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后女配咸鱼了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

分卷阅读24

    嫁得这般心性坚毅的夫君,往后能省却很多麻烦。

谁知今日竟会撞见这场景?

山径蜿蜒,树影婆娑,他端然立于马背,跟女子驻足叙话,甚至含笑逗她。

魏令华越看越觉得不是滋味。

到了梵音寺,碰见刚进完香的沈蔻,从近处暗里打量了几眼,赫然发觉此女跟顾柔容貌颇为相似。只是比起顾柔出身公府、满身珍宝的金尊玉贵,眼前的人衣裳首饰终究太过简素,显然是小门小户出身,亦无富贵根底。

方才她勾着穆王驻足说话,恐怕也是想凭这张肖似顾柔的脸来谋取富贵。

魏令华暗自嗤笑。

很快,心里就有了主意。

*

沈蔻回到别苑已是申时。

她回屋稍歇片刻便拿了戏稿去水殿,满院清寂,风动珠帘,谢无相这会儿正得空。

掀帘进去,他正倚窗喝茶。

仍穿着惹眼的烈烈红衣,除了头顶玉冠束发之外不见半点旁的装饰,却将身姿气质修饰得恰到好处。他原就生得相貌白净,清冷如玉,被那炽烈的颜色映衬着,肤色便格外白净,亦显得双手修长,骨节分明。

只是病未痊愈,容色颇觉憔悴。

见着沈蔻,谢无相懒懒地扯了扯嘴角,“许久没见你来,还以为是在偷懒,忘了戏本的事。”说着,指了指瓷杯,示意沈蔻自己斟茶。

沈蔻笑而招呼,先将戏稿奉上。

“原打算早些写完的,有些琐事耽搁了一阵,才拖到如今。戏文我已顺过一遍,只是当局者迷,有些瑕疵自己也瞧不出来,还请公子指教。”她说得谦虚,见他面前茶杯半空,先给他添满,而后自斟一杯。

谢无相泰然受之,翻看戏稿。

粗看一遍,戏稿确已成型,比起初次见到的稚嫩笔锋,如今她落笔确实老道了不少,许多地方也听了他的建议,改得极流畅精妙。

她的字也很好看,极漂亮的簪花小楷,整齐誊抄在松花笺上,很是悦目。

就像她这个人,清丽明媚。

谢无相瞥了眼沈蔻,又从头细看。

窗外柔风送来,经了竹帘和湖面水汽,倒颇清凉,甚至能闻到荷叶的淡淡味道。外头珠帘轻动,不时传来细微的脆响,沈蔻记得那是几串贝壳编成的风铃,陈旧却漂亮。

她方才还觉得疑惑,此刻再琢磨,觉得那或许是故人遗物——听说谢无相的母亲长于海边,生得极为貌美,可惜诞下他没多久便撒手人寰,令人叹惋。

他必是承袭了其母相貌。

满屋静谧,谢无相悄然翻看戏文,沈蔻就这样胡思乱想,不时添续香茶。

日影渐渐西移,远处升起了炊烟。

谢无相默然看了许久,似有些疲倦地揉了揉眉心,而后放下翻看到一半的戏稿,道:“确实有些长进,不过也有许多可推敲的地方。稿子留着慢慢看,你先去用饭歇息,明日后晌再来取吧。”说罢,阖眼靠在椅背上。

沈蔻没敢打搅,起身辞别。

还没走两步,忽听背后谢无相叫她,转过身去,就见他催动轮椅,靠向墙边浮雕松鹤的箱柜,而后从柜中翻出了个锦囊。

“明日前晌去趟玄清观,帮我将这锦囊交给清虚道长,不许损坏玷污。就说我今日不得空,请他帮我供在牌位前。”或许是劳神太过的缘故,他说话时颇显疲累,递锦囊时指尖甚至颤了颤,手背的青筋比先前更为显眼。

沈蔻瞧向他眼睛,眼白中的青色愈发浓了。

她默默接过了香囊。

即便谢无相甚少在外露面,沈蔻也无从知晓他这腿疾的根源,但往来这么多次,听闻过襄平侯府的种种传闻后,多少能推测出些东西。

譬如他那色泽与常人稍异的眼睛,应该与这两日的病有关,譬如他方才说的牌位应与他的生母有关,连同他生母的早逝,或许都是后宅阴招所致。

但这些只是揣测。

沈蔻不敢窥探他人的私事,更不想让难得好脾气的谢无相翻脸。遂将锦囊精心收起,郑重道:“公子放心,我定会珍重转交。”

谢无相颔首,转过轮椅往内室里去。

*

翌日早饭过后,沈蔻孤身前往玄清观。

清晨入道观,初日照高林。

这感觉是极清净的。

沈蔻在道观中逗留了半晌,又寻到清虚道长,将锦囊郑重转交给他。抬头瞧瞧天色,已经快晌午了,她徒步爬山过来有些饿,便仍下山回住处。谁知才到别苑附近,迎面就有群人走了过来,当中的贵女绮罗珠翠,有仆妇丫鬟环绕。

沈蔻头疼地扶额蹙眉。

昨日寺中匆匆擦肩,沈蔻自忖如今明哲保身,没像前世似的往人堆里扎,魏令华也不至于像前世似的故意刁难生事,故而未太在意。

哪料匆匆一面而已,竟又被魏令华盯上了?

眼前这人定是被她撺掇的。

前世魏令华就是这样,明明渴求穆王妃的位子,却又装出不争不抢的清高姿态。偏偏她爱嫉善妒,瞧着穆王对谁好些,便要想方设法地当对手来斩除,自身还甚少露面,多是挑唆离间,拿着别人当枪使。

这些枪里最好用的就是眼前这位。

靖昌侯府的五姑娘杨蓁。

杨蓁的出身其实极好,祖父是坐镇南境的国之栋梁,母亲是颇得圣心的嘉宁郡主,身份比寻常公侯府邸的女儿家尊贵。因是幼女,极得郡主溺爱,这些年养尊处优,将性子养得颇为骄蛮。在宫中时尚且收敛,到了宫外,难免自恃身份,尤爱打抱不平。

而魏令华之所以挑唆杨蓁,一则为其性情,二则是为私事。

——她的jiejie杨蓉倾慕江彻,已有数年了。

当初太子娶亲之前,陈皇后其实极属意杨蓉,欲与杨家结亲为太子所用。可惜杨蓉心有所属,得知消息后设法搅黄此事,彻底断了皇后的念想。

靖昌候和嘉宁郡主虽勃然而怒,却无可挽回,只能眼睁睁看着肥水流进外人田。后来耐不过女儿恳求,试着去探帝后口风,欲令女儿遂心。

但陈皇后既知杨家的能耐,岂会坐视江彻迎娶这样的助力?

耳边风吹了几回,只拿江彻战功赫赫手握军权为由头说事,劝得永穆帝铁了心为江彻低娶,不与权臣有染。

这事杨家也看了出来。

奈何杨蓉性子倔,明知痴心无望,仍不肯出阁,只在闺中深居简出,任凭年华老去。私心里盼着有朝一日情势有变,皇上改了圣意,不再阻拦她的痴心,能够成全这桩婚事。

杨蓁心疼jiejie,对江彻的事便格外敏感。

顾家被流放之前,她就屡屡与顾柔抬杠,有意无意地打压jiejie的情敌。如今听魏令华说有个肖似顾柔的女子在纠缠江彻,恬不知耻,又有人传闻此女心机极深,惯会做戏骗人,焉能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