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大唐理工学院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09

分卷阅读309

    李世民冷哼了一声,“看他干的龌龊事情。”

庞德公公话都不敢说,现在谁接口谁被迁怒。

不过陛下一向英明,应该不会因为市井流言将人赶尽杀绝,不过即便如此,那个称心也不可能再出现在长安,出现在太子面前了。

李世民黑着脸道,“将李承乾给朕找来。”

庞德公公应了一声,作为宫里的老人,几乎是看着李承乾长大,多少有些感情,还是说了一句,“陛下,市井流言多不可信,陛下或不弄清楚了再下定论”

李世民气过之后,也觉得庞德公公说得有理,要是那乐师称心只不过是李承乾稍微赏识了一点而已,其他人会错了意,才传出这么荒唐的传言。

要是这样,李承乾也是受害者,他要是不分青红皂白就迁怒于李承乾,多少有点委屈人的感觉。

不过,无论什么原因,这个称心是不能留在长安,不能和太子再有任何瓜葛了。

庞德公公这才下去宣李承乾觐见。

李承乾来的时候,已经过了有一会儿了,李世民最气的时刻也过了。

李世民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

“儿臣见过父皇。”李承乾上前。

李世民点点头,“我们父子好久没有说说话了,坐下来聊聊吧,最近水井改造的事情怎么样了?”

李承乾答道,“水井改造方便了百姓,长安百姓都欣喜若狂的接受,进行得十分顺利。”

李世民嗯了一声,大概也知道这结果,这么便利的东西百姓不喜欢那才是脑袋有问题。

不过,现在将李承乾叫到面前,他也不方便直接问出口,总不可能让他这个当父亲的直接问自己的儿子,你是不是喜欢男人,你是不是宠幸了男宠?

所以这事儿得旁征博引,点到即止。

李世民说道,“我大唐现在日益昌盛,免不了会出现魏晋之时的风气,魏晋正是因为奢侈糜烂之风盛行,你要时刻自省其身。”

李承乾一愣,难道是前不久太子府奢侈无度的事情?怎么隔了这么久,父皇又突然提起?

李承乾答了一句,“儿臣谨记。”

李世民观察着李承乾,他说的潜在的东西李承乾领会到没有?

有点郁闷,这事儿他又不好直说,但不点醒李承乾,岂不是白叫来了?

犹豫了一下,假装愤怒地道,“魏晋奢侈之风倒是其次,其糜烂才是让人触目惊心,男女私相授受也就罢了,连男子和男子之间也兴那风花雪月,简直岂有此理。”

他这次说得够明白了吧?假借愤怒魏晋之风,来警醒李承乾。

李承乾却是眉头皱了一下,半响道,“风俗糜烂的确不该,但人与人若是真心相好,能够相守,倒也不在乎男女。”

李世民都惊呆了,李承乾居然……居然反驳他了,是不是说明……

李承乾以前可听话了,他说什么是什么。

没想到在这种事情上反驳他,李世民整颗心都提了起来,难道那个乱七八糟的乐师的事情真的不是空xue来风?

李承乾因为长得好看,其实也有大臣赞美过李承乾颇有魏晋男儿之风,他是知道的,这是赞美李承乾外貌,他也无甚在意。

但现在……

李世民看着李承乾的表情,还是那面瘫脸,完全从他脸上看不出只是随口一说,还是在强烈表明他的观点。

李世民手掌都握紧了,“不在乎男女,世俗礼教,旁人的眼光不管不顾了?皇家的颜面都不要了?”

或许太过激动,连皇家颜面都说了出来。

李承乾心里也抖了一下,父皇为什么会义愤填膺地对他说这个?难道父皇知道了点什么?

不可能,他藏得那么好,除了他应该没有人知道他这个隐藏在最深处的秘密。

父皇到底是只是厌恶魏晋的糜烂之风,还是专门说给他听的?

无论是两者哪一个,对他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后一个,要是父皇知道他的心思,徐家子岂不就危险了?

他特别熟悉他父皇,以他父皇的性格,要真是知道他心里隐藏的那点事情,徐家子根本不可能还能进得了长安进得了太子府。

可到底是什么原因?

两父子都不说话了。

李世民深呼吸了一口气,说道,“下去吧。”

李承乾告退。

李承乾才走,李世民脸黑得跟锅底一样,还真给他试探出来一些情况,李承乾对男男之事,居然是持支持的态度。

支持也就支持吧,关键是在闹出这事的时候。

李世民想歪了,李承乾反驳他,这是在向他表明什么吗?

为了一个小乐师居然反驳他?

以前虽然天天面瘫脸,但多听话啊,现在居然为了一个小乐师……

越想越生气,脸色也越来越黑。

都是这个称心将他儿子给带歪了。

作为皇帝,也不能免俗,儿子的坏习惯肯定是别人教坏的,自己的儿子那么好,怎么也不可能自己就坏掉。

无论是为了皇家颜面,还是为了断了李承乾的心思,这个称心不能留,这是李世民现在唯一的想法。

李世民找来心腹庞德公公,说道,“你去一趟太子府,将那个不知廉耻,勾引太子的乐师处理了。”

庞德公公一愣,陛下已经确认了

岂不是说太子真的……

庞德公公心都哆嗦了一下,这等皇家辛秘,他作为心腹中的心腹,知道的也不是一点半点了,陛下能在他面前说出来,也是知道他就算死也是不会说出去的。

处理掉称心,庞德公公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这是皇权至上的时代,无论愿不愿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更何况一个小小的乐师。

庞德公公带着人匆匆忙忙向太子府去。

……

这两天,因为水井的事情,太子的名声大涨,与此同时,徐家子的名字也再次在长安人口中冒了出来。

那些知道十年前事情的长安人,开始回忆他们脑海中永远不可能忘记的记忆,这些记忆虽然过去了十来年,但现在想起居然就像在昨天一样,可见当时给他们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