,就只有安和堂有风寒灵卖。

当然,还有更多的药丸药膏,也是如此。

只要是安和堂出品的,那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模式。

其实,对比一个宁州府,其他的老字号们批发的市场更大,赚的更多,他们何必如此斤斤计较,非要跟安和堂争这么点利益呢?

甚至为了彼此的关系更加和睦,他们还都商量好了,你们几家专门做药丸,我们几家专门做药膏,大家有钱一起赚,皆大欢喜。

至于,南城,西城,北城那边的药铺药堂,咳,他们还没这个能力跟东城安平街的这些老字号刚。

幸好刘芳也没有赶尽杀绝,他们要是来老实谈生意,想要售

卖安和堂的药丸药膏,也是可以的。

不过,都是平价药,高价的,他们也卖不了。

毕竟,宁州府有钱的富户,都住在东城,其他三个地方,居住的大多数是平头老百姓,买药看病都是要仔细计算着,才会去买,才会去看。

不过,自从有了安和堂出品的平价药,这些老百姓也不怕生病了,也看得起病了。

这反而促进了其他三个地方的药铺药堂的生意,倒是让他们都没有想到。

除此之外,安和堂每个月逢十就会举办一次义诊,专门给贫寒百姓们治病施药,无论是诊费还是药费都全免。

慢慢的,宁州府周边的人都知道安和堂这里有个年纪轻轻的女大夫,医术高超,为人慈善。

安和堂的名号一下子闻名整个宁州府。

而两年前,宁州府旁的陈州府闹了水灾,一大批的难民涌进宁州府,安和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