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射雕同人)道可道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6

分卷阅读246

    是怎么想的了,她在阵中左藏右躲,既要保全自己,又要小心不伤着人,还要极力压制自己显出全真教的功夫,怎一个辛苦了得啊。

但王道一的功夫和应变能力也的确不错,而且真正算起来的话,这少林寺中也没有其敌手,是以一炷香的时间过去,“金刚罗汉阵”还是没将她捉住,当然,她也无法从阵中脱身。

一炷香过后,在台角观战的虚竹忽然滑步进入阵中,轻松绕开所有来人一把抓住王道一肩膀,将她提溜起来,飞向台上来。

两人飞在空中时,王道一听见虚竹对她道:“小孩儿,看来你功力还不够呐,也罢,我便来帮你一帮吧。”

众僧见他竟能自由出入这阵法,如入无人之境,都是一惊,待反应过来后,又向台上攻去,哪知众僧刚刚碰到台边,便感觉似有一股力道化成一堵无形高墙挡在台前。诸僧的力道撞在这堵墙上,登时无影无踪,消于无形,仿佛被这堵无形墙给化去了一般。

法空心中一凛,心道这年轻和尚好生厉害,他吆喝一声,叫众僧罢斗。

虚竹看向诸僧,道:“这么多大人欺负一个小女孩儿,是武林正宗所为?”

法空道:“此乃我少林自己的事情!这女施主有偷学我门武功之嫌,必得捉拿查问!”

虚竹道:“尔等莫要不领情,这小孩儿是不想伤你们才处处手下留情的。你们再这样缠下去,缠到天黑也分不出个胜负来的。”

法空道:“那你说怎的?”

虚竹道:“这样吧,我现下就给她教一门新功夫。她只能用这门新功夫来和你们周旋,若是她输了,你们便捉她去盘问,若是你们输了,便难为不得她了。”

法空听得瞠目结舌,“你是说……叫她现场就学……一门新功夫?”

虚竹点头道:“对,就在这里学,即炒即卖,新鲜热辣,用不到半个时辰,胜负便分,你们也剩力,不是吗?”

他此言一出,包括王道一在内,人人惊骇,不可置信。

法空心想:“世上哪有半个时辰便能学会的功夫?世上又哪有用半个时辰便能将功夫学会的人?”想到此处,觉得王道一一定必输无疑,便道:“那好!你教吧。”

虚竹拍拍王道一肩膀,道:“小孩儿,你觉得如何?”

王道一看着虚竹,有些不确定的道:“前辈……我……行吗?”用半个时辰学一门功夫破了这“金刚罗汉阵”,她可从没有十足把握。

虚竹一笑,不答她话,往旁边迈了一步,道:“我这乃是天下第一号逃跑大法,莫说这金刚阵了,便是天罗地网也跑的出。”

王道一问:“前辈要教晚辈什么功夫?”

虚竹却不告诉她,而是说道:“猝遇强敌,以此保身,更积内力,再取敌命。”

说罢,不给王道一犹疑的机会,忽然喝道:“看好了!”话音一落,只见虚竹便开始在台上一步一步走将起来,一步跟一步,足迹密密麻麻铺展开来,每一步却都走的极为缓慢。

众僧抬眼瞧去,见他走的正是一套繁复的步法,但这步法却看起来杂乱无章,毫无规律可言,竟像是他在台上随意瞎走,就连法明也看不出个门道来,众僧不禁纳闷,这么慢吞吞的胡乱走法如何能用来制敌?

王道一却是见虚竹刚走了两三步,便是浑身一震,她认出来了,虚竹这步法走的正是中的卦象方位!

她早在七八岁的时候便已能熟读,是以一见之下,立时便反应过来了。

乃儒道典籍,佛门中人甚少有人精通,是以诸僧中无人能辨得出。

王道一盯紧他每一步,只见虚竹信步而走,姿态潇洒随意,步下灵活自如,先迈“同人”,再走“大有”,左脚“归妹”,右脚“未济”,退守“明夷”,转回“无妄”,前取“中孚”……

八八六十四挂位,步步精准。

看似毫无章法,实则大有章法!

王道一认真观察虚竹步法足迹,她不死记他走的每一步的方位,而是注意琢磨他步与步之间,卦象与卦象之间的关联规律,仔细推敲其中奥妙原理。

虚竹脚步密密麻麻的一趟走下来,约莫有千百来步,只把台下众僧看的一头雾水。

他收步看向王道一,见她一副沉思入迷的沉浸模样,微微一笑,问道:“小孩儿,看清楚了没有?”

王道一回过神来,道:“看清楚了。”

虚竹又问:“都记住了没有?”

王道一道:“记住了。”

诸僧不禁诧异,如此乱走一气的千百步走法,这女施主是如何看一遍便记得住的?

虚竹听到她回答,面上却并未有半点高兴之色,只道:“小孩儿,我再走一遍,可要看仔细了。”

王道一点点头。

虚竹又走一遍,这次却比上次快了一些,步与步之间不再停顿,而是前后连贯,龙行虎步,一气呵成,姿态更显潇洒逍遥。

虚竹停下,又问:“小孩儿,怎么样?”

王道一回味半晌,道:“已忘记了一小半。”

虚竹这才微微笑了笑,说道:“好,这也难为你了,你自己再想想吧。”

王道一低头默想片刻。

过了一会儿,虚竹再问:“现下怎样了?”

王道一道:“前辈,已忘记了一大半,只还记得三四步了。”

诸僧顿时一片哗然,纷纷窃窃私语起来,都搞不明白为何王道一明明第一遍就记住了,到后来却越忘越多。

他们又哪里知道,虚竹教给王道一的是一门道家的玄妙武功,自然要用道家的法子来学。

什么是道家的法子?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忘”字。

在道家看来,修道之人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无知”阶段,二是“有知”阶段,三是通过“忘”来达到“无知之知”的心灵的最高境界。中便有对“坐忘之理”的详尽阐释。

学武亦是同理。

“无知”便是指人的原始阶段,什么都不会,然后经过学习变为“有知”阶段,从“有知”再到“无知之知”便是需要靠一个“忘”字。

忘记武功路数,忘记表面的招式,将武功的精华内涵与自身合而为一,化进骨髓血液当中,让功夫变成一种身体的本能,就像是吃饭喝水一般的本能,而非一种需要刻意记忆的身外之技。

这个“忘”字,便是最关键的一步,也是最难参悟的一步。

王道一学习虚竹所教功夫,她“忘”的越多,反而说明对这门功夫理解的越深。

就在诸僧惊疑不定间,虚竹听到她的回答,笑道:“好,我再走一遍。”举步而行,这一回速度更快,如旋风一般来往行走于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