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六零年代好姻缘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7

分卷阅读47

    几天后,她收到了回信。

在信里,肖建晖同样未提及自己的工作,只是隐隐述说着那份思念。她看了一遍又一遍,只觉得心里暖暖的。

他在念着她,而她呢,也同样在想着他。

第二天上午,柳晓静正在实验室里,就被张同志叫到了保卫处。

刚一坐下,张同志就拿起铅笔,写下了那个信箱地址,并推到她的面前,想了解一下情况。

柳晓静一看,十分紧张。

她未敢向组织做任何隐瞒,就把她跟肖建晖的同学关系,一一道来。

张同志认真听着,没说什么,只是问了很多细节。

临到最后,才郑重地提醒道:“柳小禾同志,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要忘了组织纪律,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脑子里要有根弦……”

“还有,你现在还在预备期,个人问题可以先往后放放…..”

柳晓静连连点头,向张同志保证绝不会违犯工作纪律。

可回到宿舍,却是心有余悸。

部队有部队上的纪律,尤其是像她这样从事技术研究的,更不能与外界轻易接触。而肖建晖那边,怕也也同样如此吧?

所以,他从不提及自己的工作,她甚至不知道他是否在京城?

可即便是这样,他们俩从事的只是普通级别的项目研究。如果真进入了国家级核心机密,怕是与家里的通信联络都得停下来吧?

想想后世,那些功勋院士不都是如此吗?一辈子隐姓埋名,当起了无名英雄。当然,这么做一个是为了保密,另一个是出于个人安全考虑。

*

一恍,七天过去了。

在忐忑不安中,柳晓静收到了肖建晖的回信。内容依然很简单,只字未提他那边的工作情况,却说他很想念她,希望能早日见面。

她是惊喜交加。

这算是告白么?虽然不是那么直截了当,可在这个年代里能这么表述就相当于告白了吧?可还未等她平静下来,就引起了单位的注意。

这下下午,两位身穿灰色便装的年轻同志来到了研究所。他们找到张同志了解情况,还把她请到了保卫处,同她单独谈了话。

这一男一女两位同志是来做调查的,想了解她跟肖建晖同志的关系,张同志也一边旁听着。柳晓静定了定神,就把她跟肖建晖从小到大的情况详详细细地说了一遍。

听完她的描述,那两位同志让她回避一下,就关起门来商量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把她叫了进去。

那位女同志神情严肃地说道:“柳小禾同志,自从肖建晖与你这边通信以来,我们就注意到了这个信箱,也同肖建晖同志单独谈了话,所了解到的情况与你这边基本上吻合……”

“……现在有一个问题,需要你这边做出肯定答复。肖建晖同志向组织上说,他很喜欢你,希望与你确定恋爱关系,不知你这边是什么意见?”

柳晓静听了,吃了一惊。

这话可以公开说吗?

可一想到这个年代,军职人员的婚姻恋爱是要组织上批准的,也就是说肖建晖已经向组织上做了申报?那他在信里怎么一点也未透露?

“我没意见……”柳晓静犹豫了片刻,终于点了头。

那两位同志舒了口气,说要把这个情况跟所里讨论一下。柳晓静的脸“腾地一下”红了。心说,个人私事也要拿出来公开讨论?还真不好意思。

*

而事情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的。

那边单位说,既然两位年轻同志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各项审核也没啥问题,就想把柳同志调到他们那边去,与肖同志一起工作。

与所里交涉了之后,这边却不肯放人。这是他们精挑细选出来的好苗子,哪舍得让兄弟单位挖走?

可问题就出来了。

确定了恋爱关系的二人,如果不在同一家单位里工作,有危险不说,还存在着泄露机密的隐患,这样哪行?

柳晓静这才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换句话说,如果组织上不予支持,她和肖建晖怕是难以继续?可她不想与那人分开,而肖景晖也同样如此,所以才会向组织上做了坦白?

可现在,两个单位都不打算放人,这可怎么办?

---

*

柳晓静想再争取一下。

她到保卫处找到张同志,向组织上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张同志对她的情况很了解,就耐心劝道:“柳小禾同志,你年纪还小,要不等两年再考虑个人问题?”

“这……”柳晓静有些犹豫。她年纪是小,可她不想辜负了肖建晖。她和他走到今天实属不易,对这段感情也格外看重。

“柳小禾同志,你再好好考虑一下,千万不要拿自己的前程开玩笑,这不仅仅是为你着想,也是为肖同志的将来考虑……”

“唔,那我再好好想想……”柳晓静谢过了张同志,就回了实验室。

一连两天,她心事重重。

晚上也休息不好,两眼都泛起了血丝。还有小R一个劲地发出警报,时时刻刻都在提醒着她,说时间不多了,赶紧完成任务吧?弄得她烦不胜烦,想立刻与它解除绑定。

就在这时,肖建晖来信了。

他说跟组织上谈了个人问题,组织上给的意见是冷处理,要他把这事先搁一搁。还建议他三年后再考虑这个问题,说按照组织纪律,他们之间可以同志关系保持日常通信,但不得提及与工作有关的任何事情,也不得离开单位私下见面等等。

这个结果不是他想要的,可目前也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他说困难只是暂时的,希望她能等着他。

柳晓静看着来信,心说和她这边的情况基本类似。

这是想让双方都冷静下来,同时也是对彼此的考验。如果三年后都淡忘了,自然很好。如果还想在一起,那组织上就另做安排。

她考虑了一下,就写了一封回信。意思是愿意等他,还说咱俩用三年时间追求事业进步,争取拿出一份好成绩向党和人民汇报。

肖建晖很快回了信,表示赞同。

还顺便问起了老家的情况,还提到了青良。

柳晓静就把青良打算参军的想法说了一下。

肖建晖回信说,让他大哥帮忙想想办法,卫戍区这边的兵源主要来自这几个省,没准还真能赶上呢。

柳晓静就给家里写了信,要爹娘关注一下明年春季征兵的情况。

还鼓励青良说,平日里要多温习课程,不管在哪里文化课都不能丢下了,这是改变人生的唯一路径。还拿自己和青原做了例子,让青良不要放弃任何希望,只要努力总是会有收获的。

柳晓静忘我地投入到了工作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