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射雕同人)道可道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19

分卷阅读319

    埋头军事,何曾有人对他说过这些帝王心术?

整个漠北草原都知道,草原上最伟大的可汗是他的祖父成吉思汗,任何人都无法再超越他的丰功伟绩,他忽必烈自然也不能。

可是现在,在王道一方才的言论中,他竟生发出一种超越所有先人的宏伟野心来。

全天下的人,只有王道一,现在来明确地告诉他,他可以和以往的蒙古可汗不一样,甚至可以和古往今来所有的帝王都不一样。

他忽必烈,作为第一个将要彻底入主中原、统御华夏的外族帝王,他是独一无二的,他要做到最好,他将是王上之王,万王之王,是涵盖了漠北和中原所有广袤土地之上的“天可汗”!

忽必烈的心理已被王道一煽动的无限膨胀。

王道一的话,让他第一次体验到,原来,帝王是可以这么做的。帝王的使命,可以如此崇高。比起这些来说,单纯的杀戮是多么的小家子气!

他再回身看向那张绘制在鹿皮上的军事地图,按照他从前的观念,待占领了宋国,杀光那些不服的宋民,他便能完全占领这块土地了。

可是他现在不再这么狭隘的想问题了,他受到王道一的启发和进言的影响,开始从一个伟大君王的角度,从更长远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

首先,宋民是杀不完的,其次,他也不想杀这些宋国百姓了,因为,这些百姓,都即将会变成他的百姓啊!他为什么要杀自己的子民呢?

就像王道一所说的,胸怀宽广,民族融合,才能使他和他的子孙能够长长久久的拥有这块土地,否则,他蒙古国,便会是第二个猃狁,第二个匈奴,早晚有一天会被排斥出去。

这块土地的软化作用实在是太可怕了,想要不被排斥,就必须融合,必须接受汉文化。

王道一默默观察忽必烈表情,见他凝目深思,知他已是从心底里接受了她的谏言,她方才言谈中故意在最后标榜抬高了一下忽必烈,为的就是进一步在情绪上激励他一下。

如果忽必烈真能按照她的意见来实施,王道一不介意再多夸他几句,毕竟,帝王有时是很爱虚荣的。

于是王道一拢袖长揖到底,又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民欲安而宋君无德。今天下黎民,厌兵倦战,久欲休息,望大汗早了战事,一统天下。此等大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愿大汗思之!”

忽必烈如今也就三十岁出头,年轻帝王,听到此话,更是意气风发,他转回身再次去看王道一,只觉这人一番话下来,竟让他认识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真是不可思议。

忽必烈瞥眼见到金帐中央的金牌,想了想,道:“道一先生拿这金牌前来,就是为了对本汗谋划将来吗?”

王道一直起身道:“是。如若不拿这金牌,在下或许连大汗的面也见不到,如若不拿这金牌,大汗也不会一开始便压下心绪,耐心来听在下娓娓道来。”

忽必烈了然的点点头,随后,脑中灵光一闪,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终于反应过来了,便忽然沉声道:“你一个宋人,无缘无故为何好心来替本汗出谋划策?拿着祖父金牌,却丝毫不为你宋国百姓谋求利益?你会安这么好的心?哼,你说要本汗实施‘蒙汉融合,以汉治汉’之策,只怕也是为着你宋国百姓打算吧?”

王道一知道忽必烈早晚也会意识到这一层,但事到如今,她并不怕忽必烈会反悔,因为从根本上来说,她的进言无疑对蒙古非常有利,而且忽必烈也已认可了这份巨大的利益。

最终决定政治动向的因素永远是利益,以及利益的平衡。

事实上,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王道一提出的政治观点正迎合了元朝初期的政治需要。在多年的积贫积弱、战火连绵之后,一个能够让黎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的统治者才是百姓所欢迎的,而中原百姓拥戴的君王,才能坐稳中原的宝座。

于是她笑道:“在下这法子,于两国、于大汗,都有不可取代的好处自不必说,如此互惠互利的双赢局面,岂不皆大欢喜?”

最高明的战胜,不是将对方打败踩在脚底,而是将对方变成利益共同体。

忽必烈默默看她片刻,问道:“是不是早在来的时候,先生就有十足的把握说服本汗?”

王道一摇了摇头,坦然道:“在下只有一点点把握,并不太多。”

忽必烈追问道:“那为何还来?”

王道一笑了,说道:“一个人若只肯做绝对有把握的事,那么他将一事无成。”

忽必烈似乎对她这话饶有兴趣,“哦?”

王道一道:“因为世上本就没有绝对有把握的事。”

忽必烈道:“那先生就不怕游说不成,在这儿丢了性命?”

王道一忽然顿了一下,才道:“在下当然会怕丢命。可是……以现下情势,在下有把握要来,没把握也要来,有些事本就是非做不可的。”

忽必烈看着她,也不知想到了什么,盯了她良久后,才缓缓道:“先生之才,经天纬地,大略奇谋,古今未有其二了。”

王道一见他木然的表情,嘴上说一句“大汗谬赞”,心里却隐隐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忽必烈性格颇似其祖父,想清楚的事情,说做就做,从不拖延。

他朝帐外喝令一声,立即有将官进帐,忽必烈略一思索,命道:“传令下去,拆掉襄阳城外所有火丨药,并向襄阳守郭靖喊话,若无抵抗,本汗愿饶过所有百姓性命!并保证蒙军进城后,不屠城,不劫掠,不毁屋宇宗庙,城中百姓生活,一应照旧!”

那将官惊得简直张大了嘴半天合不上,一时呆愣在原地,心道:“大汗莫不是疯了才下这种令?”

忽必烈见他不动,拿起鞭子兜头就是一抽,喝道:“本汗何时下过两遍命令?还不快去!”

将官被抽醒了,确定面前下令的这位的确是他们货真价实、如假包换的大汗,这才领命出帐。

忽必烈又召来蒙军使者,叫他即刻出使宋国各大城池要塞,包括都城临安,向全天下传达他的旨意,其意思大致与刚才说相同。忽必烈承诺,除了宋国皇室和宁死抵抗之人外,放过所有百姓性命,不屠城,不烧杀劫掠,也不毁百姓良田房屋,只收编宋军,清理朝廷,绝不打搅百姓小民的生活。

忽必烈的命令无疑在军中引起了一场不小的sao动,但忽必烈平日里威压在上,也无人敢忤逆,遂纷纷照办。

王道一心里彻底松下一口气,向忽必烈又是一揖,说道:“大汗功德无量,必能成一代英主,传扬千秋。”

忽必烈点点头,道:“道一先生雄才大略,也必彪炳史册。”说话间,腰里的弯刀已经出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