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愿力收集系统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45

分卷阅读145

    报应。”

竟然是赵贵的儿子?李锦熙生理性的皱眉。他近期从手下那听多了赵贵在江南的行事,越发觉得此人恶心至极。知道贵妃大胆,却没想到她这么不要命,这可是诛九族的罪过。

“太子是如何得知?”

“我派人盯着赵府时,发现有天夜里他们悄悄摸摸从府里抬出一个人,看身形是个女子,便跟了上去。结果发现他们在一片乱葬岗停下,说是因为主母嫌弃女人死在家晦气。后来两人见色起意,想趁女子昏迷图谋不轨,这才被我们救下,结果发现是赵贵小妾。”

“这个女人是九皇子生母?”李锦熙灵光一现,赵夫人可没有老蚌怀珠的本事。

太子点点头,“贵妃不可能有孕,赵贵突然反常纳了妾,刚出生的孩子失踪,这一桩桩一件件我很难不怀疑九皇子的身世。”有句话说得好,排除所有不可能,剩下的就是事实。

“可你又如何得知贵妃不孕?”

“母后去世前说过,从此以后,我会是陛下唯一的孩子。”

第124章蓝颜薄命的小太监(15)

李锦熙听了感慨一句:“皇后娘娘为你考虑良多,”连这种阴私手段都拿出来了,这对一个光明磊落的女子来说是下了多么大的决心。

两个月后,南方各地开始陆续出现灾民死亡及生病的现象,部分死者腹大如鼓,还有不少孩子也出现了大肚子的情况。经仵作验尸,死者死于肠胃出血,仵作在死者胃里还发现了大量麦麸残渣。

一开始也没人把这当回事,在这缺衣少食的年月,死人简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可是其后的发展却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越来越多的人出现腹胀、腹泻、虚弱无力甚至死亡的现象。

“孙大夫,你可知灾民身体出现这种症状是何原因?”太子从影卫那得知病亡情况后请来军营的大夫,希望得知应对之法。

“敢问太子可知病人最近接触过什么,不论是吃的喝的还是用的,具体症状又是如何?”

太子示意影卫详细解说,孙大夫听后思量半晌:“按道理说灾民吃穿用度皆无问题,而且如今朝廷赈灾更是同吃同穿,如若是中毒或是时疫该是一同爆发,而不是如此病症不同,男人与女人不同,大人与孩子也不同,具体还要望闻问切才知道。你说死者胃里出现麦麸残渣?”

影卫点头称是。

“麦麸,味甘、性凉,归大肠经,有除热、止渴、敛汗、消肿的功效。主治虚汗,盗汗,泄痢,消渴症,口疮,热疮,折伤,风湿痹痛,脚气,使用得当也是一味好药。不过麦麸不易消化、饱腹感强,吃多了容易积食,于肠胃不利。”

李锦熙此时也在通过系统查询灾民产生这种症状的原因,听到众人提到麦麸,便提醒系统查查麦麸这个东西的特点,结果没想到这小小的麦麸竟然能引起这么大的反应。

“孙大夫,在下曾在古书上看过关于麦麸的记载,称麦麸不可多食。假如身患肝病、食道疾病或者胃病,还会造成腹腔出血。同时,由于麦麸会抑制人体的营养吸收,造成身体虚弱,病人会出现腹水的情况,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有的人会腹大如鼓。”

“李先生可知是哪本古书有此记载,可笑老夫自诩看遍医术竟不知还有如此症状。”孙大夫两眼放光,一脸期待的看着李锦熙。

“在下看的书杂,也记不得是在哪里看过,如果能找到一定同孙大夫共同学习。”看来有空他得攒一本医书了。众人此时正为找到灾民死因沾沾自喜,却不想暴乱已经先一步开始。不知是哪里走漏的消息,称朝廷赈灾的粮食掺了假,灾民们在几个有心人的煽动下纷纷暴起,在气势汹汹的抗议浪潮中官府的力量微不足道,很快几个地区的县衙就被愤怒的灾民占领,更有些活不下去的灾民干脆落草为寇,做起了打家劫舍的生意,南方的商人们战战兢兢。

消息传到京城,朝中大臣议论纷纷,矛头直指赵贵,称他目无王法,中饱私囊才导致南方暴乱。皇帝也气这大舅子贪得无厌,他不傻,知道赈灾一事很难没有些许龌龊,但他想着水至清则无鱼,只要赵贵事情办得好,就算真的贪了一些又如何?只是没想到赵贵如此放肆,皇帝心里也是恼他的。

“皇上,吾等请皇上速速召回赵大人,查清赈灾物资实情,不然不足以平民怨啊!”御史大夫率先跪下。

“是啊皇上,此时涉及国本,难道您要让子孙后代看这场闹剧吗?”又有一个大臣出列跪下。

“皇上明鉴,此事需要快刀斩乱麻!”丞相稳坐钓鱼台,在一干大臣表明态度后不慌不忙的请皇帝下旨,大臣们更是跟着丞相脚步呼啦啦跪了一地。

“这——好吧,传朕旨意,令赵贵速速回京,不得延误。”

消息传到后宫,贵妃失手打翻了茶杯,暗恨哥哥行事怎会如此拖后腿。教他省钱的法子都是民间惯用的伎俩,怎么到了他这偏偏出了问题呢。贵妃坐立不安,小皇子也跟着嚎啕大哭,让贵妃烦上加烦,要不是为了自己的计划,她非要让这个小畜生永远闭嘴不可。

至于这掺假的手段是怎么翻车的,还要归于赵贵的贪婪。他见掺假的回报如此可观,那些灾民更是有口粮食就不错了,于是从原来的三分假到五分,再到七分,随着他扣留的银子越来越多,胃口也越来越大,最后连一丝敬畏之心也无。在小人的吹捧下更是满脑子我meimei是贵妃,我儿子是未来皇帝,我这个天王老子怕什么。直到这条谕令下来将他劈醒,这才惊觉现在朝廷并不是他和贵妃的一言堂,皇帝也不能一意孤行,朝中大臣多的是看他赵家不爽之人。

伸头一刀,缩头一刀,赵贵如同惊弓之雀一般回到京城。皇帝迫于朝臣和舆论压力将他关进天牢等待三司会审。

“皇上,这是怎么了,哥哥为何一进京就进了天牢。他自小身子骨弱可怎么受得了。”皇帝本想来看看儿子,结果一进屋就看到贵妃哭哭啼啼,近日的焦虑让贵妃难得显了老态,这让本就在老臣那受气、心里憋火的皇帝第一次没了哄人的心思,甚至心里忿忿不平,这赵贵比他还滋润,在外面女人不断,他在宫里只能守着贵妃,多看别的女人一眼都要不得安生。

眼见哭泣打动不了皇帝,贵妃也很有眼色收放自如,改走温柔小意路线。“皇上,你消消气,哥哥做错了什么你尽管骂他,臣妾绝不偏袒。”

“呵,他做的好事,侵吞了数目如此之多的银两不说还让沿途官员为他安排女人夜夜笙歌,真是好大的排场。”

“这——会不会是有什么误会,他们都是一些刁民,指不定是借题发挥、小题大做呢?”

“哼,朕同你说,这次证据确凿,一个馒头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