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六零年代好姻缘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

分卷阅读16

    给他俩换了庚帖,算是正儿八经地定了亲。

娘说,有了人家,就能“拴住”她了。

她知道这是娘的一片好意,怕她突然“走”了。

可五岁就定亲算啥?

她的人生岂不是被这一纸婚书给拴住了?

小R也跳出来说:“宿主,你得赶紧退婚……”

说着,便把“姻缘测试”结果投放了出来。

测试对象:崔景先

测试年龄:16岁

感情匹配度:0%

性格匹配度:未知

家庭匹配度:90%

……

婚姻匹配度:暂无法预测

婚变几率:50%

烂桃花概率:50%

测试建议:对方可能一飞冲天,移情别恋,婚变几率较高,请宿主立即放弃,继续寻找合适的对象

一时间,柳晓静感到头大。

心说,即便没有“婚变”的可能,也不能跟一个陌生人定亲啊?

况且,还是一朵烂桃花?

只是女方主动悔婚,对声誉会不会有影响?

小R说:“目前尚未下定,又是个娃娃亲,不会有啥影响……再说,女方主动不愿意,总比男方上门退亲要好吧?”

“嗯,那我跟娘说说,让大伯父去趟崔寨,把庚帖换回来……”

第二天下午,放学后。

柳晓静等娘收工回来,就拉着娘进屋,跟娘说起了悄悄话。

赵桂枝一听,蹙了蹙眉头。

当初,说这门亲事的初衷,是为了“拴住”小禾。

当然,也考虑到了男方的家庭条件。

说起来,崔家的家境还不错。

他家是个中农,拉了一道大院墙,盖了五间大瓦房。

崔大哥在县里工作,说是在铺子里站柜台。

崔大嫂子在家务农。

家里有俩儿子一个闺女,崔景先是老大,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meimei,负担也不算太重。

听崔嫂子的意思,是想让景先考学的。

只要考上了,就是公家人了。

即便考不上,日后也可以顶替他爹进城里工作。

按理说,这门“亲事”还行。

只是这几年,未见崔家前来走动。

逢年过节的,也未登门造访。

就像这门“亲事”不存在似的。

她怀疑,崔家是不是听到了啥“风声”?

莫非是“嫌弃”小禾身体不好,想再观望一下?

反正,这门亲事虽然说了,可定礼还未下,也算不得数。

“小禾,娘再找人打听一下,如果崔家那边还是这态度,娘就让你大伯父跑一趟,把这门亲事给退了……”

赵桂枝下了决心。

她想,等丈夫从工地上回来,就跟他说一声。

瞧那崔家不冷不热的,也不是个长法。

小禾今年十四了,正是说亲的年龄,可不能被他家给耽误了。

柳晓静见娘答应了,也松了口气。

心说,她是想考大学的,哪里能在乡里说亲?

况且,这些“对象”与她的系统设定,可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呢。

她把上学的意思跟娘透露了一下。

赵桂枝听了,先是一喜,又是一忧。

对孩子读书,她是打心里赞同的。

可读高中,就得去县中住校。

她不放心,就跟闺女说:“小禾,高中学业紧张,你吃得住不?实在不行,等中学毕业了就回来吧?让你二哥去问问,看看能不能进公社当个办事员?或者,在村里当个民办教师也成啊?”

柳晓静笑着摇了摇头。

这些都是没前途的职业,即便干一辈子都出不了头。

她可是怀着“雄心壮志”的,否则上哪里去找那门“好姻缘”啊?

想着后世的自己还“睡着”,怎么都得继续努力啊。

*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

转眼到了三月底。

天气暖和了,田野里的野菜也多了。

乡里虽然还是缺粮,可只要不怕苦,什么都往肚子里塞,也能勉勉强强混个半饱。

柳晓静就这么熬了下来。

她吃了十多天的野菜窝窝头,嘴里是又苦又涩,连喝口水都泛着苦味儿。

可身体却比刚醒来时,好了那么一点。

至少,没再出过大毛病。

也能坚持着去学校上课了。

赵桂枝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小禾,这是好了?

吃野菜,也不往外吐了?

瞅着这身子骨儿也硬实了一点,精神也好了许多。

青松大哥更是高兴。

小禾跟他说,要下地挖野菜。

她还跟青良一起,把院墙下的那块空地刨了刨,说种上几垄小白菜,改善一下生活。见家里没锅,还让他去寻个瓦罐,说是熬汤喝。

反正,她胃口比以前好多了。

啥都能吃下去了。

而柳晓静呢,一直盼着爹回来。

只要跟爹照了面,她的记忆就基本上恢复了。

能力值也能提高不少。

娘说,这个星期天爹就从县里回来了,也能在家好好歇歇了。

还说修船闸那活儿,可是累得很。

队里也是轮流派班,家家户户都要出一个劳动力,一替一个月换着来。

不过,那边工地上管饭吃。

一日三餐,倒是能吃个半饱。

为了吃上那几粒粮食,村里好些人家还争着去呢。

*

转眼到了星期六。

这天下午放学后,柳晓静和青良兄弟刚一进村,就听说娘跟柳婶子在地里干架了。

原来,半晌午,柳婶子收到了京城的来信。

她是又惊又喜。

让明兰一连念了好几遍,听得她和满秋大叔直咧嘴。

也不觉得肚子饿了。

这还不够,到下午上工时,又拿着信见人就跟人家说:“瞧瞧,明亮来信了,说是在京城最好的中学念书哪,以后可是要考大学的……”

村里人听了,也很羡慕。

说她养了一个好儿子,给家里挣了两个招工名额不说,还记挂着家里。

以后,他们一家就等着过好日子呢!

柳婶子笑得合不拢嘴。

说明兰的招工表已经递上去了。再过几天,就去劳动局报到了,说是给安排到了新华书店里当售货员。

那边管吃管住,还能按月领工资哪。

娘也听到了消息。

那是柳婶子专门跑到她跟前显摆的,说她家明亮出息着呢,这乡里的小闺女哪配得上啊?

就是上赶着,也不成啊?

言外之意,就是“小禾”自不量力,还“妄图高攀”她家明亮。

娘一听,就火了。

冲着柳婶子呵呵一笑,大声说道:“是啊,嫂子,你家明亮是出息了,可人家姓肖,可不姓柳啊?我咋听说,叫肖什么晖来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