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惊鸿一见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0

分卷阅读110

    心容容了……果然这两年在军营里没白待啊……

半天没见少女回复,荀司韶自己又不好意思了,别扭的性子发作,别过头,半是害羞半是恼怒道:“你们姑娘家掺合什么呀,还得害我们男人分神顾及你们……”

说完又后悔了,怎么看之前几次似乎都是甄从容保护他……好在少女根本没打算跟他计较,只不置可否地点了下头,轻描淡写道:“我知道了。”

荀司韶一抬头,瞥到他亲娘像看傻子一样,恨铁不成钢的看着自己,一下子又觉得心中烦闷,心知自己说错了话,抿着唇暗自恼怒。

恰好这会儿马车到了地方,听得车夫吆喝声,他当即把帘子一掀,头也不回地跳了出去。

宫氏心里暗骂了一句,蠢死了,到底会不会说话,跟他爹当年一样,一点都不讨女孩子欢心。

两辆马车前后到了玄武湖边,荀家众人才下来慢慢步行,宫氏拉着甄从容去了留给开远侯的席位。荀萱和荀芷自然就跟着辛氏一道。

荀国公府定下的席位中规中矩,但与周围其他各家的大小比,显然小了一些。荀萱才坐下来,往旁头一瞥,恰好看到左边就是建南候府的席地。虽然只有唐凤已与她的小姑子端木萱,但明显看起来要比自己这边宽敞多了。

再看唐凤已一身华府珠翠精致又雍容华贵的模样,她自然看得心头不快。

当即有些不舒坦,忍不住问辛氏道:“大伯母,今年这席位是派哪个管事定下来的,怎的这般不用心?”

辛氏近日心情好,这是因为她的长子要从琅琊游学回来了,所以素来不出门的她,因着兴致高也被宫氏说动,跟小辈们一道出来看龙舟。

但显然她也被荀萱这番话弄得不太愉快,慢慢收了笑,道:“这位置怎么不如萱儿意了?”

荀萱怪异一笑,直指一旁的唐凤已,道:“大伯母不觉得咱们家的席位,尤其窄小么,这是国公府该有的待遇?大伯母看看下面的人是怎么做事的!”

辛氏淡淡扫了她一眼,没说话。自从荀萱被救回来以后,整个人都性情大变。如果说以前的端庄大方优雅娴淑是装样子,那么现在就连装都懒得装了,凡事都要计较。

平日里跟下人计较,跟管事计较,却没想到如今要跑来跟自己计较。什么叫看看下面的人是怎么做事的。这话是在质问自己没管好下人吗?

辛氏难得没给她好脸色看,即便知道她这样多少是受之前的事影响。更何况近几日有小道消息传出来,说是荀二老爷被掳,全是因为她与刘召年私通,坏了自己的名声不说还差点坑了亲爹害死全府。

别说以后难嫁金陵的名门世家,恐怕连新贵们都看不上她了。如今还要被外头说三道四,以至于有些接受不了,才变成现在这副咄咄逼人的德行。

辛氏不冷不热地说:“你三婶会去司韶订的席位坐,这儿只有我,你与芷儿,你大可不必担心容不下你。”

荀萱冷笑一声,听出她话里的不耐,也全然没了以前的恭敬小心,毫不介意地把自己心中不快摆在脸上。她直接起身,跨过荀芷往外走。

“萱儿,你去哪里?”

荀萱漫不经心地说:“去找阿欣,她门家有权有势,想来也有手段弄到好位置,我就不碍着大伯母了。”

辛氏脸色一变,但碍于这是在外头,不能让左右的世家贵胄看了笑话,便忍下斥责,严厉地看着她。荀萱却毫无所谓,挂着得体的笑容,带着丫鬟直接离开了。

另外一头开远侯的席位却是在这一块最好的位置,视野好,环境好,还宽敞舒适,甚至还有下面的人特地给他们送来了新鲜的时令瓜果,供几个人用。

但荀司韶一点都不开心,只因为他和小姑姑中间坐了个宫氏也就算了,这突然冒出来打招呼的谢昶之,到底是怎么找到他们的???

枉费他特地交代工部的人,给自己最最偏远不显眼的位置!

作者有话要说:  下章荀宣领盒饭了

最近劲椎病犯了不能久坐码字了更新晚不好意思

第71章诡计

荀萱去找易欣怜的时候,走过路上冷不防瞥到某处角落里坐着的甄从容,她身边还有一左一右陪着两个少年,宫氏也含笑温和地与她说话。

下意识驻足,看了许久。

她忍不住想,老天有时候真的很不公平。当初甄从容初来乍到的时候,她见到其本人其实松了口气,同时幸灾乐祸的想,哪怕亲爹有权有势又怎么样?出身在毫无底蕴的甄家,人生的丑,又是个不通书墨粗枝大叶的,即便来了金陵,也嫁不了什么好人家。

她曾经以为作为大周的贵女,最需要有的就是德才兼备,所以当年的唐凤已才会明扬天下。但后来她发现自己错了,唐凤已之所以被金陵的才子贵胄捧为绝世佳人,是因为她本身就是难得的美人。

所以哪怕甄从容对琴棋书画一窍不通,还整日只知道舞刀弄枪,粗鲁无礼。靠着如今这张脸,也能让谢昶之刘召年之流,对其死心塌地。

可她不甘心,明明她才是出身世家,国公府嫡出的三姑娘,名正言顺的大家闺秀。可端木景桓当初却不肯为了她与家中坚持自己的婚事,连刘召安也弃她而去。如今难得出一次门,还得让她听一路的冷嘲热讽。

她不过是想嫁个有权有势的如意郎君,得到自己应该得到的东西,有错吗?

看着看着,她目光转冷,恰好此时看到不远处有一年纪不大的奴役,端着果盆朝这边走来,荀萱心底的一抹犹豫只是转瞬即逝,便面无表情地走上前去。

玄武湖岸边,数条龙舟色彩各异,每条舟上十二名壮年男子穿着各自统一的短打,分坐左右,最前头是个单披马褂,臂缚红巾的大汉,双手皆提一小儿手粗的鼓槌,站于一面大鼓前,高声阔词,大声地说着祝词鼓舞人心。

“要开始了要开始!”

“端庆王府的龙舟好不威风!还请了藩国的大力士来助阵!”

“红的是启平书院吧?那条银白色龙舟就肯定是白露书院的了!”

一听到旁边议论纷纷,点出银白龙舟,甄从容、荀司韶与谢昶之,便饶有兴致的抬眼望去,仔细打量。

荀司韶这才瞧出龙舟前头击鼓的少年,大笑一声,道:“我道那击鼓的怎么这般眼熟,居然是刘同舟!”

宫氏也顺着他们的视线,留意了几眼,闻言好奇地问他:“是你们在书院的同窗?”

“的确是当初甲字班的同窗,此人力大无穷,虽不善文墨,骑射课上却总能大放光彩。”荀司韶毫不吝啬地称赞道:“夫子常言其有张飞之勇。”

这是夸人的话吗?宫氏神情古怪,“似张益德之人,岂不莽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