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短命鬼的重生之路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

分卷阅读10

    变,后来还凭着自身的才学当上了大官。

小芳决定从今天起做好事,先从改善三姐妹的生活开始。既然大姐不愿意看见他,他也不想自讨没趣,没事总往她跟前凑,互相置气不说,还徒增误会。他想着可以从老太太身上做文章,反正这个奶奶最听他的话了。

果不其然,自从小芳为三个jiejie说尽好话以后,老太太对三姐妹很少再说难听话了。来了时新布料,老太太也吩咐了下人给她们三个各裁一套新衣。且吩咐下去,三位姑娘想吃什么厨房就给做去。姑娘们的零嘴自不必说,每天由专人去管家婆那领,想吃多少给多少,管够。

老太太还特地让自个的贴身丫鬟袁莺往三位小姐的屋里送去了一托盘姑娘家用的簪钗珠钿,又从外面请了一位女先生回来,教小姐们琴棋书画歌舞等。

小芳还说动他爹和外公在外施粥布药,接济穷苦之人,他自个也发奋读书,立志将来当个人人夸好的父母官,比黄知县做的更出色。

自此有一天,黑衣人再次出现,告诉她成功通过第一关,小方少爷的命运已经改变了,她可以离开了。

第10章第十章

十五年后

一间破旧不堪散发着屎尿臭味和霉味的房间,大白天屋内的光线也极其昏暗,窗子破的合不拢,既漏风又朔雨。屋子不大,家具陈设简单,一张木板床,一张破桌子,两个破板凳,一个年代久远的大衣柜,两只掉了漆的木箱子。

一位两鬓斑白,形容枯槁的老母正躺在木板床上,嘴里叫唤着“渴”。这人原是黄府的老太太,怎会落得这般落魄的田地?

这年老太太六十八岁了,自打过了六十之后,她的身体状况就一直不大好,卧床已有一年。如今老大一家和她一起过日子,老大媳妇可不是任她搓圆捏扁的软柿子。

这十五年来发生很多事,事情要从十年前说起。

小方十岁这年,黄知县去世了。他因办事不利被革职,终日闷闷不乐,一次酒醉之后就再也没有醒过来。老太太把二儿子的死怪罪在二儿媳妇的身上,碍于孙子的份上不好发作。

孝满三年,大小姐和二小姐也到了婚嫁年纪,老太太也急着把这几个累赘早些嫁出去,所以只间隔一个月,大小姐和二小姐就陆续嫁了人。两位姑爷虽是小门小户,比起穷苦人家,家境也是好了百倍不止,何况黄家的情况也不同往日,也没有什么好挑的了。

这年小方十三岁,已过了童生考试,他带着家中的老仆和书童去了京城名书院求学。家中孙子辈的就剩下年十三岁的三小姐和年十岁的四小姐。

老太太趁着家中无人替二儿媳妇撑腰,就想着作威作福好好欺压她一番,又怕吴兰回娘家找帮手(吴老爷五十岁那年续了一个年轻的小媳妇,年初成的亲,年末就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都说有了儿子,底气都足了,吴老爷也不怕黄老太太拿身后事威胁他了。老太太原还想着吴老爷只有吴兰一个女儿,以后吴家的财产都是她黄家的,吴老爷敢来她家撒野,将来就不许孙子给他养老送终,披麻戴孝。这下也威胁不了吴老爷了)。

正好老大家的两个女儿也出嫁了,老太太就想着把大儿子两口子叫来家里住,遇到什么事有大儿子替自个撑腰,也不怕二儿媳妇骑到自个头上。

有些人就是好日子过够了,非要搅出点浑水来就如意了。

早些年分家的时候,老大家也得了不少家财,二十多年来光吃老本,家里的日子也过得紧巴的狠。两个女儿嫁的人家也不富裕且兄弟姊妹多,关系复杂(当初就是图嫁个秀才,女儿将来有机会当官太太,他们家出钱资助女婿读书,将来也能跟着沾光。结果那么多年过去了,秀才还是秀才,大姑爷在县衙当师爷,小姑爷在有钱人家教书)。

两个亲家都觉得老丈人家有钱,动不动就让女儿回来借钱借米的,他俩为了女儿们过的好,也是咬着后槽牙将钱米借了出去,说是借,其实就是要,根本不会还的。

老二死了,二弟妹性子软弱,侄儿又不在家,关键老太太还向着老大家的。(这老太太身体不大好,还要作,也活该她晚年过那苦日子了)。

如今老大两口子搬到了老二家,他两个女婿知道了,起初只是让自个媳妇带着孩子们去黄府蹭吃蹭喝,后来他俩也毫不觉得难为情,去黄府就成了家常便饭。一个个的都抢着孝顺老太太,那些孩子一个个小嘴甜的呦,哄得老太太可高兴了。

可老太太心里还清楚着,这家里的东西将来都是要留给她的宝贝乖孙的。吴兰何尝不知道大伯家的这些人想的是什么心思呢?家里虽说是老太太当家,但真正的房契、地契全在大吴氏那保管着呢(黄知县自没有完成上头交下来的任务,就怕将来有一天他会有不测,所以将房契、地契都给了吴兰,还留了一封亲笔遗书,交代好了一切。老太太那的一份房契、地契是假的,遗书中也写明了这么做的原因。不是老太太好骗,而是她根本想不到儿子会这么对她)。

老大家的根本就不知情,还想着孤儿寡母的好欺负,吴兰有娘家爹撑腰又怎样?只要能弄到房契、地契,还有老太太挡在前头,有什么好怕的。

吴兰早就不想在黄家待着了,丈夫已经死了,她若搬出去,外头指不定会传得有多难听呢。说她丈夫死了,着急改嫁,就不管婆婆了。将来有一天小方是要当官的,吴兰不想因为这些事影响了他的仕途。至于黄知县被革职一事,不过是不肯与其他官员同流合污罢了,也不是犯了什么大事,将来若有人拿这事打压儿子,也正好查个清楚明白。

怕将来有这么一天,吴兰早已经日积月累藏了不少私房钱,将值钱的东西都换成了银票,和房契、地契藏在一块呢。属于小方和小欢的东西,她不会傻到让人夺了去。而婆婆那个人,她看在她对小方疼爱的份上,也孝顺了她这么些年,算还了她这份人情了,是她自作孽,怪不得她。

既然这些人怂恿婆婆,从中挑拨,她就如了这些人的意,带着傻三小姐和小欢离开了黄府,搬去了吴家。她那个比她还小了十五岁的后娘也是个明白事理的,没有生事,吴兰和孩子们在吴府的日子过得也算平静。

小方原先寄回黄家的信,也被吴兰搪塞过去,现在都是寄回吴家的。这孩子聪明,娘亲信中不提,他也猜测到大约是家中有事,还特地寄一封信给外公,问清缘由,得知娘和姐妹们过得还不错,压在心里的一块大石头也就落地了。

老大家的那些人为了能名正言顺的得到黄家的财产,老太太能动的时候一个个殷勤地不得了,自打老太太瘫在床上不能动了,老大又从她的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