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炮灰集锦[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775

分卷阅读775

    辅公祏吗?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辅公祏还是李子通都还想寻求外援。只是眼下就宋阀的攻势,远水能不能救近渴还难说;再者也得有远水才行啊。

眼下李密双面受困,北有宇文化及,西有王世充。宇文化及光是应对李密和瓦岗军,就已经力不从心了;王世充则大有和李密死磕到底的架势。

这三方不太能分出精力来,过淮水来助李子通和辅公祏。

倒是李阀占据长安后,又于近日由秦王李世民打败了薛举。其中薛举本是河东汾阴人,徙居兰州金城,天下大乱后,薛举聚兵起义,自称西秦霸王,短短时间内尽据陇西之地,拥兵十余万。

大败于秦王李世民后,李阀便尽数收拢了陇西,一时间声望大涨。李阀中的李秀宁便开始代表李阀四处做说客,以劝说拥兵自守的各地帮派群豪归顺,李子通和辅公祏这边还占着江都和梁都,若是江都和梁都失守,那么宋阀就可借道入汉中。

李阀倒是有心增援,可李阀如今据关中,实在是鞭长莫及。

很快李子通便撑不住了,率先归降。

辅公祏最终丢下历阳,自己逃之夭夭了。

至此长江流域尽归宋阀。

后一月,宋阀建朝宋朝,暂定都襄阳,封次女宋玉致为太女,长子宋师道为越王,长女宋玉华为桂华公主。

宋智,宋鲁等人各有分封。

尽管称帝的是宋缺,然而大家都很清楚,把持朝政的从来都是皇太女,同时这其中也没有什么父女相争,因此如今这般只是在进行平稳过渡,很快皇太女就会登基成皇帝。

对此,明眼人都没什么异议。

至于非明眼人?只能说他们再是有异议,越是上蹿下跳,就只会衬得他们更像是跳梁小丑,徒惹人发笑罢了。

·

喜事连连。

汉水大桥历经三个月,于新朝定后不久竣工。

这座横跨汉水的大桥全长九十五余丈(约三百二十米),宽六丈(二十米),全桥八墩七孔。

落成时,皇太女林宁邀了不少人前来观礼。

其中包括了巴蜀三大势力,桂华公主的公公“武林判官”解晖、川帮帮主“枪霸”范卓和巴盟盟主“猴王”奉振;飞马牧场场主商秀珣,南阳帮帮主“偃月刀”杨镇等偏江湖人物;亦有汉水流域的名门望族族长。

大家共同见证下汉水大桥落成。

众人簇拥着林宁从一头走到另一头,桥下是奔腾而过的汉水,这带给众人不小的震撼。此外还观摩了汉水大桥桥碑,除了通常会有的用来歌功颂德的碑文外,还有为汉水大桥落成而尽心尽力的一众人,如捐钱捐物的大家族,如参与造桥的匠人们。

其中匠人中还包括从前跟着四大寇作恶的江湖人士,如今他们经过改造后也称得上是脱胎换骨,再说有谁能抵抗得了名垂青史这种诱惑呢。

看碑文上记载的竟陵和襄阳几大家族当家人,那激动得恨不能当下就高呼“太女千岁千岁千千岁”,表示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了。

看得其余人也跟着眼热,心中生出豪情来。

更不用说史官在侧,亦有记录。

稍后,林宁矜持而不失亲和发表了个小演讲,更惹得一众人看她更添尊崇。

宋智暗自点头,感叹自家侄女正经起来果然人模狗样的。

咳。

林宁似有所感地看了自家二叔一眼,看到他那“自家猪终于可以去拱好白菜了”的神态,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这都什么破比喻呀。

好在林宁很能绷得住,没让自己高大上的人设忽然崩塌。

汉水大桥的落成,意义非凡。

在宋朝有意无意地宣扬下,很快这座天下第一桥就声名远播。不少才子名士慕名而来,吟诗作赋不亦乐乎,桥上碑文亦被宣扬,其中匠人碑文更是广受推崇,同时为林宁名声更上一层楼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林宁不客气地收下了。

宋智微微摇头,却没说她什么,而是说起了南阳帮。

南阳帮不仅是八帮十会之一,还是南阳最大的帮派,又南阳位于湍水的南滨,而迦楼罗军所在的冠军就位于湍水西滨,一上一下,唇齿相依,控制着湍水上下游的交通,地理位置险要,只要其中一城被攻下,另一城势难独善其身。

其中南阳的经济比冠军更兴旺,盖因南阳自古以来便是商贸的转运中心,众多官道的枢纽。

正因为此,南阳一度成为朱粲的迦楼罗军敛财剥削的主要对象,好在南阳中包括南阳帮在内的三派四帮一会,和迦楼罗军签下协议,即南阳每月向朱粲进贡,朱粲便不再管南阳的内务。

朱粲自然不甘心,千方百计想要分化三派四帮一会。

然而由三派四帮一会推出来主持大局的“偃月刀”杨镇不但德高望重,更是手段圆滑,八面玲珑的人,以至到现在朱粲仍未能重新掌握南阳的控制权。

而要说南阳甘愿看到这种局面,那怎么可能。

只是从前碍于朱粲和迦楼罗军,只能选择忍让。

如今宋朝有意踏平迦楼罗军,南阳的三派四帮一会就顿起波澜。

被邀请来观汉水大桥落成礼的杨镇,便将此当做一个信号,他经过慎重考虑过后,认为就目前形势而言,归顺宋朝比李唐更有前景:

朱粲的分化其实是起了作用的,三派四帮一会中阳兴会的会长,近年来与湍江派、朝水帮、灰衣帮勾结,密谋取代杨镇的大龙头地位。

杨镇既得对外也得对内,很是心力憔悴。

同时杨镇也很清楚南阳的重要性,也不怪李阀的秀宁公主前来招顺他。只是李唐如今虽声势大涨,却仍是有内忧外患,强敌环伺不说,就是杨镇都清楚李唐中作为次子的李世民,要远比被封为太子的李建成有威严,李唐多是李世民在冲锋陷阵,斩关夺隘,却因长幼关系无法得封太子,谁知道会不会重演李密杀翟让的历史?

这其中也能看得出李渊优柔寡断,不封嫡长子又如何?

值此天下群雄竞逐的时刻,不该是能者居之吗?否则更容易滋生后祸。

相比之下,宋朝这边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可民心所向,实力更是没得说。汉水大桥一行,亦让杨镇颇感震撼,心中的天平彻底倒向了宋阀。

林宁乐见其成,“果然得道者多助。”

宋智呵呵一声:“不知太女殿下可知此句出自哪位先贤?”

林宁看他。

宋智无动于衷:“作为太女太傅,臣有职责教校殿下。”

林宁:“……出自孟子的。”

宋智缓和了语气:“这次你没说错。”

林宁靠着自己的脸皮,也不大当回事了,清了清嗓子道:“说起这个来,我有意在襄阳开办国学,不是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