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小地精三岁半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47

分卷阅读347

    黄柔受不了,心都化了,走过去发现一条三四斤的大鱼居然只要七八角钱,约等于两毛钱一斤?!

黄柔心动了,这样的鱼价,哪怕做一桌全鱼宴也才几块钱!

“这是什么呀伯伯?”小地精忽然发现,在鱼筐子后面还有个掉了漆的搪瓷盆,里头是半盆青黑色的东西,有拇指那么粗,中指那么长。

顾学章笑道:“这不是虾爬子嘛,只是咱们大河口的没这么大。”

可不是,牛屎沟坝塘里也有,可那是火红色的,而且特别特别小的时候就让人逮了,以至于她长这么大还没见过成年虾爬子什么样。

怎么办,虾爬子小地精也想吃!

超想吃!

“mama,爸爸,书上说鱼虾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对小孩大脑和身体发育特别好诶……”

两口子被她逗得哈哈大笑,黄柔点点她俏生生的小鼻子,“没锅怎么做呀,又带不回大河口。”

幺妹大眼睛滴溜溜一转,“那儿,mama那儿有食堂,咱们去点鱼吃叭,点五斤,再点五斤虾爬子,我能吃完,保证不浪费!”

大人们哪还有不同意的?挣钱就是给她花的,出来一趟舍不得吃舍不得穿,那还有啥意思。一家三口抬头挺胸走进不远处的食堂,可惜这点儿人太多,桌子全坐满不说,还有人端着碗站着吃呢!

幺妹踮着脚尖看玻璃橱窗里的菜品,一段段的鱼,一尾尾的鱼,一片片的鱼,红的鱼,黄的鱼,白的鱼……还有通红的大虾爬子……呜呜,她要馋死啦!

人类怎么能这么幸福呀?!

两个大人看她馋兮兮的简直可怜到家了,忙牵着她出门,哄道:“听话,咱们去前头看看。”

这么大个城市,肯定不止这么一家国营饭店,大河口都有两家呢。

可惜,顺着大马路走啊走,走了好久好久,再遇见的食堂都是这样人满为患。小地精的口水,都快把裙子流湿了。

眼看着已经走离了闹市区,再走就到河边了,顾学章赶紧找到一个骑自行车的男人问:“同志你好,请问这附近哪儿有吃饭的地方?”

男人愣了愣,用一口不怎么流利的普通话,指着前方一片矮矮的红砖房说:“那里有工人饭店,不贵。”

谢过年轻人,他们赶紧走过去,又遇到跟他穿一样工作服的年轻人,有的骑车,有的走路,无一例外都很年轻,有几个甚至还顶着卷卷的头发。

幺妹忍不住小声的问:“mamamama,叔叔也能烫头发吗?”在她的意识里,只有女人才会烫,而且是尤雯雯那样的女人。

毕竟,这玩意儿既新潮,又有那么点“不务正业”的感觉,整个红星县也就尤雯雯一个人有勇气有地方搞,哪怕是思想非常新潮的静静阿姨,也不敢弄的。

黄柔也非常吃惊,这厂里只要是女人,都烫着一头羊毛卷,男人居然也烫头发?不过,从这样的打扮上可以估计,他们工资应该不低。

烫头可是极端奢侈的消费,没看尤雯雯自从她爸坐牢后就再也没烫过了吗?连一个中层公安干部都顶不住的奢侈消费,这群小年轻居然人手一份?

而且,幺妹还发现,不少工人胳肢窝里居然夹着个皮包,有黑色,棕色,可无一例外,都是长方形的扁扁的,跟她们前几天在百货门市部看见的一模一样。而那几个,可是市委书记家定的,其他人还抢不到的!

幺妹紧张的咽了口口水,她好想问问这些叔叔阿姨哥哥jiejie,他们的皮包买作多少钱。

顾学章的

吃惊不比老婆少,可他是男人,藏得住,若无其事的找到“工人饭店”,其实也不远,就在工厂门口左手边,里头依然人山人海。

一家三口刚站门口犹豫要不要进去,去吧没位子坐,不去吧下一家不知又要走几公里,顾学章和幺妹倒是不成问题,可老婆身子骨弱啊。

“老板来了,赶紧坐,楼上有位,小刘给老板带路!”忽然,橱窗里伸出来一个胖乎乎的脑袋。

那是一个穿白色工作服的厨师,手里还拎着一口铁锅,锅里是“滋溜”冒烟的菜,他的眼睛被肥rou挤得只剩两颗蚕豆那么大,可里头的笑意却很热烈。下一秒,,左一声“老板”右一声“老板娘”的把顾家三口迎上二楼。

幺妹全程目瞪口呆。

怎么说她也算跟着爸爸mama见过世面的小地精了,吃过的国营食堂不下十家,可从来没有一家这么热情,热情得都让她觉着不对劲。

跟一楼的人山人海比起来,楼上就安静宽松多了,水泥地板上支着四张桌子,其他桌都有人,只有靠窗那张桌子空着。小伙子把他们领过去,迅速给他们一人倒了杯淡黄色的茶水,“老板你们吃什么?”

没想到也是普通话。

“哥哥你们有鱼和虾爬子吗?”

“虾爬子?”小伙子愣了愣,“虾有啊,看你们要吃什么口味。”

“可以做很多种口味吗?”小地精忍不住再次咽了口口水,原谅她是一只没见过世面的小地精。

“有白灼的,清蒸的,蒜蓉的,麻辣的,龙井的。”

幺妹可怜兮兮的看向爸爸mama。黄柔心道,白灼和清蒸差别应该不太大,“那就一份白灼,一份蒜蓉吧。”石兰人爱吃麻辣,可外头的麻辣再好也比不上石兰本地的。

“好的,老板娘看看还要其他菜吗?”

“有鱼吗?”

“有,草鱼鲈鱼鲫鱼江团,清蒸红烧酸菜麻辣糖醋都有。”

幺妹“哇”一声,这品种也太多了吧,她从小到大就只吃过草鱼诶,还是煮汤的,他们居然能有这么多做法?她觉着,友娣jiejie真应该来广州学厨师。

黄柔点了清蒸鲈鱼和酸菜草鱼,三个人吃两鱼两虾,应该是够了,可她觉着闺女好容易出来一趟,还是多给她尝尝本地特色,又问还有什么特色菜品。

等小伙子报出长长一串菜名后,崔绿真终于知道广州为啥叫广州了,他们在书城可没吃过这么多好吃的呀,连听都没听过。这边的厨师真是太厉害啦!

本事大,又热情。哪像阳城市的,他们走进去都没人理睬的,在这儿花钱,哪怕贵一些,也花得更舒心不是?

不过,她也有点奇怪,“爸爸,这个哥哥为什么叫你们老板,老板娘呀?”

顾学章和黄柔对视一眼,笑道:“怕是这边个体户的口头禅。”

“个体户?”

对,顾三一进门就发现了,饭店虽然叫“工人饭店”,里头吃的也是工人,可菜品繁多,工作人员从上到下非常热情,不可能是“等着客来你爱吃不吃”的国营食堂。更何况他没发现任何人使用粮票,用的都是现钞,包括他们进门,也没人询问付款方式。

虽然,阳城市使用粮票下馆子的也不多了,但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