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迎儿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9

分卷阅读119

    “我爹姓武,就住在清河县,你们叫我大姑娘便是。”

几人忙拱手道:“是,大姑娘。”

迎儿欢喜,又多收了几个能人。武大郎见他虽生得人高马大,但说话也讲道理,倒是没有先前的害怕了,心想迎儿真有本事,连这等人物都能被她收服。

乔老爹见他壮实,院里有个啥倒了翻了,他都默默无闻的收拾整齐了,就是刚订好那几样物什,若非自己拦着,他都要清洗一遍了……倒是个勤快人!

能将自个儿手艺传与这般勤快人,他也高兴。

既然新来的几兄弟工钱都开到一两银了,迎儿又当着众人面,将刘守珍的提至三两,黄四娘的提到二两,就是狗儿也有一两五钱——意思很明显了,只消跟着我做事,做得好了,加工资那是分分钟的事儿!

刘家七兄弟果然大受鼓舞,他们现在的唯一念头就是——跟着武大姑娘干,有饭吃有衣穿,还能娶媳妇生孩子。以前每每想到和他们同龄的,别说儿女成群了,就是当爷爷的都有了,因码头上的活计也是有一日没一日的,刚够混饱肚子,从来不敢想如常人般娶妻生子……

而现在,想都不敢想的机会就摆在眼前了,心内激动可想而知,看着远方的目光也明亮起来。

嗯,日子会越过越好的,他们七兄弟也不差!

待所有的原料和用具买齐了,一大早的,雇了几辆牛车,一行十人就出了门。狗儿在他们车后头跟了一路,一面走,一面“吧嗒”“吧嗒”直掉泪。

迎儿道:“快回去吧,半年不见,你爹也会想你的啊,就在这边陪他几日,哪能让你日日跟着我跑?”再说他渐渐大了也要继续读书认字,跟着她还读什么书?她可不能误人子弟。

狗儿红着眼道:“我……我想同娘子在一处,可以……可以到处玩耍……还能……还能学道理。”哭得委屈极了。

迎儿无奈,只得折回去轻轻拍着他肩膀,道:“知道知道,我知道你喜欢跟着我,只是你也大了,得好生学些正经本事不是?除了你爹,我现在没有个能写会画的人,你就跟着他学学,到时候学会了来替我管钱如何?”

“到时候我有了多多的钱,你来帮我管着,就是你武大叔要使钱也得找你支取哩!你说威风不威风?”

狗儿心生向往,为了确定她真的不会抛下他,又问:“那娘子你说,说你以后再见着比我伶俐听话的,你也不买,再不买我这般跑腿的人了……”

迎儿“噗嗤”一笑:“傻小子,原是怕这个啊!放一百个心罢,你在我心里,无人能取代!就是再来十个八个我也不买,今后我武迎儿的第一得力心腹大管家的位子绝对是你的!成了不?可还要对天发誓?”

狗儿这才破涕为笑:“好罢,不消发了,我信娘子的话,娘子从不哄人哩!”

小脑袋瓜子想了想,又道:“那娘子何时来接我?”

众人都哈哈大笑,刘守珍笑骂:“去去去,你爹又不是豺狼虎豹……真是白养你一场了!”

迎儿也道:“好,答应你,下回来了临清就接你去玩几日,如何?至于何时来嘛,得看啥时候来办事儿,你放心,绝对忘不了你个小家伙的。”

狗儿这才舒了口气:“好罢,那你们去吧,我不追了。”

说罢果然屁颠屁颠就往回走了。

众人:……

这毛孩子,人小鬼大啊!

别看刘老大性子软和,赶牛车却有两下子,一甩鞭子,牛儿跑得比人家车夫还赶得还快,为了减轻负担,几兄弟甚至都不肯坐车,走一会儿,坐一会儿,倒是比平时提前一个时辰到家了。

迎儿领着他们四处瞧过,牛皮巷是他们叔侄三人住,县前大街上的宅子就安排给他们。刘七毛病最多,只刘二舍得打骂他,故迎儿特意将他二人安排在一处,剩下的刘老大和刘老三一间,老四老五老六平日做活也常在一处,就挑了间大些的给他们三人住。

将他们安排在二进里,还空了九间屋。

几人缓过一口气,就七手八脚忙起来,帮着将买回来的东西卸下来。迎儿见乔老爹满面红光,对打铁之事尤其上心,就专门将铁铺的事拜托于他,何处该怎么搭怎么建,要买什么,全让他自己拿主意,她负责拿钱就行。

杨家原先的院子不小,乔老爹招呼着众人,拿青砖在靠墙处盖了间锅炉房出来,将买回来的大炉子就安在里头,又将淬铁的桶也放在旁边,紧临着水井。

他定制的铁桶还在桶底开了个口子,若水过热了直接揭开盖子就能放水,平日则都盖起来,一滴不漏……这可省了好些功夫了。

就这么准备了几日,一切具备,只欠东风,迎儿这回专门找风水先生瞧过日子,选了十月二十二的开张。

*******

只见县前大街的武大郎炊饼铺前,敲锣打鼓,热闹非凡。有不知内情的就问:“这非年非节的,哪家这么热闹?”

“你还不知道哩,就是武大郎家啊!你瞧,瞧见那招牌没有?他家开了个打铁铺子哩,就在炊饼铺后头,看见那入口没?”来人顺着他手指的一地炮仗皮,果然看见有个三人宽的入口,张灯结彩,红红绿绿的挂了些,上头与炊饼铺招牌同样的高度,挂了个“武大郎铁铺”的布帆。

“哟呵!那可了不得了,还开起打铁铺子来了。也是他武家开的麽?”

“都叫一样的名字了,肯定是同一家呗!里头还在做什么开业大吉的优惠哩,买锄头送钉锤,买斧头送镰刀……诶你等等俺啊,跑啥跑,还怕没你的份麽?!”

迎儿在旁轻笑,没有人不爱占便宜的,即使现在他根本用不上锄头斧头,但耐不住有免费送的东西啊,生怕去晚了就不送了,都一个个往里头跑。

跑的人多了,那入口就愈发醒目了,就是没听说他们家开张的人,出于好奇心也会跟着进去看看,只要一看了,总就有买的了。

当然,不买也没事,他们家自己打自己卖,价格比另两家还便宜些,以后隔壁邻舍有要买的,去看过的人就会推荐“去武大郎家买吧,他们家俺瞧着要便宜些。”

迎儿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打出名声去。

打铁铺子如她预料的一般,生意不多,因人口有限,每年里能用多少农具都是有数的,不可能突然需求暴增,不过是为了打出“武大郎”家名声罢了。

打铁是长远买卖,她已经做好头半年亏钱的准备了,就是每日三瓜两枣的打几件,待有了名声,自然会有人找上门来。

武大郎一开始还着急,悄悄问过她这铺子咋没啥生意啊,要不还是别开了,每月里雷打不动三四十两的本钱掏着,实际进账却只勉强持平……刨去不需要掏钱的房屋店面租金,这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