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穿成男主黑月光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7

分卷阅读127

    旁的岑许连忙笑道:“也好。我们此去必然快马加鞭,想来他也受不了。”

两边商定以后,廖武王便带着岑许和辛奉大赤赤地从晋都高调而去,生怕别人不知道他们的消息。

晋宫之中,池砚派人关注着晋晟王的动静,便赶忙同妣景辉道:“太子,成败就在此一举了!”

“子墨,我……”妣景辉忽然有些犹豫不决了。

他从未离开过晋都城,他害怕自己不能吃苦,他更怕他一离宫,便遭遇其他兄弟的刺杀,还有子墨,母后说,他一旦同七姑姑成了婚,那他就算是大王,也不过是他们手中的傀儡,他……

“太子殿下,无论如何,微臣和崔将军会誓死挡在你的前面。”池砚望着妣景辉面上的犹豫,面上竭尽忠诚,脑海里却忽然浮现妣云罗的面孔,他不过提了句婚期延后,她便知道他要干什么,并且还提供了大量锋利的兵器,粮草,以及医官,甚至为了不惊动晋都的细作,她连调派军的理由都想好了。

大晋的军人太闲了,所以全部都去骊山进行训练,顺便来采铁矿。

骊山一直是一座石头山,池砚从前只知道陈玉在生产凶兵,但具体的地点,在何处,却只有他、七公主、大王三个人知道,如今小师妹让他们去骊山,自然是去领兵器。

并且,此处顺水而下,正好在他们出发的途中,这样给他们省了不少力气。

如此一来,他们必然在廖武王他们抵达之前,先一步到达边界。

似乎很早很早以前,小师妹就预料到会有这样一天,并暗中做准备一样。

池砚感觉有些奇怪,她一个女孩子,未免懂太多,于是不由微微蹙眉,妣景辉见状,以为他恼了自己,连忙一咬牙道:“好,孤王便同你拼这一把。”

第66章

池砚与太子妣景辉领兵去骊山之前,给妣云罗留了一封信,上面写了他的计划。

首先,等过了晋水以南,他们便兵分两路。

其一、池砚带着赵鑫,拿着后玺和廖王手书前去收城;其二、妣景辉与崔俊远便以廖武王言而无信毁约的借口,转回去半路截杀他们。

如果成功,两人则直接回来增援,如果失败,崔俊远回来,而妣景辉则以太子的身份,去周边的两城调兵增援,以防万一。

妣云罗仔细看了池砚的计划,发现他布置的确实很周详,不像她一样,只会纸上谈兵。

她低着头,看了看地图,算了算路程和时间,发现他们这一去,少则三个月,多则一年半载。

不知为何,想道这个时间,妣云罗忍不住微微翘起了嘴角,因为当他们一走后,整个朝堂便只剩下她和郗哲做主了,这样一来,可以cao控的空间就便大了不少。

就拿眼前的涂畔宫会试的事情来说。

郗哲一心为国为民,没日没夜地忙着商议考试的过程,人员的安排等事情,可他却不知道,那两个官职,妣云罗早就与世家商量好了,它们已经被它她的人承包了,考试不过是个形式,用来敷衍一下郗令伊,让大家面子上过得去。

听说是这样,世家们当即了然,皆不再反对,也默认了妣云罗往里面塞人的举动。

……

三日的时间太短,很多士人都反应不过来,他们得到消息,核实身份,一点准备都没有,就满头大雾地报了名,但是妣云罗不一样,她收下那残兵的子女有近千人,还有青鸢采莲等人的亲属,也分别有好几百,他们早就在刷考题了。

这种开后门作弊的方式,妣云罗在面对兢兢业业的郗哲时,会有那么一丢丢的心虚,不过她想到那些人虽然是她的人,但是也是地地道道的寒门之子,也是通过正规渠道进来的人,并不算搞破坏,就完全心安理得了下来。

三天的时间,很快就到了。

在涂畔宫考试钟声响起的那一刻,一队队地人接受着盘查,井然有序地进入考场。

妣云罗立在门口,仿佛回到了现代高考的时刻,不过现在身份对调了,她是此出题人还厉害的存在。

望着那些莘莘学子,妣云罗也很想拿个播音机,来播放点洗脑广播,可是考虑古代只能靠吼这种方式,便没有准备这一环节,只是人手发了一份考试手册,介绍会试的规则和处罚,并深入宣传一下大晋的考试任职制度,告知大家这将会是个长期有效的活动,它每一年举行一次。

“天生我才必有用,你只是没有把自己放到正确的位置,针对我大晋国情,我王将在农、政、商等各方面增设置上千职位。举个最近的例子,例如涂畔宫,它是大晋的第一学府,这里将会有学官、院长、先生等数百个空缺官职,如果你学富五车,您不妨考虑来涂畔宫任教。在这里当老师,可免费提供住处,一日三餐全免,月俸为xxx,年终节庆有xxx奖励。再比如:如果你特别会种地或者你有高超的制作陶瓷的技术,你们可以考虑来农办处或者器造间……详情请继续关注涂畔宫日报处,每张只要两文钱。”

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廖武王穿了一身粗布麻衣,头发乱糟糟,嘴巴上的胡子也冒出青黑的颜色,看起来像是一个很不好惹地土匪。

他从一个大晋中年大汉手里,买了个户碟,进入了考场,此刻,他拿着那份守则,看着那些新增官职,暗自琢磨着,眼神越来越亮。

“在尽量不触犯原有规则的情况下,不断推出新事物,这样以旧替新,那些顽固的世家若不掌握先机,便会逐渐被淘汰。”

他静静端详着那份守则,心里对郗哲变法的偏见少了许多,开始重视起来。

等考官再次检查户碟,发放试卷,他才默默停下敲打作案的手指,将目光从考试手册移到试卷上。

咸伊是谏官,晋都县令是百姓父母官,这两场考试是分在上午和下午。

上午考的是关于谏言方面的论题。

第一题便是何为谏者?谏者在你的心里是怎样的?

第二道题,面对君王和大臣,是否应该死谏?

第三题,如果你是一个平民百姓,如何做到上达天听,下察百姓?

第四题,身为谏官,如何理智对待舆论?

第五题,请你就七公主、大王和□□公主最近的舆论,展开论述。

……

廖武王看着这些考题,忽然发现这上面的问题十分全面,就算他亲自去考察这些人,问的也不过如此,甚至还没有这个详细,而且身为一国之君,他纵然求贤若渴,但政务繁忙,也不能面见太多的人,更何况那些人大多是大臣推荐,多含有私心、容易勾结成派,但是大晋这种分门别类的考试则可以大规模地选拔人才,从优择优,且很大程度杜绝这种裙带关系。

郗哲的这个方式实在是妙呀,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