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高辣小说 - 宗女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9

分卷阅读479

    冰冷的盯着宁妃,“想让哀家帮你,就把人给哀家放了!”

“太后别急,人会放回您身边的,只要太后您给臣妾,臣妾想要的,助臣妾的儿子当上太子,臣妾一定将您的乖孙送回来。”宁妃得意的看着太后,这个老妖婆,你也有今天!

“啪”太后拍案而起,愤怒的指着她,“你不要得寸进尺!后宫不得干政,哀家做不到!”

“好,臣妾也不为难太后,只要您将手里的人全部传给弼儿,臣妾就放人!”太后是太祖亲点的儿媳,当年曾与心腹大臣说,若将来国朝大乱,皇帝无道,让他们听从太后凤命。

太后有废立之权!

这件事,原是机密,但太后百密一疏,明德帝曾有五年时间不在她身边,这五年,足以将一些秘辛挖出来。

太后能一路压着别人走来,除了有执海的相助,还有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太祖的支持。

当年跟太祖打天下的人,除了那些封侯封爵的人家,好些已归隐,他们的后人也少有在朝,而这些人如今无不成为一方大族。

削藩在即,天下将大乱,若太后能亲自修书给这些人的后人,让他们跟随自己儿子,势单力薄的太子,又受旧党排斥,还能如何与自己的儿子抗衡?

太后冷哼,“你以为哀家会信?”

“太后可以不信。”宁妃努力表现得不在意,其实心里已焦急万分,“若王爷知道太后您对他儿子的生死袖手旁观,不知要是如何的心寒。”(。)

第八十六章威胁二

“哀家若给了你机会,怕是这大庸的天下,也要到头了!”太后气势全开,平日里不过是个不好讨好的老人家,但谈及国朝大事,她便是个极认真谨慎的人。,.

这些年她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像个靶子一样被人打,从未出手,太子凭着金矿和把自己关在东宫读书,才得以保全到现在。

俗话说双拳难得四手,他就算是大罗金仙转世,也抵不住是个靶子。

太后风风雨雨一辈子,她什么看不明白?只不过是不想管而已,赵淑拼命的想要帮太子,太后能不知道?

她不疼赵淑?未必不疼,太子受委屈她不心疼吗?自己的嫡孙,怎么可能不心疼?

但在国朝江山面前,她与明德帝一样,只想给国朝未来留一个能撑得住整个江山,不会让大庸走向灭亡的国君。

宠爱溺爱,不会培养出优秀的国朝皇帝,她先是太后,才是一个慈祥的祖母。

所以,宁妃想要通过太后成为大庸第四代掌权人,是一步错棋,社稷面前无人情,凭的都是实力。

自古,任人唯亲,一直是个贬义词,代表的都是不正派的行为,当然任人唯亲是大部分人无法避免的,那么只能在这个亲人里,选择最有能力的。

“太后,您对弼儿有偏见,他只不过是差在庶出这一条!太子除了在东宫读书,靠外臣,他还会什么?”提起太子,她是一万个不满意,一万个不如自己儿子。

太后冷笑,面无表情的道:“你儿子确有本事,玩弄权术,阴私手段层出不穷,这些太子自是不懂,他没一个你这样的母亲来教。”

毫不客气的嘲讽,让宁妃极为难堪。

“太后何故要一直针对我们母子?”宁妃气得哽咽起来,凭心而论,她以前是很想很想得到太后的肯定,得到她的喜爱。

但二十多年了,她从来没在太后这里得到过关怀和哪怕一丝丝的喜爱!

威胁也不过是最近的事,以前从未有过威胁一说,就算手握利器,也不敢随便用,见过了太后的狠心,谁也不敢贸然出手,且自问作为人媳,她从未有过过错。

太后冷笑,就这点本事,还想威胁哀家?

“哀家何时针对你,社稷之事,从来都不是个人情感之事,哀家不可能为了一个素未谋面,不知是不是自己亲孙子的人,做出什么有悖社稷之事,此事怀乐会理解哀家的,你也莫要拿话来威胁哀家,念在你为皇室孕育了老四,哀家今日当你没来过,走吧。”

她似乎,对那个素未谋面的孙子并不在意,宁妃不死心,当初太后第一次知道此事的时候,可不是如今这表现!

“好,臣妾不要求多,只求给弼儿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这不过分吧?太后!”宁妃不敢触碰太后的狠心,大家都是亲孙子,既是公平竞争,就不应该不公平。

太后厌烦的揉揉太阳xue,“此事乃霍爱卿所请,与哀家无关,你可去寻霍爱卿。”

“太后!”宁妃不能理解,这是怎样一种狠心,才能袖手旁观自己孙子的生死,不惧儿子孙女的埋怨,天底下怎么可能有这样狠心的母亲和祖母?

自然,她从未想过,自己是如何的得寸进尺!

“你走吧,怀乐的儿子,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经随他母妃去了。”她冰冷的脸,毫无情绪的眼眸,无不让人寒入骨髓。

她说完,扶着钟嬷嬷的手,腰杆比任何时候都要直,气势比任何时候都要冰冷,慢慢离开了大殿,拐过屏风,不再理会宁妃。

宁妃跌坐在地,为什么?她不明白,天底下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女人?

然而,她看不到的是,太后拐过屏风后,坚挺的回到内殿,进入内殿的那一刹那,整个人瞬间垮了下来,若不是钟嬷嬷手快,她要跌倒在地上。

“当初得知他还活着,哀家就已做了许多退步,没想到她乃不知足!”太后整个身体都倚在钟嬷嬷身上,“当初是哀家对不起懿德,但她居心叵测!哀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皇帝,怎能让人糟蹋了!”

想起往年之事,她满身戾气,“哀家不后悔,但却害苦了哀家的怀乐。”

“太后,您都是谨遵太祖圣谕,您没错,王爷会理解您的。”钟嬷嬷跟了太后一生,见证了她的低谷和辉煌,青涩及成熟。

“也不知怀乐和阿君,可否平安,无影怎还不传信回来?哀家这信,慌得很。”她扶着心口,在钟嬷嬷的搀扶下躺在贵妃椅上,她老了,两鬓斑白,神情疲惫。

钟嬷嬷除了说些宽慰的话,再也说不出其他的话来,而这些宽慰的话,终究证据不足,说服力不够,显得苍白无力。

此时,赵淑亦是从结草居士嘴里得知,自己的双生兄弟竟还活着!

但她并无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