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我家个个是皇帝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19

分卷阅读219

    父撂倒。”大郎道,“可惜李广出关就迷路。”

刘彻没好气道“说得好像你不会迷路似的。”

“大兄不会迷路。”一直没开口的二郎突然说。

刘彻猛然看向二郎,“为何?”

二郎瞬间意识到说漏嘴,看向三郎。三郎“舅公说大兄天赋极高。”没容刘彻开口,又说,“孙儿比大兄还要高。”

刘彻长叹一口气,“大郎,三郎,领兵打仗不是过家家。”

“不是过家家?”三郎问。

四郎好奇“什么是过家家啊?祖父。”

刘彻头疼,冲四郎招招手,“来祖父这里。别看你阿兄,你阿兄不敢拦着你。”

四郎继续看三郎。三郎微微颔首,四郎扑到刘彻怀里,“祖父!”

“吾真是白疼你了。”刘彻捏捏他的小脸,就抬头直视三郎,“不是过家家。”

三郎没说话,大郎笑了,“孙儿还以为在祖父打算命李广利领兵出征大宛时,就把打仗当成过家家了。合着一直不是,孙儿误会祖父了啊。”

第116章立字为证

刘彻心梗,想吐血。太子无奈地说“大郎,你给我适可而止!”

“父亲,祖父没让父亲说话。”三郎本以为他们都改变那么多事,赵破奴大败这件事也会改变,万万没想到是他们想多了。来未央宫的路上大郎和三郎商议好,刘彻不同意启用卫青,他们就缠的刘彻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不得不同意。

太子指着三郎,“你——”

“别你了,还不都是你惯得。”刘彻瞪一眼太子,深呼吸,“三郎,朝廷还没到无人可用,必须启用老将的地步。”

大郎接道“李广利吗?”

刘彻噎住了,“能不能不提李广利?再提朕揍你!”

“没法绕过李广利啊。”大郎道,“李广利现在还是将军,俸禄真二千石,比他少一个字的李广盼了一辈子封侯,俸禄最高时也不过真二千石。

“提到李广孙儿就不由想到李广利,提到李广利也就想到李广。除非不提李广也不提李广利。可是也不行,李广快六十了,祖父还派他出征,舅公如今四十八岁,如何不能用?又不用舅公亲自上阵杀敌。”

刘彻的头更痛了,“怎么又绕回来了啊。卫青这几年多病——”

“尚可吃饭。”大郎打断刘彻的话。

二郎不解,见刘彻变脸,太子一脸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的模样,小声问三郎,“什么意思啊?”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三郎问,“听过这句话吗?”

二郎“听过。老师讲过,大兄是说祖父要当赵王,宁愿吃败仗也不用舅公?”

“这个么,你得问祖父。”三郎笑看着刘彻。

二郎扭头望着刘彻,“是吗?祖父。”

“当然不是!”刘彻道,“除了李广利,还有公孙敖,韩说,路博德可为将。”话音一落,大郎笑了,刘彻顿时感觉不好。

大郎“据孙儿所知,这三人都比舅公年龄大,论才能却远不如舅公,祖父还说不是无人可用?朝中有人还派他们?”

刘彻心疼说话不过脑子的自己,“太子就没什么可说的?”

太子能说的早说了,大郎和三郎不听,也不能打骂他们。毕竟俩孩子是想领兵出征,又不是祸害百姓,“朝中武将青黄不接,儿臣也在犯愁。”

“谁让你说这些了?”刘彻气个仰倒。

大郎“祖父,还有人选吗?”

人选还是有的,比如卫青的三个儿子,比如李广的孙子李陵,然而这些年轻人都不可为主帅。刘彻很清楚这点,“无人可用,吾也不用你们。”

“我们只是想当监军。”没容刘彻开口,三郎又说,“祖父既然无人可用,孙儿现在就去找舅公。”

刘彻陡然拔高声音“你敢!?”

“不敢。”三郎不过随口一说,“匈奴为了准备过冬用的东西,时常深秋入寇边塞,今年缴获大汉许多粮草,孙儿认为今年匈奴不会再侵扰边关百姓,明年秋就说不准了。不如这样吧,祖父,明年秋天匈奴再来,祖父就启用舅公,令孙儿和大兄为监军。”

刘彻“大汉西北方有许多匈奴,他们时常侵扰大汉百姓,这种赌约朕答应下来必输无疑。”

“孙儿就再加一点。”三郎道,“早几年不是有匈奴杀了边关太守么,如果有都尉被匈奴杀死,就依孙儿如何?太守多是文臣,都尉乃武将,武将都被匈奴杀死了,想必祖父也不会再忍。”

刘彻仔细想想“朕可以答应你。”

“父亲给孩儿和祖父做个见证?”三郎问道。

太子叹气“明年你才十二岁。”

“明年秋天匈奴来犯,准备粮草和兵马,至少得后年才能出去。”三郎道,“到那时孩儿就十三岁了。百姓家的孩子十三岁已经能下地种田。”

太子“好,我给你们做个见证。父皇?”询问刘彻可以不可以。

刘彻已有别的打算,微微颔首。大郎跑到刘彻身边,拿起毛笔递给太子,又找一张没用的白纸,“空口无凭,立字为证。”

太子瞪他一眼,转向刘彻。刘彻冷哼一声“写!”

“诺。”太子应一声,把纸一分为二,写了两份递给刘彻。刘彻写下自己的名,大郎拿起玉玺,提醒刘彻盖章。

刘彻很想给他一巴掌,然而,刘彻很清楚,打有用的话大郎也不敢跟他吵吵,“你们呢?”

“孙儿写好,在名上面按上手印?”三郎道。

刘彻听他这样说,接过大郎递来的玉玺。四郎好奇,指着纸问,“祖父,什么啊?”

“这是你祖父的卖身契啊。”刘彻苦着脸说,“你的两位兄长逼吾写卖身契,四郎,你可得帮帮祖父啊。”

四郎“这个是,父亲写的。”

“噗!”大郎笑出声,“四郎真聪明。”

二郎忍不住同情刘彻,也担心刘彻揍四郎,便冲四郎拍拍手,“到阿兄这里来,阿兄领你去拿好吃的。”

“我好饿啊。”四郎终于想到该用饭了,跑向二郎道,“阿兄,肚子叫了。”

大郎“我们现在就回去。”瞥一眼刘彻,“祖父大概不想咱们在这里用饭。”

刘彻是没这个打算,也知道大郎故意激他,却不好意思和小辈计较,其中一个才三岁,“谁说的?来人,传膳。”

三郎把字据叠起来放好,就拱手道“多谢祖父。”

“你就少说两句吧。”太子道,“坐到我身边来。”

三郎老老实实坐好,惹得刘彻看他一下。不过,刘彻怕三郎又说些能把他气死的话,倒什么也没说。

饭后,回去的路上太子也没说什么,到了长秋殿,太子屏退左右,就把大郎和三郎叫到跟前。大郎和三郎异口同声道“孩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