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大笑拂衣归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69

分卷阅读169

    刻就会停下来,但这之前的三个月里,卫川也必然是要被折腾一番的。而且,更麻烦的是,按你印象中,继位的那位还是个彻头彻尾的王八蛋。我觉得,他当初能做出那等无耻卖国之事,如今登基后下令继续采选,也是很有可能的。难道你要再跑一趟,去把他也干掉?这王八蛋死了,后面若再来个王九蛋,王十蛋,该怎么办?”

谢沛吸了口气,京中皇族糜烂如斯,除非她把那些继位人选都屠了,否则哪个上位,宁国都只会更乱更糟糕……

“那你说,咱们该如何?”谢二娘脑子冷静下来,开始与狗头军师商量起来。

李彦锦摸着下巴,摇了摇手边的蒲扇,半晌后,忽然双眼一眯,道:“既然是要选美,那咱们就给他好好地选一趟!”

次日,卫川县衙里就流传出了一个小道消息——皇城里人手不够,要在民间采选一批宫女。听说年龄在十二至十六岁的未婚女子,都在采选之列!

这消息一出,半日时间,就被某些有心人传得满城皆知。

一般小户人家,但凡日子过得下去的,就不会舍得把自家闺女送去当什么宫女。养到成年,许个踏实人家,生些小胖团子才是平民之家的乐事。若送去千里之外的京城皇宫,此生再难相见不说,听人讲,进去后,多半就要当一辈子的老姑婆。实在干不动活了,运气好的能放出宫门,寻家人收留养老。运气不好,恐怕早就裹一床草席,一丢了事……

于是,家中但凡有适龄女儿的,霎时就急红了眼。

因着不少人家都有男子在乡勇队和县衙内当差,所有很快就有人托了情,来询问此事。

都头韩勇的孙女阿意,今年恰是十五岁,他上午一听到传闻,就急得火烧眉毛,直奔县衙而去。

韩勇刚进门,就见到吃过午饭,回来办公的李县令。

“李大人!”韩勇张嘴喊了声,连忙跑到跟前。

李彦锦扭头一看,笑着道:“韩都头,中午不休息休息吗?”

韩勇连连摆手,他是个直性子,也不拐弯抹角,张嘴就问:“大人,我听说,咱城里要给京城选送什么宫女?”

韩勇问话时,两人就在县衙大门稍靠里面一点。原本就有些人正想就此事问点准话出来,因此一听韩勇开口,就都假装在附近忙忙碌碌,实际上却竖着耳朵,想听个清楚明白。

李彦锦略扫了下这里里外外的“忙人们”,心中暗暗点头,面上却做出个为难的表情,凑近了韩勇,大声道:“唉……此事也是麻烦。昨日收到的公文,说是十二岁至十六岁的未婚女子都必须参选,选不上的才准返家。”

“什么?!”韩勇一听,头都大了。在他眼里,自家的阿意那是千好万好,若真是去参选,定然会被选上的,这可要了老命了。一辈子孤苦就养下这么一个乖孙女,如何能眼睁睁看她去跳那火坑?

“大人!大人!这可如是好?我家阿意……”韩勇额头冒汗,一伸手拽着李彦锦的袖子,就仿佛拽住了一根救命稻草。

李彦锦叹了口气,拍拍韩勇的手道:“我知我知……如今能想出的法子也有限。我虽接到了公文,但还要……准备几日。所以,我打算五日后再宣布此事。都头若有看入眼的人选,就趁这五日赶紧给阿意订个亲吧。这样就直接不用参选了。不过,五日后,即便要开选了,我也会严格把关,必然要挑出样样出色的女子,才会送往京中,你说是吧……”

李彦锦意味深长地说了几句话,就转头进了公房。周围偷听的一干“忙人们”也立刻四散而去,报信的报信,找人的找人。

韩勇在衙门口愣了片刻,一看时间还没到下午开衙,转头就奔家里去了。

“阿意,阿意!你倒是说话啊?如今时间紧急,咱爷孙俩也别搞什么害羞扭捏了。你就说,你看中哪个小子了?爷爷下午就给你定了去!”韩勇堵在孙女阿意的门口,死活都要她开口,说个人名出来。

阿意气得脸色涨红,拍着桌子道:“阿爷!你是昏头了吗?往日不是你天天撵着我,生怕我多看哪个小子一眼,盯稍似得防着。怎么如今一出事,你就非逼着我说出个什么人来?你……蛮不讲理!哼!”

韩勇搓着老粗手,点头哈腰地赔笑道:“乖阿意,勿羞恼。平日都是爷爷不好,如今为了避祸,咱爷孙要……要那个什么来的?对,要齐心协力,赶紧选个好小子出来,把亲定了!”

阿意也听了采选宫女的传闻,她自是不愿去的。此时,虽是有些羞臊,脑子里也开始把平日都见过的郎君,拎出来挨个过一遍。

“阿爷,你先去做事。李大人不是说还有五日功夫吗?你这突然一说,我心里也乱糟糟的,待我下午好好想想,晚上咱再说,好吗?”阿意压下心中烦乱,把爷爷安抚走了,自坐在床边,发了半晌呆。

她在屋中发呆之时,卫川城中却是起了变化。

几乎全城的媒婆,突然一下,生意就火爆了起来。

家里有闺女,又不想送去皇宫的,自家没个好人选就都跑来寻媒婆推荐。

而有些条件不错的未婚男子家更是门庭若市。来说媒的,络绎不绝。

有些看中了同一家的女方和媒婆,为了抢个先,竟还在大门口争吵打闹起来。

一时间,城里鸡飞狗跳,热闹地好似过年。

谢沛这边,情况又是不同。原本五百乡勇中,大部分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也因此,几乎九成九都是清一色的光棍。

也是后来他们当了乡勇,有了月钱米粮后,渐渐才有几个说上了亲事。

不过,当初说亲时,也几乎是他们求着媒婆或是求着女方。因为民间总是说什么“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乡勇们在大家看来,实在也算不得多好的成家人选。

可今儿这势头却有些不正常,光一个下午,就有十几个大汉嘿嘿笑着,说是中午家里给订下了亲事。

到了第二天,订了亲的,竟是猛一下增至八十多号人……

谢沛看着这些嘴都笑裂了的青壮汉子,心中暗自琢磨,皇帝老儿干这混蛋事,没想到竟是歪打正着……

李彦锦和谢沛看城里多出许多喜事,倒也挺乐呵的。可到下午时,这乐呵的热闹就转到了他俩的头上。

几个穿红着绿的媒婆你推我挤地,堵在县衙门口,死活要见县令和县尉大人。

李彦锦还以为城中发生了什么事,就把人传了进来。

他和谢沛坐在后堂等着,人还没见到,就听几个妇人呼叫吵闹着直奔而来。

“李大人!谢大人!给您二位道喜了!!!”一个灵活的水桶腰,一屁股挤开其他媒婆,蹿到最前面,笑得极其谄媚。

谢沛心里一紧,怎地,自己和李彦锦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