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早逝元配重生后在线阅读 - 早逝元配重生后 第69节

早逝元配重生后 第69节

    “其二,栴檀身陷突厥王城,不得脱身,我得将人带回来。”

    又是位高权重,又是不得脱身,这轻飘飘的几句话,徒然叫贺七娘听得胆战心惊之外,却也莫名生出了几分乱糟糟的激动。

    但她也非常有自知之明,知晓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带上她,对许瑾和康令昊来说,都只会是累赘。

    她这般想着,自然,她也是这般问了出来。

    换来的,却是许瑾抿茶的动作稍停,并头也不抬地回了一句。

    “将你放在我的视线之中,更为安全。”

    对此,贺七娘完全都想不明白,怎么就离了他视线之后,她就会变得没那么安全了呢?实在在她看来,跟着他一起往突厥来,才是最不安全的!

    但无论是其后牵连上的,当初暗害了阿瑜一家的仇敌,还是不善言辞,却也对她多有照顾的栴檀,贺七娘都难以说出拒绝的话语。

    而且,用阿耶曾经的话来说,她的骨子里,好像跟她阿娘一样,总是喜欢寻刺激,到处闯荡的......

    年幼之时,她不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之后在洛水村定居,有了家,她也再未随阿耶到处游走、闯荡过。

    只是这一遭,为了寻找阿耶,大着胆子踏足陇右之地后,若需扪心自问,她倒是从未因路途遥远,而生出过退却、害怕的心思。

    所以,阿耶的话......当是对的吧......

    到最后,贺七娘只得是看似平静地接过那一叠华美亮眼的胡姬服饰,将发髻编成满背细长的发辫,罩上面纱,以眼下的身份,混进了商队之中。

    抬眼看了看头顶的星空,想到他们马上就要抵达黑沙城,贺七娘忆及以前被她射出后砸在脚下的那只箭矢,轻叹一口气,正打算老老实实回帐篷歇息,却听许瑾再次重复了一遍刚才的问题。

    “绮娘为何会这样觉着?”

    “嗯?什么?”

    “大长公主......”

    “哦哦!这个啊!”

    自听康令昊说她是康家旁支的娘子之后,那些原先还会时不时凑到她面前来的行商,如今都会下意识地保持与他们一行人的距离。

    贺七娘虽不大明白这其中的缘由,也并不想问许瑾关于康令昊这话的含义,但她必须承认,少了那些人的打扰,她同许瑾之间说话、做事都方便了许多。

    张望一圈周遭,见果然无人关注他们这边,这才维持住她只是不想被人听见他们议论皇族的想法,挪到与许瑾更近一些的地方,压低声音,跟做贼似的小声嘀咕。

    “不是你说的吗?大长公主率兵打退了占据庭州城的狗东西,还将他们赶了出去。你想,若她不是担心庭州,怎么会以这样尊贵的女子身份,自东都而来?东都又不是没有什么将军、皇子之类的......”

    “这样的人,难道不算厉害吗?”

    嘀咕到最后,贺七娘的声音更低了。

    “是吗?”

    “不是吗?”

    贺七娘视线黏在许瑾脸上,见他的脸掩于篝火之后,跃动的光将他的身子一半掩于暖意,一半割裂于黑夜之中。

    被粘上去的胡须在他面上罩了一片阴影,眼眸掩于额下,亦是暗沉沉,晦暗不明的模样。

    他在想什么?面色这样难看?

    直觉有些不对,想到在庭州所见的那片密布的墓碑,贺七娘用膝盖撞了撞他的,正打算询问,却又陡然顿住。

    过了片刻,她这才语气别扭地唤出许瑾此时的身份。

    “阿,阿兄?”

    她这副浑身不自在的模样,像是取悦了许瑾。

    周身的阴暗气息霎时消退,他面上的诧异一闪而过,随即却是很快用手掩住下半张脸,撑住下颌,别开脸去。

    偏生那微微耸动的肩头,却叫贺七娘一眼看出他极力想要隐藏起来的偷笑之举。

    白担心了!担心都被狗给吃了!

    怒上心头,贺七娘索性冲着他抵在自己腿边的脚上用力跺了一脚,顺道还用脚掌狠狠碾了碾。脱口而出的抱怨中,难掩羞恼。

    “笑什么?笑什么?”

    “不是你弄得吗?不是你弄得吗?”

    将脸别在一边,半侧身对着她的人终是招架不住,笑着将脸转过来,一边摆手示意没有,一边告饶。

    “绮娘勿恼,绮娘勿恼,是阿兄的不是。”

    “哼,姑且算你识相!”

    贺七娘半扬起下巴,轻哼一声。眉心坠垂落在眉眼之间,在篝火下映出灵动的光,其下,那双有火苗跃动的眼眸,故作倨傲地睨了许瑾一眼。

    下一刻,那双眼睛的主人,却又在触及他那双眼眸中,溢得像是马上就要漫出来的温柔笑意后,陡然间面容一僵。

    敛去笑意,贺七娘垂下眼,手忙脚乱地将垂在脸旁的面纱捻起,别到耳后。

    将还搭在他鞋上的脚收回,贺七娘站起身,瓮声瓮气地说了句她累了,先回去歇着了。

    说罢,也不等许瑾的回答,便是半垂着头,转过身朝搭好的帐篷而去。

    留下身后那人定定望着她的身影,半晌未动,而后也落下眼帘,用手边的树枝一下下拨弄着眼前熊熊燃烧的篝火。

    只不过,他却是始终守在那小小一方帐篷的阴影之中,一抬眼,就能看清那头周遭的动静。

    钻进帐篷,贺七娘摘下头上的帽子和面纱,脱了外衫和鞋履,蜷缩到铺在毛毡之上的厚实被褥里,望着那道投在帐篷帘门上的身影发呆。

    怔怔地望着那个眼下就守在帐外之人的影子,贺七娘忆起这一路上他对于行商、阿兄身份的得心应手,眼底沁出冰冷的凉。

    这一路上扮演出来的亲近,倒是再一次的,令她有些忘乎所以了......

    ————

    一夜好眠,听得外头的轻手轻脚的走动与驼铃清响之时,贺七娘业已戴好面纱,收拾好行囊,从帐篷里钻了出来。

    脚踩镫子,她翻身坐上骆驼,将目光从陆续收拾齐整后的随从们身上移开,放任视线远眺茫茫无际的草原。

    入了秋,这片草原也已不复夏日的丰茂,在一阵凉甚一阵的秋风中,渐渐染上败落的黄。

    他们这一支在冬日抵达草原前最后抵达的,规模最甚的商队,即将在午后时分,抵达黑沙城。

    作者有话说:

    嘿嘿嘿~~~猜到了咩

    第61章 晋江文学城独家首发

    ◎戏台子上当有他一席之地◎

    在路上, 贺七娘曾听许瑾同她解说,这黑沙城之所以叫这个名字,是因为春初、秋末时节, 狂风席卷之下,因漫天尘土飞舞, 使得整座城看上去似乌云压顶, 久而久之, 便得了这样一个叫法。

    先入为主,她霎时便生出了此间定是穷山恶水之地的想法。

    再兼之此处为突厥王庭之所在,一想到那些狰狞的匪贼, 下意识的,贺七娘便觉得这座即将抵达的城池, 内里只怕会是那种野蛮、未及开化, 人人争强斗勇,甚至会是茹毛饮血的地方。

    但等到她真的踏足于此之时,进到这座建于戈壁与草原相接之处的城池之中,贺七娘这才恍然发现, 眼前的这座城, 乍然看上去,与伊州、庭州之地, 也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一样的城墙迈过荒草, 街角时不时跑过的、追着伙伴的顽童, 蒸笼里热气袅袅的饼子, 热闹嘈杂的叫卖声, 伴着时不时呼啸而过的风声, 并无特殊之处。

    若非得叫她寻个差别出来的话, 那就是放眼望去, 她只觉此处较之伊州来说,周遭给人的感觉更为萧条。

    不过,其间行走着的,来来往往的行人,穿着打扮倒是与陇右的百姓们很是不同。

    坐在骆驼上,贺七娘止不住地东张西望。

    所着的艳丽胡服因骑在骆驼上而往上蜷起,裤脚与翘头鞋履之间,露了小小一截的素白脚踝,用来束住裤腿的金色绸布下,悬着的金色铃铛清脆作响,与骆驼脖下挂着的铃铛两相呼应。

    这个声音,自出庭州之后,便伴了贺七娘一路,也叫她很是不适应了一段时间。生怕有人来问,是什么东西在叮啷作响。

    但眼下,他们徐徐行走于黑沙城之中时,这个声音却是一点也不突出了。

    盖因此间行走的百姓,无论男女老少,皆在身后梳了好些垂落的辫子,然后在发尾、头顶、或是耳畔侧边,佩戴了好些金银、玉石之类的饰物,各自走起路来,尽随着步履发出叮叮啷啷的脆响。

    而且贺七娘还发现,除开妇人之外,最是稀奇的,就是他们这里的男子,都还在右耳处佩了耳饰。

    看上去,同陇右乃至陇右之东的男儿们,皆是截然不同的两副样貌。

    这般风土人情,她此前从未见过。

    贺七娘由骆驼载着前行,一路上,都用她那双像是沁了蜜色的猫儿眼,好奇打量着周遭形形色色的人与物。

    看到奇特之处,甚至还会按捺不住地将手搭在驼峰上,奋力直起身子和脖颈,眼底写满好奇。

    她左右张望,看什么都觉得新奇。却不知在道路两旁的酒楼之人,亦有人正在兴味打量着她。

    酒楼二楼临街的厢房里,半开的窗后,阿史德旻延顺着好友饮酒时落定的视线向下望去,恰是得见贺七娘半侧着脸,眉眼间满是兴致勃勃,正盯着街上一位老妇逢人叫卖着的东西。

    那老妇身旁的人无一搭理,倒是她像是发现了正坐在骆驼上的胡女很是感兴趣地望着她,忙迈着蹒跚的步子上前,将手中拿着的货物猛地抽开。

    一道寒光闪过,头戴面纱的胡女猛然看清那老妇人所叫卖之物,竟是一柄锋利的弯刀之后,便似受到了莫大的惊吓一般,不光将原本前倾的身子一瞬后仰,更是双手抱紧驼峰,并不自觉瞪大了双眼。

    窗后的二人皆是注视着缓缓行走着的商队,待看清那胡女露在面纱之外的,似是琉璃猫眼一般的双眼,深知好友喜好的阿史德旻延挑唇露出一抹怪异的笑,一手端起酒碗,一手搭上好友的肩膀。

    “哟,宪,这是又看上了?”

    面对男子的调侃,被唤作宪的男子一手掸开男子靠在肩头的手。

    随后便仰起头,喉结滚动,三两口喝下碗中的酒。那双微微凹进眼眶的眸子,却是直勾勾盯着,骆驼之上,那道嫣红色的背影。

    将空了的酒碗握手中把玩,他用手背不羁地擦去唇边酒液,立时却是双眼一亮,随即饶有兴致地转过头来,看向身旁的友人,用肯定的语气说道。

    “这会儿进城的商队,你绝对知道他们的来历。”

    一时便被好友猜透想要借此捉弄人的心思,阿史德旻延无奈地耸了耸肩,在好友似鹰隼一般的视线下搁下手中的酒碗,惯是带着狡黠笑意的面上,罕见地露出几分正经。

    “宪,今日会进城的商队,仅有一支。”

    “他们来自秦州,报上来的领队以及护卫头领,都来自康家。而且,用的还是康氏主家的名号。你知道的,我们现在需要康家的商路。”

    听懂男子的言下之意,阿史那宪闻言也不过是不在意地笑了笑,抬手握住旁边的酒坛,再为自己倒了一碗酒,语气里却不加掩饰的不屑。

    “需要康家商路的,是我那没出息的王兄。我可不需要这些,不过是仰仗着那边汉人的支持,自得了三分便宜之后,就得意忘形,忘了西域之地该由谁掌控的胡人。”

    一把按下他继续倒酒的手,阿史德旻延轻手轻脚地站起身,小心翼翼地打开房门。左右环顾一圈后,这才再度阖上门,面露不赞成的神色。

    “宪,这样的话,你不该在外头说。如今的王庭,大王子的势力几乎已经占据了半壁江山,你再这般同他对着来,确实不是明智之举。”

    “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