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同人小说 - 【适白】欲得知己人(长安三万里同人)在线阅读 - 欲得知己人 不管何处来

欲得知己人 不管何处来

    

    亥时,高常侍一杯接一杯的灌自己,拿着酒杯对着空气碰杯,好似对面与人对饮。

    他上一次在月圆夜与人对饮是什么时候来着?想起来了,开元二十六年,上元。

    高适那时抱着拼军功的想法要给自己搏前程,来到张将军帐下。张将军不信他一介文人,故意刁难他。

    即使要与比自己体型大出那么多的胡人同袍相扑他也不退缩,他很庆幸能够认识李白与他学了相扑。

    后来他拿着唐军的旗九死一生从契丹人那里回来,将军帐内的靡靡之音如何不刺痛他呢?

    于是他愤懑地在诗板亭写下燕歌行,可他没想到第一个读懂他的人是李白。

    在驿站,他遇到了李白。他仍是很佩服李白,一边说着在逃命,一边还有心情看诗板。

    李白说:“高兄,这都是将流传千古的好句。”

    高适那颗被刺痛而沉寂的心忽地活过来,李白说得对,既然他能写出“流传千古”的好句,他为何不继续写呢?

    唐军有的是忠肝义胆之士,安西都护府的守军即使粮草断绝也坚守到最后一刻,年迈到走不动路的老丈仍要去陇西护边,被箭扎成刺猬仍握着军旗不肯倒下的胡人同袍……他不能叫这些征人白白送死。他要写他们,他要他们流传千古。

    高适从蓟州到蒲津驿一路都紧绷着的脸突然就放松下来,他问李白逃命一事,李白一五一十的说了,旁边却有人打断他们跟他们一起分析利弊。

    这个叫郭子仪的裨将是个义勇之士,他即使第二天要被处死也隐瞒了自己戴罪的身份帮了他们躲开追杀,他们自然也要帮回去。

    李白说天生我才必有用,郭子仪这样有勇有谋的人才不应这么就丧了命,高适深以为然,他让李白守好郭子仪,自己去求哥舒将军。

    高适带着哥舒将军赦罪手谕回来的一路上狠抽马屁股的往蒲津驿赶,当他远远看到李白和官差刀剑相对时心都蹦到了嗓子眼,还是给官差呈了手谕事情有惊无险的解决了。

    又到了分别的时刻,那时正是上元,新年的第一轮望月高悬在两人头顶,也照亮了两人方向不同的路。

    李白又恢复了那爱玩闹的状态,从怀中掏出了酒囊自己敦敦敦灌了三口酒一抹嘴,“好,好痛快!高适,我们这一次,是真的行侠仗义了!”说罢把酒囊抛给高适。

    高适也豪气的干了一大口,“痛快,李白,只要跟你在一起的时候,我都是痛快的!”

    俩人相视着大笑一场,于蒲津驿的路口分别,各自踏上了不同方向的前路。

    子时,长安城各坊间的丝竹管弦声渐弱,明月渐渐西沉。

    “李白……李白……”高适从怀中掏出一张信纸,纸张皱的不成样子,边缘因为多次抚摸起了毛边。那上头是一首诗——《送张秀才谒高中丞》

    余时系浔阳狱中,正读《留侯传》。秀才张孟熊蕴灭胡之策,将之广陵,谒高中丞。余嘉子房之风,感激于斯人,因作是诗送之。

    秦帝沦玉镜,留侯降氛氲。

    感激黄石老,经过沧海君。

    壮士挥金槌,报仇六国闻。

    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

    两龙争斗时,天地动风云。

    酒酣舞长剑,仓卒解汉纷。

    宇宙初倒悬,鸿沟势将分。

    英谋信奇绝,夫子扬清芬。

    胡月入紫微,三光乱天文。

    高公镇淮海,谈笑却妖氛。

    采尔幕中画,戡难光殊勋。

    我无燕霜感,玉石俱烧焚。

    但洒一行泪,临歧竟何云。

    永王之乱,李白入了永王麾下,永王之乱被平,李白也被抓到浔阳关了起来。

    浔阳那时是他的治下,无数双眼睛盯着他,想看看他对李白这个昔年好友怎么处置。

    高适烧了他们往来的书信,连李白夫人来拜访他都避而不见,端的是明哲保身,实在是聪明之举。

    人们表面上说——高中丞怎么能和乱臣贼子讲情面呢?将旧情就是对当今圣上的不忠,高中丞此举深明大义。

    背后说的是——永王之乱那李白不过是条小鱼,高适撇的如此清楚半分情面都不讲,什么无情无义的猪狗辈,难怪总是孑然一身。

    高适给程公公讲故事时说自己黄河岸边分别后就再没见李白,他撒谎了,至德二年的中秋,他与李白赏月对饮,那也是他最后一次见到李白。

    那天他处理完公务已是戌时,他拿了火把,提了一大壶凝露浆进了浔阳狱,站在关着李白的那间牢门外。

    火把照得高适这侧亮堂堂的,李白则是完全匿在阴影里了。

    高适忽然想起第一次到江夏拜访府君时的情景,他因为与府君没有旧情不肯登门,就躲在树荫里看着站在阳光里的李白说着“我李白的才华抵得过一万的交情”后大摇大摆的去登门了。

    现在想来,是不是那时候老天都在告诉他们一件事,他们二人注定要站在对立面。

    李白本来都已经睡了,被亮光晃到眼睛转醒后就看到高适已经坐到他牢房内的小几上。

    他绾起头发坐到高适对面,看了看一身紫袍,玉带金鱼装扮的高适努努嘴,“高公政务繁忙,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

    高适给他斟酒,“少来,你诗里都说不怨我了,现在装什么阴阳怪气。”

    李白笑嘻嘻的接过酒杯,“高兄看到了啊。可狱卒告诉我你把我给你的诗全烧了,我也伤心许久呢。”

    高适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最终还是叹了口气,“太白啊,我……”

    李白看他这副样子哈哈大笑着锤了锤腿,“行了高三十五,我逗你呢!我知道,你帮我的,我都知道。”

    “高适,你有你的难处我知道,我知道你光复高家的愿望,仕途凶险,你不能走错一步我都知道。”

    高适抬眼看着这个走错了路的糊涂蛋老友此刻仍是眼眸晶亮神采奕奕的样子心中五味杂陈,李白继续说:“高三十五,我们认识三十多年了,你的为人我清楚,倘若你真不想管我,你一定会悄无声息的走掉。烧诗,闭门谢客,可你把自己的名声架在火上烤,你做戏给外人看……”

    “高三十五,得友如此,夫复何求。”李白说完这句话两颗豆大的泪珠从眼睛里掉出来。

    “莫要哭了。”高适下意识扯起袖子拭去李白脸上的泪痕,看着高适还像年轻时笨手笨脚的样子李白破涕为笑,俩人又谈起了年轻时常聊的王霸之业和古迹背后的故事。

    直到东方既白,高适的小童来催促,“中丞,该回去了。天再亮点被人看见身影便不好了。”

    高适起身,李白送他,走到牢门口时高适回头看向李白道:“李白,世人都说你走岔路是压错了宝,可我知道你根本不在乎跟谁,你只是想有一天能在那个位置上对你诗里的人有益处,不会再有人因为出身明明才一身才华却报国无门。李十二,你的愿望我也知道。大鹏虽然羽翼破损,可他从没放弃过高飞。”

    话毕李白的泪水喷涌而出,簌簌的落在前襟上,很快打湿了一片。

    他也不去擦,哽咽道:“高适,做戏做全套,今日你出了这个门,我们以后就不会见面了吧,你……余生保重。”说完硬挤出个笑行了个叉手礼。

    高适一步三回头的离开监狱,直到叉手笑着的李白消失在他的视野里他才泪如雨下。

    小童敲门声打断了高适的回忆。

    “阿郎,我回来了!”小童捧着一堆吃的玩的进来,“阿郎,我买了几样你爱吃的点心,这儿还有蜀州来的一个白瓷瓶。是我新认识的友人给我的。”

    “小鬼头,你倒是机灵,在哪儿都能交到朋友。”高适摸着小童的头笑了。

    “不,不是朋友。”小童摇摇头义正言辞地说:“是知己,我们虽然刚认识,可是我们都知道对方在想什么。嗯……就像你和李学士那样的知己。”

    “知己啊……”高适望向窗外渐落的明月想起扬州宴饮后他和李白分别前的对话——

    “李十二,席上的诗可有全作?”

    “没想好全诗,却有一个尾联。”李白又眯起眼睛笑了。

    “尾联是,欲得知己人,不管何处来。”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