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穿书后我又穿回来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9

分卷阅读149

    舞,活泼轻快的旋律响起。

这首交响曲是莫扎特在艰难的环境下创作的。彼时这位大音乐家在生活潦倒、困窘的情况下,用两个星期时间完成了这首交响曲。

曲调音符迅速往下走,象征着伤感的g小调沉重而悲愤,奠定了这首交响曲的悲剧色彩。

在南城管弦乐团众人配合默契的演绎下,观众们似乎感受到了一位伟大作曲家带着悲怆的孤寂。

……

演奏很成功,结束后观众们毫不吝惜他们的掌声。

孙泰清回到休息室,得意的看了应文林一眼。

今天的演奏他自己觉得相当完美,毫无失误,每个人的配合都很到位。

国内观看直播的观众也发表了评价。

[我不懂音乐,但还真的怪好听的,那个气势]

[希望南城乐团可以进到下一轮,我觉得很有希望诶]

[不知道民乐团表现怎么样]

[有一个能进下一轮,都是给咱们国家争光了]

“应老师,期待你们的演奏。”孙泰清说道。

应文林没理他,看了看许乔怀中抱着的琵琶。

西方古典音乐起源于宗教和宫廷,审美上讲求气势如虹,整齐划一,在和声上表达丰富。

经过好几百年不间断的发展,到今天从编制、配器上来讲已经相当完善。

而民乐大多是民间的自娱自乐,基本没有什么大规模演奏的需求。

大多是文人雅士们三两知音相会,伯牙子期在高山流水间弹琴喝酒,要那么多乐器合奏搞那么热闹做什么?

记谱方式上诸如减字谱也偏简陋,在演奏上问题更多。

在他之前,也有不少作曲家,想要将民乐交响化,演奏出气势恢宏。

结果就陷入了找不到合适低音乐器的尴尬,最后还是得把西方的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引进来。

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盲目屈从西方交响,不过是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孙泰清的声音继续在耳边响起:“不过您压力也不要太大,我们南城管弦乐团不出意外是能进下一轮的,为国争光这个任务,我们还是愿意扛起来的。”

应文林与许乔目光对上,心情忽然安定下来。

中国历史上民乐就真的没有大型编制、大型合奏吗?

他一直遗憾的是,中国礼乐制度明明出现的这么早,甚至于后面在史书上也能找到记载,在中国古代历代王朝中,宫廷乐队同样是有着大型乐队编制、配器丰富多声部的宏大演奏的。

他也和许乔讨论过、猜测过,那时候应该是有着不同于减字谱的记谱方法,肯定是有更为复杂的记谱。

只可惜皇家垄断,普通官宦、民间组建大规模乐队,是有违礼制。

随着王朝更迭,战争动乱,那些曾经取得的成就就此出现断层。

到今天基本失传,不可能再听到了。

但旁人听不到,许乔却是亲眼见过、亲耳听过的。

应文林看向孙泰清,笑道:“想必不会让孙先生失望的。”

☆、第95章俄耳甫斯

民乐团是今天演奏的最后一支乐团,众人按照次序走进音乐厅。

扫一眼评委们和底下观众,许乔发现他们脸上都有了明显的疲惫。

再好听的音乐,坐在这儿听了一整天,任谁都有些坐不住,审美也有些疲劳。

这个出场排序对民乐团来讲相当不利,好在评委们稍稍坐正了打起精神,准备认真聆听接下来的演奏。

观看直播的国内观众们看到镜头先是给了一个远景,而后切近景从应文林开始慢慢扫过,到琵琶首席许乔,再到后面的民乐团众人——

等等,许乔??

[那是许乔?]

[我没看错吧,真是许乔]

[我惊呆了]

怀疑自己眼花了的观众倒回去重新看了一眼,发现确实是许乔后,表情复杂。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许乔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

这时才恍然大悟,徐斯奕他转发交流会直播的微博,哪里是他对交响乐感兴趣,分别就是因为男朋友嘛!

消息很快传开,本来对交响乐没什么兴趣的乔粉们,纷纷打开央视音乐频道,兴奋地观看直播。

顺便吸引来大批吃瓜群众,连带着徐斯奕粉丝们,也有不少抱着纠结的心情打开电视。

[许乔还是琵琶首席,这什么情况……?]

[要是三弦首席我还能理解,他之前在国风露的那一手确实精彩,但没听说过他还会琵琶啊]

[等着听吧,应老师这么安排肯定有他的用意在]

[哥哥加油,为国争光啊]

[为国争光?别丢脸丢到国外就好了]

[不杠要死哦?]

小春在世界各地参加过很多回比赛了,还是第一次来到维也纳这样壮丽辉煌的音乐大厅,少不得有一些紧张。

她坐在后面,看到前方许乔的背影,怦怦跳动的心渐渐安定下来。

她憧憬着首席的位置,也一直努力练习向这个位置靠拢。乐团里所有人都说她天赋出众,总有一天这个位置会落到她的头上。

小春一直期待着这么一天。直到许乔加入了民乐团,这样的期待才突然消退了。

她知道自己还差的远,她的心学会了沉淀。她再也不执著于某一个代表着荣誉的位置,而是在弹奏时,真正将心思全部放在了手中琵琶上。

应文林说这是好事,未来走的路会更宽更远。

小春目光落回到琵琶上,首席的位置给了许乔,她心里冒出的全然都是与有荣焉的崇敬。

评委席上,评委们打开了民乐团准备的乐曲资料,彼此低声讨论着。

“,有些陌生的曲名,我看看……果然是新作的,作曲人是许乔、应文林。”这两个名字的发音对于他们而言很拗口,要费些劲才能念出来。

“应文林是中国很有名的民族音乐家,这位名叫许乔的是……我看看,是他们乐团的首席,名字在应之前?有意思。”

“他看上去很年轻。”

“是的太年轻了。”后面的话没有说出。太年轻了,能作出优秀的曲子吗?

在音乐最辉煌的时代,天才涌现群英荟萃的那个时代,天才们确实可以在这样的年纪作出令人惊艳的传世曲目。

但本世纪,这样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还没有出现。

演奏正式开始。

许乔抱着琵琶,想起了先前自己同应文林的谈话,缓缓拨动琴弦。

“它会缓慢而坚定地形成自己的体系,它本来就应该走自己的发展道路。”

如果把西方交响乐形容为一幅色彩厚重的油画,那么民乐就是一幅水墨画。

画一幅油画,需要先用大笔刷铺一层背景,再一层一层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