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愿力收集系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50

分卷阅读150

    今有多少人?”

俘虏哆哆嗦嗦的回答:“回军爷,几个山头怎么也有五六千人。”

“所以孤还得谢谢你们寨主,给孤一个一网打尽的机会?”

问完话,这些俘虏直接被亲卫干脆利落地杀了,他们可没空看着这些俘虏,只留下了两个人带路,兵分三路直奔另外几个首领的大本营。这些首领带着大部分的人手来到了崧山开会,留在自己山头的人手自然不多,这都是活奔乱跳的军功,就等着太子带人来收割了。这些士兵有不少是见过血的,杀起人来毫无心理负担,太子同亲卫也不抢功,守在后方让云州驻军杀个痛快。

太子在后方收割漏网之鱼,余光瞥到不远处有一个人正在掩护下匆匆忙忙的逃跑,定是个大头!

太子示意亲卫:“老张,别让他跑了!”说时迟那时快,老张已经一个闪身收割那人的性命。

“三首领!”喽啰们惊呼,太子暗道还真是个头目,随即大声呵斥道:“尔等首领已死,还不束手就擒?”喽啰们见首领死了,更加不敢投降,生怕命丧于此,四处乱窜,慌不择路间滚下山坡。太子见状摸了摸下巴,回头询问李锦熙:“孤有这么可怕?”

“太子龙章凤姿犹如天人降临,怎会可怕。”李锦熙表示,这时候闭眼吹就对了。

看到有人急匆匆的报信,太子也不急,反而有精神参观山寨的建筑。看到后山还关着不少男男女女,想来是山匪的奴隶,有的甚至已经显怀。他也不急着放出来,谁知道会不会有人给他来上一刀。派去侦查的士兵回来报信,其他几个山头的进展也很顺利,此刻已然布好陷阱,等待收割第二波人头,相必逃跑的山匪已经把后院起火的事通知到位了吧。

不出太子所料,傍晚时分,知道老巢不保的山匪们急匆匆赶回,这里有他们的家底和女人孩子,是万万不可失去的。这也正合太子的心意,正好试试沈家军新研制的陷阱。

一夜过去,山中氤氲的不是晨露而是血腥味。士兵们按照要求谨慎的补刀,确保没有诈死反扑的,这都是战场上的经验之谈。

而在威虎寨,等着各首领回话的寨主见迟迟没有消息,心道不妙,恐怕是凶多吉少了,连忙招来军师商量对策。说是军师,也不过是读过几本书而已,勉强充个读书人外号“秀才”。

“秀才,如今朝廷兵马就在山下,这可如何是好。”

“首领莫慌,我们可有几千名弟兄呢,就底下兄弟报告的看,我们也算是势均力敌。”

“那你可有什么主意?”

“首领,山上不是还有许多奴隶,不如我们——”军师凑到首领耳边低语。

“此法甚好!”首领眼中精光大亮,反正伸头一刀缩头一刀,不如拼一拼。于是马上派人将奴隶们集中起来,将他们作为人rou盾牌,他倒要看看这朝廷是下不下得去手。

第130章蓝颜薄命的小太监(21)

在首领的召集下,人质很快被集中起来,在首领的带领下往山下走。此时正好是中午,便是密林之中能见度依旧不错,可以防止朝廷偷袭。想法是不错,一行人也顺顺当当到了山脚,果然看到朝廷的人马已经围拢在山脚下。

“前头可是太子?”二当家刘勇率先叫阵。

“是孤。”

“小的也不愿同朝廷为敌,太子今天放小的们一马,我们绝不再犯。”

“如果孤不同意呢?”太子危险的眯起眼。

“既然朝廷不仁,那我们就只能不义了,有这些奴隶陪我们上路,让世人知道知道太子的残暴。”这话说得诛心,还不等太子有所回应,亲卫就先坐不住了:“大胆狂徒,出言不逊!”凶狠的眼神让叫阵的刘勇两股战战,腥风血雨里走来的人自然不是他们这种乌合之众可以比拟的。

“随便你,反正人是你杀的,恶是你做的,如果人质死了,孤在把你们抓起来,也算为他们报了仇,相信他们可以理解孤的无奈。”

“你——”刘勇气个仰倒的同时也觉得太子的话说得没毛病,色厉内荏道:“你就真的不能放我们一条活路?到时厮杀起来刀剑无眼,总有伤亡,百姓们你不在意,你的手下呢?”

不得不说,这刘勇还怪能讲的,太子眼珠子一转,又想到了一个有意思的事:“放你们走也可以,只不过都走了孤也不好交差啊。”

“那你要如何?”大当家马全开了口。

“不如这样吧,你们也俘虏了不少人质,就有多少人质走多少人,有了人质作威胁我们也不敢轻易动你们。至于没有人质在手的,便留给孤交差如何?放心,投降不杀。”

此话一出,手里攥着人质的山匪们暗自松了口气,没有人质的纷纷躁动起来。他们落草为寇就是冲着有利可图,如今赔上小命可真不值当的。

马全权衡了一会,带着人质往一旁撤退,发现太子真的没有动手的意思,干脆一咬牙带着人质先行离开,剩下的有样学样尽皆跑了,留下被抛弃的喽啰面面相觑。不知是谁最先扔了刀,打碎了山匪们心底的最后一丝防线。而逃跑的那些人呢,在跑了十几里后见没有追兵,便想杀了人质后逃跑,结果被早就埋伏在山两边的弓箭手逮个正着。在大当家应声倒地后,山匪们吓得四处逃窜,哪还顾得上人质,很快就被一网打尽。人质们看着满地的尸体,再看看英姿飒爽的士兵,前所未有的体会到有国家的好处。

士兵上前给一众乡亲松了绑,仔细查看众人伤情。“刚才是权宜之计,还望乡亲们海涵。”

“没关系没关系,你们是活菩萨,我们感谢还来不及呢。”

“都是太子殿下的功劳,我可不敢居功。”

“都要谢都要谢,等小人回家必定给大人们立长生牌。”

太子一行沿路赈灾,平息暴乱,终是在夏季来临时稳定了局势,更重要的是赢得了民心,当然这话到了皇帝耳朵里自然是换成了皇上仁德。

太子做了件漂亮的差事,宫里的人心态各异。皇帝有些自豪,淑妃下了某种决定,而贵妃则是气得呕血,怎么没让这小畜生死在外面,难不成真有神佛庇佑?想到上次折戟沉沙的刺杀,贵妃冷了脸色。

听闻太子回朝,诸位大臣喜气洋洋,觉得大启终于有了奔头,只要皇帝不眼瘸就知道太子才是合格的皇位继承人。百姓们则是自发的站在路两旁欢迎太子。两年未归,看着京城的景色,真是熟悉又陌生。

“宣太子觐见——”随着太监的传唤声,大臣们纷纷勾着头往外瞧,想最先看到平乱有功的太子是何等模样。只见一个身着盔甲的青年缓步进来,身姿挺拔、脚步沉稳,面如冠玉,让人很难将他同那日落寞出城的太子联系在一起。

“儿臣拜见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