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小地精三岁半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46

分卷阅读346

    ,哪怕只是搞农业种植也能有出路,这座城市只有贫瘠和干旱。

别说支持国家的发展给国家“输血”,一旦不产煤,阳城市连自己的人口都养不活。没有煤,就没有能源燃料,多少工厂面临倒闭危机?多少工人要失业?多少农村家庭冬天取暖是个问题……甚至,就连他们现在坐的火车,也开不起来。

绿皮火车啊,是烧煤的。

车上每一滴热水,每一口热饭,都是煤炭带来的。

顾学章气馁的叹口气,转头看见方巾下一双黑亮的大眼睛,他忽然很想跟崔绿真聊聊天。

“你说这世界上除了煤炭,还有没有别的可以替代它的资源,或者能源?”

黄柔无奈的看他一眼,知道他是跟绿真聊天。因为这样的问题,她一个只知道写文章的人,是不可能知道的。要说知己朋友,绿真才是他的知己。

果然,崔绿真立马掀开方巾,“有呀,天然气,风能,水能,一切可以转化成生产力的能源都行。”

“天然气是什么?”别怪顾学章老土,这年代知道天然气的就没几个。嗯,虽然,他还是阳城市管油气这一块的一把手。

春苗听见,插嘴道:“是不是液化石油气

呀?”

顾学章和崔绿真同时摇头,液化气又叫煤气,还是从煤炭石油里分离出来的气体,只不过为了方便保存和运输,用极低的代价液化处理而已。阳城市现在已经有少量家庭开始使用液化气了,他负责采购十分清楚。

就是因为清楚,知道对空气和人身安全的危害性,他一直不同意家里用。宁愿每天下班回家发煤炉,也不用液化气。新闻里没报出来,可系统内流传着好几个北京上海的例子,,中毒的……

可饶是如此,跟笨重又不卫生的煤炭比起来,使用的家庭还是越来越多,以后至多十年,全中国家家户户都会知道这种燃料。

他揉了揉太阳xue,等着闺女给他启示。

可幺妹却有点为难,因为呀,小地精也不知道天然气是啥,她只在科普读物上看过,知道很多欧美国家都在用这样的燃料。

“好像也是可燃的气体,主要成分跟煤气不一样,是甲烷。”对面的男人忽然插嘴说,他挠了挠头,“我们长年累月在地底下,安全培训最重要的就是分清哪些有害,甲烷一般是安全的,燃烧后也只是二氧化碳,而乙烷浓度过高是有毒的……”

这位老煤矿工人,居然难得的越说越有兴致,这些都是他学了一辈子,接触一辈子的东西,说起来简直滔滔不绝。

崔绿真的眼睛越来越亮,她觉着,这位伯伯身上,忽然发出一层金光。静静地等他说完,她忽然接口道:“我知道了,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乙烷丙烷丁烷是煤气,对不对?”

老煤矿工人哈哈大笑,“对对对,小姑娘真聪明。”

其他几个大人,早被这个“烷”那个“碗”的绕晕了,只能通过幺妹的评论性总结得出一个结论——天然气比液化气安全,环保。

“伯伯,您真是我们的化学老师呀!”幺妹伸出大拇指,由衷的赞叹,虽然她压根不知道这几个“烷”的化学分子式。

中国人呀,就是这么聪明,这么伟大,无数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化学物理老师都藏在人民群众中,他们共同养育启发下一代,共同铸就新中国的万里长城!

崔绿真再一次发现,人类的智慧,尤其是中国人的智慧,,:

第147章、147

春苗的会计系,是财经学校的王牌专业,考上就意味着以后将拥有一份令人羡慕的财务工作。现在哪个单位不是财务人员最吃香?每月的现金工资都是从会计和出纳的手里点出来的,谁不敬他们三分?

能学这样专业的,家里都有点家底儿。

而她的同班同学里,绝大多数都是城市户口,年纪最大的三十四岁,是广东本地一家大单位的会计,最小的才十五岁,家境优渥的天才少女……春苗在里头,非常普通。

尤其是她一口带有石兰风味的普通话,两坨鲜艳的“高原红”,显得满满的村土气息。

把她安顿好,见过班主任,留下双方联系电话,幺妹一家三口离开学校,黄柔愁眉苦脸。

“mama你在担心春苗jiejie吗?”

“嗯。”在大河口,城市和农村没有多大差别,因为大家都穷。可在这儿,城市就是城市,农村就是农村,一条天然的鸿沟横亘在中间。

她怕春苗会接受不了这个巨大的差异,女孩子一旦自卑,各方面就会无形中的矮了别人一截。

幺妹想起那天的幻象,胸有成竹地说:“我姐以后肯定是很有出息的,她手底下要管外国人呢。”

黄柔笑笑,她有大多数这时代知识分子的通病,她不否认中国人的伟大,可跟欧美国家的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赶上的,在她有生之年,中国人想要管理外国人?

“小丫头真敢想,咱们中国人肚子还没吃饱呢,就想这些有的没的。”

崔绿真晃着脑袋躲开mama的手,“是真哒。”

顾学章心事重重,也没注意她们说啥,“走吧,孩子大了有自个儿想法,她要是连这点心理落差都处理不好,以后也难堪大用。”

幺妹点头:“嗯呐!”

黄柔哭笑不得,就像他们手里有多大的事业等春苗继承似的。这父女俩,真是越来越像了。

走到公共汽车站,他们要坐的汽车班次很少,等了许久没来,幺妹就提议步行,四处看看。广州城的建筑物跟阳城市区别不大,五六层楼已经算“高楼”了,大马路倒是挺宽的,可也没几辆汽车,最多的还是自行车。

尤其刚下班的点儿,密

密麻麻的自行车涌出来,像勤劳而忙碌的蚂蚁群一样,幺妹左手牵着mama,右手牵着爸爸,和“蚂蚁”们并排走在人行道上。

春苗的学校位于广州最热闹的地方,周围百货商店多,菜市场也多,买菜的人更多,有的菜摊子直接摆到了市场门口。

“卖鱼哒!”幺妹嗅了嗅鼻子,晃晃mama的手。

菜市场门口摆着一对竹箩筐,看服装不是市场内统一工装袖套,估摸着是私人来卖的。黄柔大为吃惊,摆摊设点这么大胆的吗?

下一秒,幺妹已经拽着他们走过去了。

小地精长这么大,真没吃过几次鱼,两只手指头就能数过来。石兰省是高原内陆省份,湖啊海的基本没有,河里的小鱼小虾还不够半大孩子捞的,崔家多亏有小彩鱼和春晖,不然还真没机会吃上。

大河口国营菜市场?对不起,那儿只供应猪牛羊。

她馋兮兮的咽口口水,软糯糯的说:“mama,鱼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