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知足常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0

分卷阅读390

    本都是经营了许多许多年的老字号,哪家药铺擅长什么,药材好不好,坐堂大夫的医术如何,宁州府的人都一清二楚。

甲三五号是赵家药铺。

这赵家药铺也开了许多年,只是赵老大夫病逝了,年轻的赵大夫医术平平,实在是比不上其父,所以,近年来生意就冷清了许多。

其实,赵家药铺若一直这样,纵然是生意冷清,也还是能开下去的。

可是,赵大夫的儿子不省心,欠了赌债,因此,赵家药铺如今就真的开不下去了。

为了给儿子还债,赵大夫只能是把药铺变卖了,打算回乡下居住。

宁州府的其他药铺药堂倒也想买下赵家药铺,可是赵大夫的儿子欠的赌债实在太多了,他开的价格也比市价要高一成。

这个时候旁人不压价就已经不错了,赵大夫还提价,谁愿意去做冤大头啊!

因此,至今,赵家药铺都没有卖出去。

赵大夫每天都愁的脸色不好,可是一天,他脸上带着笑容,高高兴兴地来了药铺,迎了一对主仆进门。

不多会,就传来消息,赵家药铺卖出去了!

整个安平街的人都震惊了,这是什么鬼?竟然真的有冤大头会愿意出这么高的价钱买下赵家药铺?

众人纷纷打听是怎么一回事儿,这么一打听,倒是都知道了:买下赵家药铺的那对主仆是成州府来的,还是一对十分年轻的女子。

当家的主子刘姑娘只是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带着一个十四岁左右的丫鬟,据说是因家中父母亡故了,家产差点被占,这才变卖了家产,离乡背井

来到了宁州府定居。

而这位刘姑娘的祖上也是开药铺的,因此一来宁州府就想着重cao祖业,便四处打听,想着买下一家药铺,继续当大夫,开药堂。

现在这位刘姑娘买下了赵家药铺,显然是决定了留在这里了。

整个宁州府,其实不止安平街这里的药铺药堂,西城,南城,北城也都各有一条这样的街道,开着药铺药堂。

只是,东城这里的药铺药堂,一来都是老字号,信誉极好,二来,这里的各家药铺药堂的当家人,都不是那种容不下人之辈。

只要你有真本事,大家各凭本事吃饭,谁也不会去做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大概刘姑娘主仆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才不惜花这么多钱买下赵家药铺。

毕竟她们都是年轻女子,又是外乡人,难免怕人生地不熟之下被人欺辱,而在安平街这里,就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了。

众人都是这么想的,也觉得这两人做事还算稳重周全,没有盲目地选择定居的地方。

如此,赵家药铺经过几天的休整,就改名为安和堂,重新开业了。

开业当天,所有药材一律七折,看病的还免除诊费,同时,凡消费满一两银子的都赠送一瓶安和堂的外伤膏,量虽然不大,但免费的东西谁不喜欢呢?

因此,开业这天,安和堂真是挤满了人,看病的倒是不多,大多数都是来抓药的。

好在,赵家药铺原来的伙计都愿意留下来,所以,现在也还应付得过来。

刘芳一边给人诊脉,一边看着旁边排着队,非常有序的人们,心里感叹:宁州府这里的百姓还真是守礼明礼,比别的地方真是好太多了。

她年纪虽小,但来看病的人都是贫寒人家,或者是贪便宜才过来看的,总之就是冲着免费这个噱头来的。

不过,见刘芳诊脉之后说的有模有样,他们虽然大部分还心里将信将疑,但还是去抓了药,想着吃了以后再看看,这位年轻得过分的刘大夫有没有真本事。

安平街这里不愧为最和谐的药铺药堂街道,其他老字号看着刘芳这里生意兴隆,做足的噱头,也没有哪个过来找麻烦的。相反,他们的当家都纷纷过来道贺一声,送了些薄礼。

刘芳自然是

出面道谢应酬,不过别人看到她这里还忙,便让她先去诊脉,给病人看病,不需要太客气云云。

于是,大家寒暄了一番,刘芳就继续给人诊脉。

那些当家人基本也都是大夫,不能说每个人都医术超绝,但也是有真本事的。

所以,便站在一旁看着刘芳替人把脉,听着她的诊断,随后开药方。

连续看了三五个人,众位当家人都纷纷点头,觉得刘芳虽然年纪小,但医术还是非常不错的,有的药方甚至配伍得十分老道,并且大胆。

这让他们心内感慨万分: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他们这些老家伙不服不行。

总之,刘芳就这样渐渐在安平街这里立足了,生活平静下来。

…………

离京城千里之外的韩州府外,有一座山清水秀的元山。

元山的半山腰处,有一间木屋,这里住着天下闻名的神医木回手。

木回手这位神医,性子怪异,医术超绝,医治病人全凭他高兴不高兴。高兴,他就治,不高兴,就是死在他面前,他也不会皱一下眉头。

但偏偏他又起死回生,神医鬼手之名,因此,每年来此求医的人络绎不绝。

木回手嫌麻烦,便在这座山清水秀,景致十分好的元山中种植了无数毒草,这普通人一上来,那不是拼去半条命,就是直接死在半路上了。

到后来,也就慢慢没什么人敢来招惹他,除非真的没有任何办法了,才会在山下等候,期待木回手那天高兴了,就下山来选一个病人。

因此,元山下搭了不少木屋,就是这些来求医的人搭建的。

只是山下的人都不知道,此时的元山上,木回手的木屋内,正躺着一个全身上下都被包裹着纱布的病人,宛如一具木乃伊。

要不是她的胸口微微起伏,恐怕说她是真的木乃伊也不为过。

木回手身边有个药童,年纪不大,是山下村庄一户农家的孩子,他的父母早丧,又不被村人接纳,差点就饿死了。恰好碰到了木回手那天挺高兴的,就把他给捡回来,当作药童处理杂事,伺候他,打理木屋。

此时药童正端着一碗药,用着竹制的工具给床上的病人喂药,等喂完了,小小药童叹了口气道,“你倒是命

大,遇到了木爷爷,不然,就你这样浑身摔成粉碎了,怎么可能还活得下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你且珍惜着吧。”

为了让这个药童可以抓药煎药,木回手还费心巴拉地教导他认字,读书,识药什么的。所以,药童说话还是带点斯文字句。

唠叨了一番,药童端着药碗就出去了。

木回手正在他的房间里配药,试药,至于试药的就是山里的兔子啥的,再不然就是他自己。

木回手性子是怪异,但也没变态到拿药童试药的地步,只是日常让他干活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