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祯娘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88

分卷阅读388

    真的喜欢普洱,也该喝那些更好的上品才是。

似乎是明白祯娘的疑惑,宋夫人笑着与祯娘道:“家母乃是滇中人士,最惯喝普洱。特别是这一样蕊珠茶,我跟在母亲身后从小喝到大,平常不甚觉得。等到在吕宋这边,再难得到这样,才知道是如何根深蒂固,喝别的也差着味儿。”

所谓蕊珠茶,看上去并不似茶叶,反而如同蕊珠,这是茶树的萌芽炮制。炒制成了之后大约是甘露子的样子和大小,可以治疗热疾色泽十分莹碧,在这一样上,和西湖龙井之上品也不相上下。只是香气实在是太过于强烈,过犹不及,反而让人不适。又因为性寒过了,味道就极苦,在口味上也失了中正平和。大约除了滇中人,也没有十分喜爱此茶的了。

眼下桌上当然有这一杯蕊珠茶,但放过的茶如何能喝?等到宋夫人指了这一样,立刻就有小丫头去到查房,不一会儿就有一个齐齐整整的丫头捧着一个小小的填漆茶盘,盘内放了一个小小的盖钟儿,正是那蕊珠茶。

宋夫人点了一杯蕊珠茶,祯娘这边也是一两息之间,端上来了一杯虎丘碧螺春。看着绿叶尖一点点舒展开,祯娘才道:“喝茶的事情到底是自家口味,有甚分别?或者说茶叶有上中下品之分,口味却不能说有。喜欢就是喜欢,纵使是几钱银子一大包的苦丁,那也极好。若是不喜欢,一两银子才得一两的珍品又有什么趣味?”

说着两人又论了一顿茶叶经,宋夫人是有见识的,笑着道:“说到这些各种各样的茶叶,其实并不是种有多好,而是土地养茶而已。所以说别的名产,缀不缀个地名是不打紧的,只有茶叶一定要。不然同样的茶种,也能有天差地别。”

祯娘当年也是考虑过做茶叶生意的,所以所知颇多。想了想道:“好茶种确实还有些影响,但如夫人所说的,水土才是重中之重。若是有好水土好培植,就算是劣茶的茶种也能有好茶水。若是没有好水土,原来名品也能养的一钱不值。”

其实这还是祯娘往客气了说的,实际上越是好茶种的茶树就越是娇贵。经过舟车劳顿之后移植,更多的可能是根本不会成活所以那些想要移植茶水的地方,往往都是选了一些不大好的茶种。

只是茶叶经也就到此为止了,宋夫人到底不是在茶道上知之甚多的人。她家也吃茶,但是吃茶的法子却不甚讲究。家常喝茶往往就是沏上一大壶茶卤,要吃的时候先斟点茶卤,然后兑点开水,这就是她家的吃茶。

从这上面就看得出来了,好茶能这样吃?在喝茶上讲究的人能这样吃?不过这也不打紧,祯娘在茶道上的道理也是说过的,喝茶本就是各人习惯与喜好,自己讲究那当然可以,别人随意了些又有什么问题呢?

两人说尽了这上面的话头,就转而说起了别的话别的事情也有许多可聊的,当然,最多还是关于吕宋这边。如何在这边生活地更好,这边与大明那边的分别,以及这边能够做什么消遣......

哪怕不是在自己最熟悉的地方,祯娘将日子经营地相当自在。这是一个闲适的日子,一切如常,并无分别。

第166章

闲适到底是一时,如今正是十分要紧的时候,实际上祯娘那一日的闲适不过是忙里偷闲而已——很快,因为金矿竞标大会而汇聚的豪商们还没有散去,因为祯娘下的邀请帖而来的各方大佬已经云集吕宋马尼拉本地了。

来的这些人里头没有一个是无名的——松江棉布号称衣被天下,而松江沈家就是这一行里的无冕之王,号称松江之布十之六七出于身家矣。这样的人家名头大不大?派出的是他家的二号人物,老太爷的长子,下一辈的接班人。

因为松江棉布一向供不应求,根本没有扩大市场的压力。实际上,从原料、人工等考量,也没有扩大的能力,所以沈家本来是对这一场吕宋盛会没什么兴趣的。只是听说是祯娘在cao办这件事,之后也会有一些关于兴业钱庄的事情要借机商议。

兴业钱庄有沈家投的干股在里头,这些年他家又是看着祯娘一步步越走越高,晓得祯娘的本事和兴业钱庄的潜力。因此,即使对吕宋盛会各家一同做吕宋生意不感兴趣,也派出了二号人物。这其实也是沈家最重视的体现了,谁都知道以老太爷的年纪,家人哪里还会放他出门!

又有当今瓷业实际上的第一人,湖北瓷业郑家郑麒的养子孙一方也来了,此人是郑麒十几个养子里最出挑的四个之一。郑麒自己是个没亲生儿女的海上龙头出身,这些养子其实就是他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孙一方到来,能够说明重视程度了。

不过他家来人,祯娘是一点也不意外。一个是头顶上还有景德镇宋家压着,瓷业第一的名头始终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做事的进取心更大。另一个是他家本就是海上出身,吕宋生意隔江隔海的,路头谁能比他家熟?

至于其余的人家,四川张德淮、扬州杨开明、浙江刘家以及他家原三大买办,再至于四川,至于安徽,至于两湖,至于两淮,至于山东,至于京城,到处都有大人物过来——这时候知道详情的都说,吕宋这一回可要沾上富贵气,将来只怕要发达!

确实是这般,如果换算身家,这些人家所有的财富,加起来可不只是富可敌国,而是富可敌多少国的问题。当然,这是从他们背后的家族来说。毕竟许多人家来的都不是家主,身家自然没有高地夸张了。

但是饶是如此,也很惊人了。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若是这时候正好西夷人来犯吕宋,吕宋的水师又没有抵挡地住。这一块地上的豪客们一起有个意外,只怕到时候大明所有生意都要出乱子,萎靡不振不止一两月——最后会有多大的乱子要看是如何处理的。

处理得当,萎靡个一两年,百姓们跟着辛苦几年也就是了。处理地不得当,朱明的江山动摇几下又有什么稀奇的?许多人还一直小看商人,他们是不知道商人到底有多大能量。一个大商人手底下有多少雇工,多少人直接靠着他吃饭,这还只是最直接的影响。还有那些有商业往来的,他们受到间接影响,也是有可能最后影响到底下雇工的!

若是这些背后产业都堪称庞然大物的人物一起出事,连带地多少人饭碗不稳当?饭碗不稳当,吃不上饭的人也就多了。而江山不稳定一般是从哪里来的?也不是那些高深艰涩的道理,就是太多人吃不上饭了而已。所以,还真别小看了这些商人!

但是在这场吕宋盛会上,即使有再多再厉害的人物,作为主人家的祯娘的光彩也没有被掩藏住——即使她年纪轻,即使她资历浅,即使这个世界依旧是是男人的世界,而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