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大唐理工学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5

分卷阅读325

    ,所以徐老先生选出来的文章都是要先看人的,人品不行,文章写得再好,徐老先生也是不会通过的。

但今天的文章是怎么回事?

严文殊在文坛不是一直被人诟病吗?他的文章徐老先生怎么可能让它出现在大唐都市报上?

严文殊啊,说起这人,大家第一印象不是他的学问如何,而是,听说连他的弟子都厌恶他,讨厌他。

在古代,老师和学生的关系甚至能排在父与子之前。

可想而知,他的人品能好到哪去?

这样德行可能有问题的人,他的文章怎么可能登上大唐都市报?

疑惑,不解。

不过,严文殊的这篇文章倒是厉害得紧,有一副礼学大家的风范。

在惊讶的表情中听完这篇文章,要是以往,听到这么精彩的文章,早有一群人拍手叫好了。

而不是现在鸦雀无声。

连读报的人,都不知道他是怎么读完了,也亏得文章好,让他没有停下来,忍不住一路流畅的读完。

按理,一片文章读完,也就没了,继续下一个版面的。

但读报的人并没有停下来,而是道,“下面还有徐家子的一个小论。”

众人一愣,徐家子的小论?也就是所谓的读书感。

徐家子除了连载他那些匪你所思精彩绝伦的,不是从来没有在大唐都市报上评论过别人的文章吗?

徐家子之才他们现在也是从长安百姓或者文坛的一些前辈那听过的,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读报人继续道,“小论名为谢师恩。”

十分古怪的的书写方式,应该没有人会这么写小论吧?完全不成章法。

但随着读报人将徐长生留的那三句藏头诗读出来的时候。

所有人都愣住了。

虽然都不成诗,只有其中一两句,但绝对是能震惊长安的诗篇,甚至要不是只有零散的几句,都能传世了吧。

“好一个谢师恩!”有人满脸激动的站了起来。

不知道多少人现在心中都是想着教育过他们的老师,或者给他们启蒙的先生。

先生或者严厉或和蔼,在经历过一些事情后,在成长过后的他们看来,是如此的无私奉献。

儒慕之情油然而生。

特别是在对着三句诗反复念叨之后,那种师恩难忘的情感被激发到了极点。

有些人甚至有些泪目,老师啊,在他们心中本来就是特别的存在。

他们的老师是何其的伟大,教导他们学问,教导他们做人的道理,师恩如海,无以厚报,他们有多久没有回去看看那些曾经默默教导他们的老师了?

一幅幅或慈祥或严厉的面孔在他们脑海中浮现。

这时,突然一个声音响起,“等等,严文殊好像是徐家子的礼学老师?”

“对啊,徐家子在国子监读书期间,他的礼学老师好像就是严文殊,听说徐家子经常被罚站门口。”

众人一愣,惊讶莫名,“也就是说,徐家子的谢师恩是为严文殊所写?”

一片安静,然后哗然。

不是说严文殊人品不好,连他的学生都厌恶讨厌他吗?

但厌恶讨厌他的学生,能专门为他写出能传世的谢师恩?

要是这也叫厌恶讨厌,估计他们的老师恨不得他们所有的学生都厌恶讨厌他。

这几句诗句能传世啊,以后提到这几句诗句,都会想到严文殊,因为写的不就是严文殊。

文坛留名,千古留芳,这是做学问的读书人终极的目标。

几句诗,将老师无私奉献,默默守望的节cao表达得淋漓尽致,其中真挚的感情流露,完全做不得假。

所以,所有人都迷惑不解了,严文殊真的是传言中人品有问题,不配为人师的一个人?

一个不配为人师的人,却被学生感激流涕?

疑惑,不解。

食铺酒铺的读报时间得等到人多的时候,所以消息稍微会慢一点。

第一时间买大唐都市报的人,消息就要快一些。

严文殊的府邸,出门买菜的老管家,迈着飞快的老腿,提着空菜篮,一个劲往回跑。

回到府邸,还没推开门就大喊,“老爷,老爷,不好了。”

严文殊走了出来,有些疑惑,他的老管家平日稳重得很,今日这是怎么了?

难道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眉头不由得一皱。

老管家跑得有点急,已经上气不接下气,“老爷,不好了,出大事了,全长安全长安……”

急得说话都断断续续了。

干脆将手上的一份报纸递了过去,“老爷你自己看。”

严文殊眉头一皱,到底是何事让他的老管家这么惊慌?

今天是大唐都市报售卖的日子,他是知道的,所以让老管家买菜的时候带一份回来。

是大唐都市报上登载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吗?

严文殊接过报纸看了起来。

这一看眼睛都瞪大了起来。

这文章……这文章不是……

难怪老管家居然如此惊慌,原来大唐都市报上,这一期居然登载的他的文章。

严文殊的心也是缩了一下,大唐都市报如今在文坛的影响力,他也是清楚的,也就是一夜之间,他的名字很可能传遍整个文坛。

他的这篇文章的确是他的满意之作,经常爱惜的不断斟酌。

但……徐文远应该不会将他的文章登载上去才对。

就算徐文远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被流言左右,但在没确定事情的真相之前,也不可能就这么登了他的文章。

这时,老管家终于回过气来,说道,“老爷你继续往下面看。”

严文殊这才从在大唐都市报上看到他的文章中反应过来,看了下去。

眼睛又是一缩。

谢师恩--徐长生!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留名--龚自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留名--李商隐。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留名--白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