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大唐理工学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80

分卷阅读480

    们不由得感慨,严文殊那老头教礼学,教出来的学生果然不一样,真是让人刮目相看,“记得你二叔家那小子也快到入学年龄了,得让他也来学院。”

这么好的学院,家里该上学的都得通知一声,甚至在其他学院读书的,是不是也……

学生答道,“那可得抓紧了,听说学院这次招生只招小班,人数不会像以前那么多。”

按照徐长生的安排,学院每年都会招生,但都只招小班,因为原来的小班会升为中班,中班变大班,学院始终保证大中小三个年级。

学院洗漱是十分方便的,也只有这么方便的设施,才能保证学生每天都能洗澡洗衣服。

学生将洗好的衣服晾了起来,看着自家后辈居然能自己将衣服洗得干干净净的,也是惊讶得不得了,特别是功勋世家的长辈,这个学院是一个能改变人的地方。

宿舍是统一熄灯的,在学生下晚自习后,有一段时间留给学生洗漱洗衣服,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休息时间。

就坐在下面的书桌边,书桌上的书引起了长辈们的兴趣,拿起来一看,不由得一愣,“这是……”

只见书面上写着,十年科举三年模拟。

学生看了一眼,有些头疼,“这是院长大人让几位先生编著的,十年来所以科举考试的考题汇总,院长大人说,每次科举考试的内容虽然都不同,但其实出题都是万变不离其中,只要认真将这些考题做完,科举也就那么回事。”

听得一群长辈懵得很,翻着书看了看,果然发现每一届科举考题都不同,但似乎都很相似啊。

这本书简直就是专门针对科举的,要是自己还没参加科举,恐怕都忍不住心动。

这么重要的书,居然就这么随意的放在课桌上,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

又翻了翻,嘴里念叨了两句,好书好书,然后又拿起另外一本……

如果说刚才那本十年科举三年模拟已经足够让他惊讶,那么现在这本简直……

只见书上面只见写着几个字,十年国策,吞了一口口水问道,“这是?”

学生看了一眼,脑袋更大了,课业繁重啊,“这是我大唐十年以来,重大国策的详细分析。”

十年以来,重大国策的分析?这可把一群长辈惊讶得心都在发颤。

别的学院的学生还在学四书五经吧?他们的后辈已经在学治国之策了?这特么是不是太超前了?

而且还是将十年国策编著成了一本书,这种总览大局的书,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了不得的,能够培养出怎么的大局观?

学院怕不是在培养考科举的学生,这是在培养丞相吧?

打开书,果然是十年来的一些大事件,以及处理方法,然后长辈们又懵了,因为这本书不仅仅只是记录这些国策而已,还有李纲等先生的批注和分析。

其中一道批注特别的惹人注意,因为它的切入点实在太惊奇了,让人根本无法想象,但这些分析和想法哪怕是他,都如同醍醐灌顶一样。

思路之清奇,让人见之难忘。

往后面一看,留名是……徐长生。

再外后面翻,几乎每一条国策后面都有徐长生的批注。

徐长生为了开阔学生们的思路,也算是费尽了心思,每条国策下面都有他独特的见解,他说得或许不是十分清楚,但都提供了一种十分另类和新奇的思路。

这本书成书的时候,连学院的先生都爱不释手,每人通宵达旦的看了一遍又一遍,从那以后,见到徐长生的眼神都变得古怪了起来,跟看妖怪一样。

徐长生给出的分析未必就全对,未必就惊世骇俗,但每一条的思路绝对能让人耳目一新,让人如同在榆木疙瘩上敲了一下一样,那是另外一种解决问题的思路。

这是现代解决问题的思想和古代解决问题的思想的碰撞,所以无论是谁,看到这本书后,恐怕都会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长辈们哆嗦地开始看每一条分析,可是……灯突然就这么灭了,气得他们差点跳了起来,谁这么缺德,这个时候将灯给灭了。

学生耸耸肩,“每天都是这个时候灭灯,该睡觉了。”

他们也想多玩一会,可是院长大人说,不睡觉第二天哪来精神学习,严文殊先生也会带着人挨个挨个宿舍查看。

长辈们叹了一口气,“你们平时就学这些?”

学生们点点头,“对啊,其他学院不学这些吗?那当官以后怎么解决问题?”

长辈们:“……”

这些学生该不会以为,其他学院的学生也学这些吧?

全都是实实在在的实策啊,光是眼光和大局观,这群学生恐怕已经远超……

长辈们脸色古怪得很,他们确定了一件事,徐家子的学院真的是在培养丞相。

对了,今年的科举,也不知道徐家子的这些学生会不会参加,他们无法想象,到时候会是个怎样的现象。

此时,长孙皇后的小楼,李二也准备睡觉了,不过睡前还在想,皇后说今年的科举,会给他一个小小的惊喜,也不知道会是什么惊喜?

第118章第118章

第二天一大早,李二还有他的官员们是在学生们的齐声朗诵中醒过来的。

仔细一听,读的是中的修身、正心、齐家、治国、平天下。

读书声中,明明还能听到不少幼嫩的声音,连李世民都不由得惊讶的道,“小班的同学该不会也在学了吧?这可是科举的终考内容了。”

长孙皇后摇摇头,“这倒不是,他们只是跟着大班的学生一起朗诵而已。”

李世民这才松了一口气,不然也学得太早了,不过,这么早就耳濡目染这些,以后学起来还不得特别简单,学院的氛围真的不错。

一群大臣也十分好奇的从学舍门口路过,他们以前可没遇到过一个学院的学生齐声朗诵的,这声音听着就让人摇头晃脑的特别舒服,他们都是读书人,特别喜欢读书声,不由得就对这些学生多了一些好感。

往学舍里面一看,就看到一个个小罗卜头,张红着脸,仿佛要使尽最大的力气一样在朗诵。

不仅先生们喜欢他们读书的声音,他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