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趁虚而入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61

分卷阅读61

    不帮我的话,我可真的戒不掉了——你看我已经二十四个小时没有吃药了,你是不是该奖励一下我?”

陈原还没来得及骂他竟然还想要奖励,唐舟收紧胳膊,语气颇有点讨好的意思,“你别生我的气了。”

没想到他还有这样撒泼耍无赖的一面,陈原一时间哭笑不得,他实在是很少有过被人需要、被人依赖的感受。唐舟这是在犯规,是在走捷径,陈原一方面气恼他将自己的弱点摸得清清楚楚,一方面又对自己如此轻易便认栽的心情无可奈何。

“我没有生气。”他说,语气十分坚定,“不过真的没有下次了!”

今年过年格外早,唐舟的公司从一月十五号开始放假,他嫌陈原每天晚上都要在两个房间之间奔波,就把他的洗漱用品全都拿到了自己的卫生间,这样陈原有时候洗完澡出来,他就能自然而然地将人抱上床,然后索吻、拥抱、和做/爱。

两人日子过得十分懒散,往往睡到天光大亮才起床。有时候陈原前一晚的衣服被弄脏了,他就随手捡一件唐舟的衣服穿上去卫生间里刷牙。唐舟眼还没睁,右手先往床边一摸,发觉人没了之后,迷迷糊糊地从床上爬起来。

陈原正在刷牙,他从镜子里看见唐舟精赤着上半身,睡眼惺忪地走了进来。

唐舟从陈原身后揽着他的腰,一脸慵懒,低头吻了吻他的肩膀。

“下周我要回一趟家,要过年了。”因为刚醒,唐舟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你要回家吗?”

“我啊……”陈原低头吐掉牙膏沫,好似能将那些无关紧要的人事物一齐冲进下水道。

结婚之前,他回家的频率大约是三年两次,没有一次超过五天,印象里最后一次回去应该是自己升职的那一年。陈原望着镜子里的自己耸了耸肩,“我当然也要回老家了。”

“你什么时候走?”

陈原随口编了个日期,比唐舟要晚几日。

“什么时候回来?”唐舟又问。

“过完年就回来,你呢?”

“陈老师什么时候回来我就什么时候回来。”

“什么呀?怎么跟我扯上关系了?”陈原笑道,“你回来的日期不是应该早就订好了么?”

“我能改签。”唐舟说得一本正经。

陈原开玩笑道,“那我要是不回来了呢?”

唐舟轻笑一声,将你退我进的试探,以随心所欲的口吻作为掩护,“怎么,陈老师,你不要我了吗?”

陈原一愣,随即用食指将水龙头一抬,在玻璃杯里迅速搅动牙刷,语气轻描淡写,“我可没这么说啊。”

等他回到自己的卧室,他盘腿坐在床上,打开笔记本电脑,盯着桌面发了好一会儿呆,才打开了订票网站。

飞机票早已卖光,只有所剩不多的火车票还有得卖,而且还是要开两天两夜的那种。陈原不免感到有些烦躁,索性合上笔记本刷起朋友圈,当晚起夜的时候才记起这茬。其实他没有必要回去,反正也没有人在等他,没有人会像广告里的留守老人一样盼星星盼月亮地盼望他回家,他甚至连一通电话都不会等到。

陈原坐在唐舟的床沿,盯着因为太久没有cao作而自动锁屏的手机屏幕发了好一会呆,最终还是在凌晨四点半定下了往返的车票。

事故

51.

“你的到来是个惊喜”——会说话的父母大约都会这样对孩子讲,王雅丽却说,“说意外那都好听了,你就是我人生里的一场重大事故。”

王雅丽白手起家,刚开始创业那会儿,她去西班牙见投资人,为了尽可能地省下每一分钱帮助公司发展,她一个创始人不住酒店,就睡在朋友家的车库里。

她雷厉风行,执行力极强。年会她上台讲话,第一句话就是我不喜欢形式主义,不喜欢勾心斗角。别人一天的工作量,你要是四个小时就能做完,那么你下午就可以下班回家。只要你觉得自己值得加薪、升职,我欢迎你直接来敲我办公室的门。在我这里,大家一律平起平坐,你什么身份、什么背景,我一点都不关心。

她是职场标杆,也是业界的女魔头,同行对她避而不及,却又巴不得往她手底下的团队里挖一脚。尽管公司里的人都知道,业界以绝对高效著称的“魔鬼敢死队”,其实都是被王雅丽一手“折磨”出来的。谁也不想惹怒她,与其被人当众羞辱,受尽冷嘲热讽,还不如多花点时间多检查几遍小数点。

王雅丽眼睛尖,例会时同事正在汇报成果,她大致扫了一眼PPT,随即眯起双眼,说,“这个结果看起来不合理啊。”

同事一听,两只手几乎是下意识地绞在一起,来回搓动着,“初期我们也有过同样的担忧,不过我们几个人来回检查了好几遍模型……”

王雅丽冷淡地打断她,“把原始数据发我。”

于是她就在早晨八点半,公司还在开例会,周围还坐着几十个同事的时候,直接打开附件检查起来。有几个同事耐心地等了一会,发现老板仍旧眉心紧锁,于是趁这个时候打开邮件回复起邮件,诺大的会议室里响起了接连不断地键盘的敲击声。王雅丽对这种事情一般都不在意,反之她觉得这样很好,这是在有效利用碎片时间。他们这一行往往要直接跟客户打交道,平均每人一天要接收一百到一百五十封邮件。她给每人发了一部工作手机,导致大家往往在上下班坐地铁的时候也会习惯性地查一查邮箱。

她跑了几个散点图,清了清嗓子,同事们应声抬头,齐齐望向会议室中央的大屏幕。

“这么明显的离群值都不剔除,PPT里也没见你们给出任何分析或解释,你们是完全没有看到这些数字吗?”

“我们以为是模型出了差错……”

“那么模型有错误吗?”

同事咽了下口水,深呼吸了一口,像是暗自给自己鼓气,“没有,模型是我们三个人一起建的。”

“模型没有错误,你们就不觉得这个预计值奇怪了?我看你们倒是挺自信的,我要是有你们一半自信,我早就破产了。”

没有人敢吱声,会议室里静得仿佛能够听见银针落地。

“你们入职多久了?”王雅丽问。

“……刚刚一年。”

“都一年了?”王雅丽手底下其他工作一年的下属都得抽空带实习生、教新人了,“我没有想到这么基础的分析对你们来说都成了挑战。”

王雅丽并不是脾气火爆,她只是无法忍受低级错误。她定期请专业人士来公司培训,在网上为公司员工购买国外财经讲师的网课,暑假还会邀请一流大学的教授过来合作做项目。她尽心尽力为他们扫除障碍,公司每年的财务报表上,培训这一栏上的支出林林总总加起来简直令人咂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