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笑拂衣归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8

分卷阅读278

    “请问陛下,为何钱多了,还不好呢?”

李彦锦想了想后世的通货膨胀,琢磨了个简单的说法,解释道:“这样说吧,平日里,米价大约是每斗三十文左右。可在灾年时,米价曾经出现过,每斗五百文、六百文的价钱。这是为什么?”

阿意很自然地答道:“因为灾年米少了,价钱自然就贵了啊。”

李彦锦点点头,继续说道:“灾年里,一枚铜钱只能买到往日二十分一的米,但铜钱还是铜钱,并没有被分成几瓣,也没有掺进杂物。可见,让铜钱突然变得不值钱了,是因为街市上的东西,变少了,对吧?”

众人齐齐点头。

李彦锦这才引出自己的结论:“所以,决定一枚铜钱到底能值多少钱的,并不是咱们在上面刻了多大的币值,而是市面上的东西,到底有多少。”

大家眼神呆滞,显然没太听懂,这有些超前的理论。

第193章占地盘

李彦锦费了些功夫才把通货膨胀的事情大致说明。

众人虽然明白之前所想的美事成不了,但到底能解决一部分国库空虚的问题也很满足了。

谢沛看刚才李彦锦解释那些经济事务时,越阡陌竟比李长仓等人领悟得还要更快一些,遂起了份爱才之心。

殊不知,李彦锦此时心中也与她一样,正琢磨着该如何好好利用下,送到眼前来的人才。

铸币这事很快就通过了朝议,李彦锦亲自设计了新钱的样式,只增加了面额为五文钱的大钱。

大钱之上不但有币值、年号,还别出心裁地在钱币边沿印了一圈稻穗麦穗的图案。

李彦锦原本是打算弄个牡丹花之类的,结果铸币匠人嗫嗫嚅嚅地回禀,说是图案太复杂了,模子做出来就糊成了一团,不好看……

无奈之下,挑来选去,只好弄了这个图案。

只是铸出来的效果有些不尽人意,麦穗稻穗都胖乎乎圆滚滚的,麦穗太细也非常模糊。乍一看,倒更像是一圈鳞片状的东西。

新钱发行后,反响还不错。大家接受起来,并没太大难度。毕竟那面额为五文钱的大钱,不但比小钱大了好几圈,且铜色纯净,一看就知道并不是滥竽充数的玩意。

再加上,也不知从何处传出了一种说法。据说大钱的边沿处刻的乃是一圈龙鳞!所以,又称为龙鳞钱!

寻常百姓家,哪儿能随便接触到龙这种高贵的存在,于是都非常喜爱这种大钱,甚至还专门用五枚小钱去换这种大钱。

有家中闺女即将出嫁的,还特意多多地换来龙鳞钱。将其用红绳串好,当成了一种平民之家最时新的嫁妆。

他们此时还不知道,千年之后,在某个大型墓葬挖掘过程中,上百枚被浸泡在油罐里的铜钱,经清水冲洗过后,露出了精光四射的龙鳞图案。

它们与同时期的另一种面值为十文的大铜钱,被考古学家们,并称为龙凤通宝。

因这些钱币具有罕见的面值标注,且寓意高贵吉祥,图案别致新颖,故而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阵龙凤通宝的收藏热潮。

……

大华元年,十二月底。

通过大钱的发行,李彦锦的荷包终于又饱了一回。都说手里有钱,心里不慌,这位刚上位半年时间的皇帝陛下,终于开始稳健地执行起后面的计划。

新年过后,各地田亩重测的公文就报了上来。

李彦锦和谢沛以及一干官员商议之后,决定将清理出来的这些隐田,由各地官府按当地市价出售。

所获钱款,一半与税款一同运往京中。一半则留在当地官府中,用于专项支出。

这些专项支出里包括:修建当地的公共水利设施;遇重大灾情时,可调拨使用,事后需上缴完善的支出账册;修整各地的道路交通等等。

这些州县官衙手中有钱后,就开始雇佣当地人手,开展各项工程。也算是给百姓们增加了一些收入。

李彦锦和谢沛当然也清楚,这些事中,必然会出现中饱私囊的贪污。于是,他们不但命户部对各地上缴的账册进行反复审查,还组织了暗访队,随机去往各地调查。那些账面就有问题的州县,更是调查的首要目标。

在杀了几批贪官之后,风气到底要好了很多。

只是,如今在浙江出任知府的解迩送来了一份公文。

他有些疑惑地向李彦锦问道:“那些被清理出来的隐田如今被卖了不少,可买田者都是小有家产,至少日子过得还不错的人家。那些真正无田可耕种的穷困户,依然没有分到田亩,也依然还在交着双重租子,租种旁人的田地。这些穷人,难道就要一直这么穷下去吗?”

李彦锦看过后,暗暗叹了口气。

这个问题,其实他和谢沛早就商量过。

但若是把清理出来的田,无偿分了出去,难道就真的公平了吗?

先不说,田到底够不够分,又或者对那些辛勤劳作攒钱买了田的人家,公不公平。只要官府敢开了这个无偿分田的口子,很容易就能想象,其后会出现的纷乱局面。

大家发现,哦,没有田的人家,不需要努力存钱,官府直接就给发田。那今后的家族中,很可能就会出现大量被故意净身出户的小家庭,甚至是单人户。

这种情形一旦成了势,那不管当地官府手里有多少田,都绝对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到时候,没有分到田的人家,自然会非常不满。若再有人出来挑唆,刚安定半年的局面,怕是很快就要再出乱子。

谢沛也对李彦锦说过,田地难得,大家才会精心耕种。若都是白得来的,恐怕出现荒田,也并不是没有可能。

对此,李彦锦琢磨了一阵后,还真想出了个法子。

如今,北疆战事已歇,边防上的压力轻了很多。

于是,他就给唐琦去了封信。

那信很长,里面写了什么,无人知晓。

只是,当唐国公看完后,欣慰地叹了句:“国家之幸,百姓之福啊……”

大华二年六月,镇北军车骑将军项古青、张孝邦和桑倪、霄雷四人被调往京城。

九月,项古青与张孝邦领着二千精兵,出现在了仲夏国的西南边境。翻山越岭、疲惫不堪的他们,面前有一条怒龙般的大河正在奔腾汹涌,而河对面,放眼望去,却是一大片无边无际、荒无人烟的平原。

同一时间,桑倪和霄雷则出现在了国之最南端。他们翻过了无数山岭,终于看见了陛下所说的那一片绿油油的平原。那些裸露在外的土地,黑黝黝的,仿佛浸满了油水。

这就是李彦锦给唐琦的信中,所描述的事情。

他惦记上了更南方那一片肥沃的平原和富饶的矿产。

虽然眼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