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经典小说 -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在线阅读 -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70节

流放后我帮夫君金榜题名 第70节

    詹猎户他们倒是兴奋,交头接耳着?:“这不也?没什么厉害的,还不如去山里打猎刺激呢……”

    陆尚苦笑,只好劝一句:“还是多小心谨慎些好。”

    “哈哈是!老?板放心,我们也?就嘴上说说,肯定会小心的。”

    过了这第一道险关,陆尚他们也?算有了少?许经验,而后面?的路就顺遂了许多。

    按理说避开山路,走官道或穿城而行最是安全?,无奈从塘镇到岭南府城,中间间隔足足十二道城池,商户入城是要交税的,十二城走下来,光是商税就要上千两,那也?别说什么赚钱了,不亏都难。

    故而商户才?宁愿冒险走山路,只在最开始和最后的两城之间交税。

    詹猎户等人常在山间打猎,深谙先发制人的道理,以前他们碰上猛兽,若是不好逃走,那就趁猛兽发起攻击前,先对其进行威慑。

    只要猛兽不是饿极了,往往都会就此离开,而不是冲上来拼个你死我活。

    猛兽如此,人更?是这样。

    就这样过了二十多天,他们终于穿过三道险关,后面?的村镇渐渐多了起来。

    黎家小厮恭喜道:“后面?便没什么危险了,大少?爷说了,陆老?板要是想沿途了解一下其他城镇,也?可进城参观一二,而木材的运送道路,便是在城外,紧贴着?城门走的。”

    陆尚虽对古代城镇多有好奇,可他尚记着?答应姜婉宁的——

    早点回家。

    他拒绝了入城参观的邀请,只叫小厮帮忙指点货物运送的道路,带着?物流队里的长工把?每一段路都摸清摸透,绝不放任一点危机的存在。

    第二十八天,众人抵达岭南。

    来时走了整整一月,那全?是因探寻商路,等到回去时,约莫半月就能返回了,却是正合黎家大少?爷给出的两月之期。

    陆尚做主,叫所?有人入了岭南府城,在此停留两日,复再返程。

    他又每人给了二两银子,城里若是碰见?什么好东西,也?可买上一二,只做离家数日后带给家人的些许补偿罢了。

    而他自己?更?是去钱庄兑了银票,拿着?现银,找街上百姓问了:“请问您可知哪里是卖女子脂粉首饰之类的?”

    岭南府城之大,绝非塘镇一小小村镇可比,且岭南乃大昭商贸之枢纽,素以商贸出名,单是那卖丝绸的铺子,一条街上就有上百家。

    更?有胭脂水粉翡翠玉石等,只要有钱,就没有买不到的。

    众人入街仿若刘姥姥入大观园,一时目不暇接,连手脚都不知如何动作了。

    ……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塘镇陆家,却与素日并无差异。

    陆尚走后的前两天,姜婉宁和陆奶奶多有不适。

    陆奶奶早膳晚膳总会多做了一人,桌上也?摆三人的碗筷,等被姜婉宁提醒了,才?想起陆尚已经出了远门。

    而姜婉宁白日尚且清醒着?,到了晚上却是脑袋发懵了,就她屋里的蜡烛总会燃上半宿,等她趴在床边惊醒了,才?想起今夜无需留门,惶惶然?地去熄了蜡烛。

    待到第二日,又恢复了平静表情。

    陆奶奶在镇上住的时日久了,难免会想念村里。

    可是这陆尚一走,家里只剩下姜婉宁一人,她又要顾着?学堂,又要顾着?写信摊子,到了下午还有几个要加课的孩童,隔一段时间还要去书肆送字帖,实?在忙的不行。

    饶是有陆奶奶帮忙准备一日三餐,她还是rou眼可见?得倦惫下来。

    见?状,陆奶奶哪里还敢提什么回村的事,只能一拖再拖,且等陆尚回来再提了。

    而这么一等,便等过了农忙,等过了初秋,天气也?越发寒凉起来,眨眼进了十二月,天气彻底凉了下来。

    姜婉宁被买来陆家时还是春天,自然?没有什么冬衣,而陆奶奶也?没想到自己?会在镇上住那么久,连秋衣都是现买的,冬衣更?是没有。

    镇上的冬衣最便宜的一套也?要一两银子,陆奶奶只看了一眼,就赶紧拉着?姜婉宁出去,附在她耳边小声念道:“这也?太贵了……婉宁你只买自己?的吧,我家里有,赶你不忙了咱们回趟陆家村,我回陆家村拿吧……”

    姜婉宁却记着?,陆家这半年发生?了诸多变故,像那王氏被卖做冥妾之事,还是全?瞒着?陆奶奶的,眼下陆尚未归,她更?不可能把?这些事挑破去。

    她故作为难:“可是奶奶,您也?见?了,我实?在没有时间回村里,这天气越来越冷,之前的秋衣已难以御寒了,您再熬着?,只怕会寒坏了身?子,我先给您买两件穿着?,就捡最便宜的那种,等夫君回来了,我们再陪您回去可好?”

    “那、那……那我自己?掏钱,我还有钱,是好久之前尚儿给我的。”

    好久之前陆尚是给过她钱,可那是为了添补她的棺材本的,不到万不得已,怎好叫她再花这份钱。

    姜婉宁不同意,根本不肯带她回家取钱。

    她重新把?陆奶奶带回成衣铺里,果真选了那件最便宜的灰白色冬衣。

    冬衣的尺寸与陆奶奶有些许不符,店里的绣娘可以当场给改,姜婉宁叫陆奶奶稍等片刻,她去付钱的时候,却是多添了一两银子:“麻烦您往里多添点棉,老?太太腿脚怕冷,又怕多花钱,只好在棉花上多做点手脚了。”

    对于她的这番安排,陆奶奶全?然?不知。

    只是等她拿到改好的冬衣后,明显能摸出比店里摆得厚了许多,陆奶奶出了门口还存着?怀疑:“这是不是拿错了啊……”

    “没有没有,可能是您看错了吧,这两件就是四两银子,没拿错。”

    “那、那好吧。”陆奶奶也?不多想,转而说道,“我买好了冬衣,婉宁你也?快些去买,我看你手上都生?了冻疮,肯定是早起晚归太冷了,等尚儿回来了,他瞧见?定是要心疼的。”

    闻言,姜婉宁忍不住蜷了蜷手指,动作间带动了关节处的伤疮,顿时一阵痒痛。

    这冻疮是去岁流放路上染的,后来天热消了去,谁成想今冬一到,这冻疮也?复发了。

    且她每日去的学堂里没有火炉,又要常碰沙盘和冷水,冻疮只越发严重,就连当初用来涂抹双手的膏脂都不管用了。

    姜婉宁没有再犹豫,把?陆奶奶怀里的冬衣接过来,带她又去了另一家成衣铺子里。

    如今家里不缺钱,不说用作货款的银票,就是她自己?从书肆卖字帖拿到的银子,也?足够添些新衣了。

    可陆尚一日不归,姜婉宁就不敢大手大脚地将钱花出去,便是留在手里压底,至少?能求个心安了。

    到了另一家成衣铺,姜婉宁也?是直奔最便宜的冬衣去,这家的冬衣有深色的,那是黑色棕色这些,她穿着?也?不怕弄脏。

    陆奶奶想叫她去看样式更?新颖一点的,却被姜婉宁摇头拒绝了,下一刻,她便挑了一件灰扑扑的冬衣出来,给了钱,也?就买好了。

    陆奶奶还在跟店里的伙计问:“就那件好看的要多少?钱呀……四两银子!那、那我家婉宁能穿吗?能穿哦……”

    陆奶奶被带出成衣铺,临走时却止不住回头望,连着?成衣铺周围的铺子也?牢牢记在心里。

    到了第二天,一老?一少?全?换上了冬衣。

    姜婉宁买的那件冬袄袖口有些长,她却正好把?手缩进衣袖里,两个袖口搭在一起,便把?双手暖暖地藏在了里面?,不会再进一点风。

    当天晚上,姜婉宁把?庞亮等人送走了,才?发现陆奶奶不见?了。

    她当即一慌,转身?就要出去找人,哪想出门正好跟她撞在一起,陆奶奶怀里抱了个包裹,看见?她后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就绽开了。

    “婉宁你快来试试,我也?给你买了冬衣噢!”

    姜婉宁有些发愣,陆奶奶却解开了包裹,只见?里面?放了一套袄裙,是最近很流行的杏黄色,袄裙外面?还搭了一件斗篷,斗篷是极正宗的红。

    “您——”姜婉宁说不出话?来。

    陆奶奶笑着?把?衣裳往她身?上比划:“打昨儿我就瞧上这间袄裙了,婉宁你长得白,穿上一定会好看,我这眼光果然?还没坏——”

    姜婉宁实?在不忍辜负老?人家的一片心意,抬手抹去眼尾的一点水渍,赶忙回房换了袄裙出来,又特意梳了与之搭配的发髻,才?一出门,就听陆奶奶惊讶地喊:“好漂亮呀!”

    陆奶奶围着?她转了两圈,越看越是欢喜:“我看婉宁一点不比镇上的大小姐差,你可比她们漂亮多了……可真好看。”

    祖孙俩笑得正好,又听门口传来敲门声。

    陆奶奶怕她弄脏了新衣,拦住她顾自去看门,开门却见?是冯贺带着?家里的小厮来了。

    自陆尚出门后,考虑到男女之防,冯贺来陆家的次数有意减少?,但他人不来,东西却是时时不缺的。

    就像现在,他进门瞧见?姜婉宁后,眼中惊艳一闪而过,但很快恢复了正常,先对着?陆奶奶一拜:“老?太太近来可好?”

    “哎好好好,冯少?东家怎又来了呀——”陆奶奶对冯贺也?是很熟了,连忙招呼他坐下。

    冯贺进到院里后又向姜婉宁打了一声招呼,先把?小厮手里捧着?的宣纸递上前:“夫人,这是我近日的功课,还请夫人转交给先生?。”

    姜婉宁悄声应下。

    然?后只见?冯贺一招手,门外的小厮鱼贯而入,大的有火炉,小的有银炭,还有些手套护膝等,全?是冬日里防寒会用到的,不一会就摆满了院子。

    冯贺说:“我还多准备了七八个火炉,已经送去巷子里的学堂了,往后的早晚我会派家丁过去看火,也?省的孩子们受寒了。”

    这般情况已然?不是第一次发生?,姜婉宁深知拒绝不掉,索性也?不推脱了。

    她道了谢,转而说:“那位先生?前不久写了两篇策论,是针对明年院试的推论,少?东家一会儿带回去细细读阅一番,若有什么不明白的,也?好早些提问。”

    冯贺面?上一喜,对着?姜婉宁又是一拜:“辛苦夫人,辛苦先生?了!”

    天色已晚,冯贺就没有在陆家多待。

    在他走后,姜婉宁和陆奶奶又把?院里的东西归置了一番,手套和护膝分了分,保证每人屋里都有一套,火炉也?是一屋一个,银炭则要挪去厨房,防止下雨下雪给浸润了。

    除了这些防寒物件外,冯贺还送了些冬菜和鲜rou,这些则被挂到了墙头,高高地吊在了墙面?上,外面?再扣一个竹篮,防止夜里有野猫闯入。

    将这些都办好,天色便彻底暗了。

    陆奶奶问道:“我看刚刚的rou里有大排骨,明天我取两根出来,给你炖个黄豆排骨汤可好?”

    “都行,您看着?安排就行。”姜婉宁应着?,又把?陆奶奶送了屋里。

    就这样,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到了冬至。

    冬至这天学堂也?是不放假的,但姜婉宁提前跟无名巷的邻居们商量过,等这日下了学,就在学堂里面?聚一聚,大人连着?孩子一起包饺子,一年到头也?一起吃顿饭。

    巷子里的学堂开了三个月了,好与坏根本无需言说。

    就说田婶家的儿子,算账虽还有些糊涂,但已经能帮着?田婶记账了。

    还有项家的女儿,一个姑娘家家的,那手字可是整个学堂最好的,等再多练上个十年八年,说不准就能跟女夫子一样了!

    从姜婉宁的学堂里出去的大小孩童,不说能比得上官宦人家,可比起同龄人,那已然?是佼佼者,毕竟能念书写字碰纸笔的,在寻常百姓家本就不多见?。

    许是因为有了下午的饺子宴,孩子们上课时多有走神,姜婉宁一个不注意,下面?就交头接耳起来了,她管了两次没管住,索性也?不再管了。

    她放下手中的书卷,转而问道:“说起冬至,大家可知冬至来历?”

    接下来,她从冬至来历讲到冬至习俗,又讲了古往今来无数大家对冬至的描述,甚至还说起一些官宦人家冬至这日的活动,乃至皇室会有的宴飨。

    一群孩子们听得实?在认真,直到堂上响起了惊木,姜婉宁拍拍手:“那今日的课到此就结束了,明日上课请大家交我一篇冬至有感,不少?于百字。”

    区区百字,孩子们丝毫不惧。

    他们回家后匆匆吃了午饭,连午休都不休了,紧跟着?就帮大人把?面?粉蔬菜rou等抬去学堂,还有什么面?板擀面?杖之类的,总之包饺子要用的,全?要搬去学堂里。

    到了约定好的时间,大半个巷子的邻居都出动,全?来了学堂。

    这时候也?不分什么男女老?少?夫子学生?了,随便找地方坐,坐下便是和面?搅馅擀面?皮,满屋子的人在烧得旺旺的火炉旁,忙得一派热火朝天。

    姜婉宁给陆奶奶倒了水回来,正准备坐回去继续捏饺子,突然?听见?门口有人喊:“陆夫人在吗?你家来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