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家个个是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35

分卷阅读235

    “月底出发。”三郎跳过刘彻夸他聪明,把他和刘彻谈话内容大致说一遍,说完发现史瑶盯着他,“怎么了?母亲。”

太子“你母亲担心你们。”

“母亲,此行有舅公,一定会特别顺利。”三郎道,“最迟明年这个时候,孩儿就会回来。”

太子“你快别说了,一走便是一年,你母亲只会更担心。”

“我们有鹰啊。”三郎道,“走时我们把三只鹰全带走,其中一只鹰就留着和母亲父亲传信,母亲就当我们随舅公去西北玩了。”

大郎“三郎说得对,我们才十二岁,很想冲锋陷阵,舅公也不许。指不定让我俩押运粮草。”

“你别乱讲。”三郎忙说,“不可能!”

今年匈奴是先入侵定襄、云中,杀人掠物,一路向西北狂奔,进入张掖、酒泉,杀死都尉。草原冬天来得较早,匈奴带着掠夺的人和物质从酒泉回到云中,行军慢,到云中也该下雪了。云中离长安很近,长安附近屯有重兵,从长安迅速出击,定能打的匈奴措手不及。刘彻认为匈奴此时还在酒泉、张掖以北。

去年秋天匈奴来犯,三郎和刘彻打赌,没过多久刘彻就令底下人筹备粮草,赶制兵器。不过,刘彻觉得匈奴看到大汉边塞增兵,今年不敢来犯,也没准备太多,却足够两万骑兵赶到张掖。

翌日上午,朝会,众臣都在议论和匈奴打还是不打,派谁去打,黄门令进来禀报,万户侯求见。

整个大汉没几个万户侯,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卫青,下意识回头看去,身穿甲胄的卫青把腰间佩剑解下递给门口的禁卫,大步进来。卫青行礼后,也没和刘彻绕弯子,直接跪地请求领兵出征。

卫青话音落下,文臣武将齐刷刷看向刘彻。刘彻这些年对卫青的态度众人看在眼里,误认为刘彻会生气,刘彻没生气,还很是感动……众人看不懂了,这君臣二人玩的哪一出?

刘彻已经决定令卫青领兵,刚才让众臣畅所欲言,不过是拖延时间等卫青。卫青来了,文臣武将也知道是卫青求他,便让众臣退下,和卫青讨论这丈如何打。

卫青看到行军图上圈着张掖,心中很是复杂,盖因他也认为匈奴此时在张掖以北准备过冬。

刘彻顺着卫青的视线看去,笑道“吾打算令你先带少许粮食先行一步,大郎和三郎在后方征收粮草,待大郎和三郎赶到张掖,你再领兵出击匈奴。”

“他们两个孩子……”卫青不放心。

刘彻“三郎昨日曾对吾说,仲卿一人便是一支军队,其实这也是吾想对他和大郎说的话。仲卿不要小看朕的两个孙儿,三郎沉着冷静,大郎有勇有谋,固然年少,却是少年天才。”

“青知道两位皇孙聪慧过人。”卫青道,“只是两位皇孙从未去过塞外……”

刘彻“比去病如何?”

卫青张了张嘴,竟发现无言以对。

“如何?”刘彻追问。

卫青轻叹一声“臣遵旨!”

在未央宫附近盯着的宦者也回到长秋殿,向三郎禀告,卫青在宣室。三郎悬着的心落到实处,就令他的侍从去找虎贲校尉,告诉校尉他和大郎身体不适,这几天就不去训练了。

史瑶不懂“常言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你们怎么不去了?”

“孩儿有别的事。”三郎道。

史瑶“行李我给你们准备,今早你已吩咐太医准备药材,博望苑的白酒也被你拉来,弩也交代下去做了,还有什么事?”

“孩儿想去找炼丹的术士。”三郎道。

太子早饭后就出去了,如今屋里只有母子五人,史瑶看一眼竖着耳朵听的四郎,“二郎,你祖母说她想四郎,令四郎去椒房殿。”

“走吧,学话精。”二郎伸出手。

四郎朝他手上打一下,“我不是学话精。”

二郎倒抽一口气,捏捏他的脸,“我是,我是,你是我小阿弟。小阿弟,我们去找祖母。”

“我不去!”四郎道。

二郎“祖母宫里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我们拿过来给大兄和三郎玩,你也不去”

四郎看向三郎。

三郎“我和大兄不出去,就在这里等你。你拿到好吃的,我们下午领你出去打猎。”

“快走。”四郎抓住二郎的手就往外拽。

史瑶看着他走远才问,“找术士看风水?”

第127章出征前夕

三郎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着,无奈地说“母亲,还是母亲提醒孩儿,你怎么自己也忘了。火药啊。”

史瑶恍然大悟,继而一阵懊恼,“我这个脑袋啊。年龄大了,记性越来越差。”

“母亲今年才二十七。”三郎很无力,“火药出现的早,真正用到战场上还是晚唐时期。那时的火药和现在的不一样,孩儿不一定能做出来。”

大郎“能不能做出比较厉害的炮竹?用那个炸匈奴的马,马受惊了,他们自乱阵脚。”

“那得丢很远,不然你们的马也会受惊。”史瑶道,“对了,我听说你们以前打仗用投石机,那个东西能把炮竹甩出去吗?”

三郎眼中一亮“母亲这个主意好,可以把东西绑在石头上掷出去。”

“你们得试试可不可用。”史瑶道,“投石机是攻城用的吧?”

三郎“孩儿过几日找舅公商议一下。”

“你知道去哪儿找术士吗?”史瑶问。

三郎“祖父那里有。”

“你祖父何时招揽的术士?”史瑶忍不住皱眉,“我记得栾大死时,你祖父一气之下把所有术士都赶走了啊。”

三郎摇头道“孩儿没注意,不知道。母亲别担心,祖父现在把术士当俳优,没有再像以前那么敬重,还封侯什么的。”

“这里人胆子特大,俳优也不能掉以轻心。”史瑶道。

早年常融一个犯了事被处宫刑,在宫里当差的太监都敢诬陷太子,哪怕三郎很清楚历史,亲眼看到一次,依然感到震惊——胆大包天啊。现在史瑶再次提醒,三郎慎重道“孩儿记下了。”

“那你们去看看二郎和四郎去哪儿了。”史瑶道,“真去椒房殿,把他们带回来。四郎在椒房殿呆不住。”

三郎“知道了,母亲。”话音落下,人已经出去。大郎跟上去,兄弟两人转眼间消失不见。

与此同时,卫青也回到府里。刘彻却出了长安城,亲自到营地挑选精兵。其实并不需要刘彻亲自选,两个大孙子跟过去,刘彻不亲自看看始终不放心。

兄弟四人从椒房殿回去,用了午饭又睡个午觉,刘彻才从城外回来。翌日,刘彻没有再提匈奴入寇边塞一事。往后几日也没提,仿佛忘了这事,也没下诏征兵,以致于除了卫青、平阳长公主、刘彻以及太子一家,所有人都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