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国公府庶子的科举之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90

分卷阅读90

    一股郁气,迫切想要证明给世人看,那么他暗中奉承皇帝,想要夺嫡,也说得过去。

如今正值七月,海上瞬息万变。上一刻风和日丽,下一刻乌云万里。狰狞的台风咆哮着,如地狱中出来的魔鬼,放肆地撕扯着整个世界。

风在桅杆上、支索上打着呼哨。暴风像瀑布似的倾泻下来,风把雨和水搅拌在一起,像密集的子弹般噼噼啪啪射来,将船舱打得霹雳作响。在这样的天地之威下,陈易和顾桓都只能躲在船舱中。船舱剧烈地摇晃,陈易终于撑不住吐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心有余悸地等待着风浪的过去。

暴雨无情地下了一天一夜,总算渐渐收去,猛烈的太阳重新挂在了天空上。陈易脸色青白,一副摇摇欲坠的样子,看着顾桓说道:“原来大海还有这样的一面!倒叫我有些犹豫不定了。”

“哦?”顾桓诧异地望着陈易。

只见陈易叹了一口气,皱眉说道:“我本想着此行若是不顺,就让你带我出海。冼氏经营南洋百来年,咱们就投奔冼氏去,借着冼氏的势,也去开拓一片天地。”

顾桓闻言,双眼亮晶晶地看着陈易,大笑道:“殿下不必犹豫!海上风浪,习惯了就好!咱们就约定好了,将来我为殿下做先锋,打天下去!”

虽然不知道陈易的眼光和思想为什么会变化得这样快,但这是大好事啊!此时他还不知道,经过和镇南侯的彻夜长谈,陈易已经被不知不觉地洗脑了。

第69章武举(一)

定国公府的芙蕖池里,挨挨挤挤的荷叶像一个个碧玉圆盘,在微风的吹拂间发出“沙沙”的声响。一个个饱满的莲蓬躲在莲叶间,池边几个侍女伸着长长的竹竿打莲蓬,不时传来一阵阵娇俏的欢声笑语。

池边的八角亭里,顾琏坐在一张太师椅上,含笑着凝视着池边的垂髫女童,看她叽叽喳喳地指挥侍女打莲蓬。

不一时,小女孩用衣襟捧着莲蓬,迈着小短腿蹦蹦跳跳地向亭中跑去,一张rou呼呼的小脸在阳光下泛着荧光。

顾琏连忙倾下身子,接住小女孩,语气和蔼地说:“跑慢些,摔着了怎么办?”

小女孩不以为意地笑着,把莲蓬递给顾琏,笑嘻嘻地说:“爷爷吃!”

“好!”顾琏应着,把她一把抱在大腿上,亲手剥着莲蓬。

小女孩立刻抢了一个莲子送进嘴里,不一会儿皱着眉头吐出来,一脸委屈地说:“苦的!不好吃!”

顾琏哈哈大笑,轻轻刮着小女孩的鼻子,说道:“小馋猫,莲心都没有剥出来,当然是苦的,谁叫你心急了?你等等,爷爷给你剥好!”

小女孩立刻盯着爷爷的手,看他把莲子剥成两半,取出莲心。

顾桓走进亭子,看到的就是这样温馨的一幕,心中一暖,也不由得会心一笑。

看到顾桓进来,顾琏手下仍然不停,等顾桓行礼完毕,才对小女孩说:“你三叔来了。”

小女孩立刻跳下地上,一双凤眼好奇地看着顾桓,脆生生地喊了一声“三叔!”。

顾桓看着粉嫩嫩的小姑娘,心头一喜,才伸手要抱她。小女孩立刻躲了开去,抓了一把剥好的莲子,连蹦带跳地跑出亭子。

她的奶娘、侍女立刻追了上去。

顾琏的目光追随着小姑娘,笑着说道:“微儿调皮得很,这是和你不熟悉呢,熟悉了就好。你送的泥人娃娃,她就喜欢得很。”

顾桓看着小顾微又跑回了池边,指着一朵大大的粉色莲花要侍女摘下,扬着小脑袋,小神情嚣张得很,不禁摇头失笑。都说隔代亲,看来这个小姑娘是极受宠的。

顾琏将手中剩下的莲子递给顾桓,指了指旁边的椅子让他坐下,才问道:“过几日就是武举乡试了,你准备得怎样?”

“都已背熟了,也没什么好准备,尽人事听天命罢了。”顾桓坐下,轻声问道:“我只是担心越王殿下,心中放心不下。”

顾琏抬头瞟了顾桓一眼,说道:“你安心考试就是,王家的人已把他接走。”

顾桓这才略微放心下来,他去做越王的伴读,就是定国公府和王家达成的协议,既然陈易有王家的人保护,就轮不到他来cao心了。

想到陈易进京的原因,顾桓又压低声音说道:“宫中到底出了什么事?”

顾琏皱了皱眉,望着远处的顾微,轻声说道:“都说清风真人有神仙手段……这大半年,宫里莫名其妙地死了好些宫女,消息都传到外头来了。皇后娘娘触怒了陛下,被禁足中宫,如今是娄妃掌着宫权。”

“妖道惑君,jian妃误国!”顾桓立刻愤怒地说道。

顾琏似笑非笑地看着顾桓,这小子政治觉悟挺高。陛下乃天子、圣人,圣人又怎么会做错事呢?若是圣人有错,那必然是身边的人挑唆的,比如佞臣、jian宦、妖妃一类。正义的臣子,当然是要打起旗号“清君侧”了。

太子陈星之所以能成为太子,不过是仗着娄太后和娄贤妃。如今娄太后已逝数年,人走茶凉,一旦娄贤妃被打成“jian妃”,他又岂能讨得好去?

顾琏赞赏地看着顾桓,又笑道:“本次武举乡试,主考官是新任京营指挥使,原是孙和的副将,与咱们家也是世交,我已安排妥当了,你不必担心。但你也要拿出真本事来,让人好好瞧瞧世袭罔替定国公府公子的本事,不负先祖英名!”

顾桓立刻说道:“是!父亲放心!”说完,又满脸孺慕地看着顾琏,说道:“我知道父亲对我最好了!”

顾琏笑骂道:“莫做小儿形状!”才刚觉得小儿子长大了,立刻就变成了小孩子。虽然这么说,心中却微微一动。做父亲的,哪个不喜欢孩子与自己亲近呢?

尽管说朝野都不是很重视武举考试,但作为考生本人来说,还是看重的。临近考试,金陵城大大小小的客栈也住满了待考的武生员。武举考试,以军士谋略为先,以军事技术为辅,因此武生员的气质,与读书人有些相似,但多了刚烈的气息,儒雅与刚烈的气息融合,留心一看,给人的感觉自然是不一般的。

有了文举乡试的经验,到了考试那日,顾桓早早起床,往贡院而去。此次应天府武科乡试来了近千人,算比较多的。天还没有亮,晨露还挂在树叶上,贡院外就已经是黑压压的人群,一个个鲜衣怒马的,衣饰都颇为不俗,不少人都带着随从,声势更是浩大。

所谓穷文富武,参加武举的生员多数家境都是不错的。练武之人要具有爆发力和力量,必须具备发达的肌rou和强健的体魄,那营养就必须跟上,若是穷人家的孩子饭都吃不饱或者正好够吃,又怎么能练得身强力壮?

顾桓提着长耳考蓝,镇定自若地上前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