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射雕同人)道可道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21

分卷阅读321

    道一先生回家,若有人对先生不敬而近先生三尺者,格杀勿论!”

将官得令而去,抽调人马。

王道一朝忽必烈长长一揖,正待离去,却又突然被忽必烈叫住:“本汗还想问先生最后一个问题。”

王道一站在原地,“大汗请讲。”

忽必烈抬手指向大帐中央那块金牌,问道:“当年先生是否也是用这样一席话说服了祖父,才叫他肯赐先生一块金牌的?”

王道一面不改色,点头肯定道:“是。”

忽必烈也点了点头,自语道:“怪不得他会将金牌赐你。他是想要你把这席话对他将要进驻中原的子孙再说一遍吧。”

随后忽必烈不再说话,只做了个“请”的手势,王道一转身出帐。

她刚才说了慌。

其实,当年她根本没有说服成吉思汗,她根本就没有说这席话,这场对话只是专门为忽必烈量身设计的。

王道一当年之所以能拿到金牌,是因为她骗了成吉思汗。

她对成吉思汗说,她的第二个条件是要一块他的金牌。成吉思汗的金牌向来不赐予任何人,所以他问她要拿金牌干什么。王道一当时便说,她要拿一块具有至高无上效用的金牌去阻止蒙古军进犯宋国,以成吉思汗的命令要求蒙军答应再也不侵犯宋国。

成吉思汗年过六十,自然懂得历史兴替存亡之理,他便想当然的以为王道一这是空想,心中讥笑她少不更事,便轻易给了她一块金牌,还以为自己白赚了火丨药术。

岂知,王道一是故意在他面前表现成那般的,她就是要成吉思汗轻视她,她就是要表现的很浅薄,为了拿到一块金牌。

她不会像游说忽必烈一样游说成吉思汗,因为成吉思汗不是忽必烈,成吉思汗已年近暮年,他已经听不进去任何新的观念了。但是忽必烈不一样,忽必烈很年轻,又学过汉学,思想比他的祖父更容易撬动。

所以那块金牌其实是王道一从成吉思汗手里骗来的。

但是这些事情她绝不会告诉忽必烈,她只会说一些忽必烈希望听到的回答,从而让忽必烈更信服她。

至于当年金帐密谈的真相,天下唯有王道一和黄蓉二人知晓。

走出金帐,竟已是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照耀着天地,仿佛催促在外的游子归家。

“雪终于停了啊。”她喃喃出声。

王道一默默站了片刻,回身再看一眼那顶金灿灿的可汗金帐,便抬步离去。

也许这时人们还不知道,这一次的金帐会面,决定了这片土地上未来百年的命运,更影响了未来的一千多年。

王道一画出了一个帝国的方针蓝图,而忽必烈和他的子孙们,则促成了一个帝国的竣工。

元朝,存世近百年,也终将成为第一个外族彻底入主中原并被后世所承认的中原正统王朝,从而跻身二十五史之列。

作者有话要说:

五更

第149章山高水长

一蒙军护送着王道一走出军营,以她的武功,当然不需要人护送,忽必烈这么做,是做给天下百姓看的。

忽必烈既然已决定不杀王道一,那他便会好好利用一下。他对王道一的礼贤下士的姿态,是在向宋民传达希望两族同好的意愿。

走过一阵,便又到了襄阳城下,此时襄阳城已门户大开,一列列蒙军井然有序的进驻城内,他们没有烧杀抢掠,忽必烈甚至下令将蒙古军中的备用棉衣和粮食都统统分给饥寒交迫的宋国百姓。

普通百姓当然不懂国家大事,但他们却感觉得到,忍饥挨饿的日子就要结束了,他们的生活会恢复成原来那样,没有战争再来打搅他们。

他们只是衷心希望,新的朝廷能够不再像旧朝廷那样压榨他们。蒙古人的统治固然会令他们不适应,但若这些蒙古人能够不破坏他们的文明,与他们融合相处,那也还能接受。比起曾经的辽国人和金国人对他们做的,蒙古人的行为简直不值一提。

王道一走到城下,向守城通报了姓名,要去见郭靖,旁边正排队领救济粮的百姓有听到的,纷纷向她聚拢了过来,一传十,十传百,聚过来的人越来越多,几乎全城的百姓都向她聚过来。

在不久前,他们的襄阳守郭靖告诉他们,一个叫王道一的女子为了他们孤身去蒙军送死,还告诉他们,这个女子最终说动了蒙古大汗,他们不会再死。

他们将永远记得今天的场景:两军对垒,有一个人站了出来,飞蛾扑火般的走向敌营,改写了他们的命运,也或许改写了中国的命运。

于是当王道一出现在城门的时候,所有人都争前恐后的想要来看一看她,看一看她究竟是怎样一个女子。

人群越聚越多,十几万城中百姓涌过来,护卫王道一的蒙军差点都阻拦不住,要照平时,他们早手起刀落大开杀戒了,但是如今,有大汗命令在上,他们不会随便杀人。

王道一见形势就要失控,只得寻一处高坡站上去,向百姓喊话:“大家别挤了,快回去领粮食吧!”

百姓见到王道一,也都纷纷停下来,他们看着她,不由自主都哭拜于地,齐声高颂,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

王道一顿时热泪盈眶,望着拜倒一片的黎民百姓,心中百感交集,她想,为了这一群勤恳朴实的百姓,她就算死一万次又有何妨?

她站了片刻,忽然觉出一丝不对来,怎么不见郭靖踪影?

郭靖是襄阳守,出了这么大动静,他为何没有前来?

王道一脑中突然闪过早上分别时郭靖那欲言又止的奇怪神情,似乎想到了什么,她大惊失色,赶忙问一旁的蒙古军官:“你们方才收编宋军的时候,可有见过襄阳守郭靖?”

将官想了想,摇摇头。

王道一心底一沉,手心里迅速渗出一层冷汗,她运起轻功,极速朝城内掠去,一眨眼就消失了,惊得那些蒙古军官半天愣在原地。

王道一一边运起全身功力往郭靖大帐中奔,一边在心里一遍遍祈祷:“郭靖啊郭靖,你可千万别做傻事!”

她终于赶到帐前,掀帘一看,里面空无一人,这让她的心又是一沉。

她拦住一个正在忙碌的宋军问:“你们郭将军呢?怎么不在帐中?”

那军士回忆片刻,说道:“郭将军啊,他方才好像往后城去了……”

话没说完,已不见了王道一身影。

王道一急急赶去后城,刚一奔到城墙下,便猛地刹住了脚步,眼前看到的场景,让她惊叫出声:“郭靖!!!”

只见郭靖此时已卸去了铠甲,着一身素衣,披头散发,独自立于城头,手执长剑,遥望天边夕阳,目中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