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明穿之直男也怕缠郎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

分卷阅读3

    淼懊恼的站在路边擦汗,用袖子‘呼呼’的扇着。远远的就看见尘土飞扬,紧接着就是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闪开!闪开!王爷出巡,闲杂人等速速闪开!”

“王爷?”崔淼一愣神的功夫,马队已经来到近前,他连忙向路边避让,谁知脚后居然有块大石头,身子不由自主的向后倒,为了避免磕到后脑勺,崔淼使劲力气翻转身子,向右面滚了过去,在他身子落地的瞬间,马队擦着他飞奔而去。

崔淼在地上翻滚了两圈,才算泄去倒地的冲力。他揉了揉被石头硌疼身子,龇牙咧嘴的站了起来,却发现目光所及之处,是四条马腿,顺着马腿往上看,一个十七八岁的青年正坐在马上,身上穿着一件玄色团领衫,腰间束着同色腰带,腰带上挂着一块白玉,下坠浅蓝色穗子。青年眉目俊郎,唇红齿白,正面无表情的看着他。

崔淼连忙躬身行礼,道:“大人,恕小民冒犯!”

青年微微拢眉,问:“你有功名?”

崔淼拱手施礼,回答道:“回大人,今年小民刚刚过了院试。”

“年岁几何?”

“回大人,小民虚岁十四。”

崔淼回答的看似平静,心里却捏了一把汗,虽然来到这个时代也有几天了,可对礼仪方面他依旧一窍不通,万一哪里出错,对方再是个不好惹的,说不定脑袋就搬家了。

“十四?”青年眉目间显得有些惊讶。

李翠兰把崔淼养的很好,除去这一身粗布麻衣,他倒是很像富贵人家的孩子,就是个头稍微有点矮,现在还不到一米五。

两人说话间,刚刚飞驰而过的马队折返了回来,人群中一个红色身影越众而出,骑着马踱步而来。马上的人身着大红色披风,里面玄色锦衣绣着团团祥云图案,腰间同色的腰带上坠着翡翠玉珏,脚上是一双厚底黑色长袖。男人大约二十岁左右,五官硬朗,棱角分明,尤其一双眼睛精光闪烁,尤为锐利。

青年见状连忙迎了过去,在马上躬身施礼,道:“王爷,卑职擅自离队,还请殿下责罚!”

“詹林,在外不必这样称呼,直接唤本王四哥便好。”

身着大红袍的男人笑的虽然温和,却给人一种侵略性很强的感觉,尤其是看向崔淼的那一眼,让身为现代人的他不禁出了一身冷汗,连忙低下头不敢再看。不过崔淼心里却泛起了嘀咕。

“四哥?王爷?明初排行老四,又被封王的,不就是未来的永乐帝朱棣吗?”想到这儿,崔淼身上的冷汗更多了。

青年见状自然的挪了挪位置,挡住了朱棣的视线,恭敬的说:“王爷,礼不可废!”

朱棣神色间显得有些无奈,话音却更加温和,“詹林,何事引你注意,以至未能跟上?”

青年如实回答道:“回王爷,队伍行进时,卑职发现有人匆忙闪避间倒地,恐伤及平民,影响殿下声誉,故停下查看。延误王爷出巡,还请殿下恕罪!”

“詹林事事为本王着想,何罪之有?那人可有伤到?”

“回殿下,未曾。”

“既如此,那便走吧,随本王到凤凰山一巡。”

“是,卑职遵命!”

眼看着众人要走,崔淼疾步上前,还未到青年马前,就被马上的骑士拦住,马鞭扬起,一阵疾风迎面而来,崔淼一错身险险躲过马鞭,下意识的皱起眉头,随即想起现在的处境,连忙垂下头,敛起眼底的情绪,恭敬的施礼道:“王爷,小民参加王爷!”

刚才的一幕落入青年眼中,清隽的脸上闪过不赞同的神色,扬声说:“退下。”

骑士看向朱棣,见朱棣微微点头,便一夹马肚,退到了一边。青年微微错身,让开朱棣的视线。

朱棣几乎瞬间便明白了青年的举动,双眸含笑的说:“詹林似乎对这少年很是欣赏。”

青年面色淡定,丝毫没有被看透心思的窘迫,说道:“回王爷,这少年年仅十四便已通过院试,想来应有可取之处。”

“哦?若真如此,确实不错。”朱棣的语气很淡,他是马上皇帝,虽然也重用文臣,但相对的对武将更加上心一些。不过看在青年的面子上,朱棣看打算给崔淼一个机会,看向崔淼淡淡的说:“上前回话。”

崔淼连忙上前,在距离朱棣两米外的距离停下,‘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恭敬的说:“小民参见王爷。”

朱棣的眼神闪了闪,朝廷律法,有功名在身的儒生,见官可以不跪,而崔淼这一跪,在朱棣看来是没了文人的风骨,是个趋炎附势的庸人罢了。他脸上的表情更加淡了,说:“你可知有功名在身,见官不必行跪礼?”

崔淼垂着头,躬身说道:“小民知晓。”

朱棣的语气沉了下来,说:“那你此举可是目无法纪!”

上位者的气势随着朱棣语气的变化席卷而来,崔淼身上的冷汗更多,几乎将厚重的中衣浸透。他匍匐在地,说:“王爷容禀,不是小民目无法纪,实在另有隐情。”

朱棣没有说话,崔淼也不敢抬头,场面一下子僵持下来。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这才缓缓开口,说:“说吧,本王听听。”

崔淼小心翼翼的深吸一口气,说:“回王爷,小民名叫崔淼,于洪武十年侥幸通过院试,这些都有登记在册,小民不敢撒谎。小民自幼诵读圣贤书,对我朝法律也时常诵读,不敢久置,自知圣人门下皆有风骨,除非君王在前,不该卑躬屈膝。小民之所以如此行事,是因为小民打算弃笔从戎,执起刀枪护卫大明王朝。”

朱棣一愣,看了看旁边的青年,再确定自己没听错后,顿时乐了,说:“执起刀枪?崔淼,别说冲锋陷阵,你提得动刀吗?”

别说朱棣,就是他身边的骑士护卫,脸上都露出轻蔑的笑容。被人这么看不上,崔淼心里虽然气闷,但不得不承认,就他现在的形象,任谁也不相信他能杀得了人。

崔淼一咬牙,铿锵有力的说:“王爷,小民知晓自己外貌软弱,但小民有一颗报国之心,即便冒犯王爷,也不容轻视!”

朱棣脸上的笑意一滞,非但不怒,反而对崔淼的印象改观了一些,饶有兴致的说道:“那你说说看,为何要弃笔从戎?考取功名,为皇上、为朝廷分忧,一样能报效国家。”

“王爷,小民所讲若有冒犯,还请王爷勿怪!”

朱棣点头,说道:“说吧,无论你说的对不对,本王均不罪。”

“谢王爷!”崔淼斟酌了一会儿,接着说道:“虽小民当时年幼,但从父母长辈口中,亦得知元末昏君无道,连年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幸得天子平定天下,百姓才能归家安心生产。小民以为,如今天下虽定,但北元依旧是我朝心腹大患。与其在诸位将士拼死护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