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祯娘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0

分卷阅读370

    是要做的,只得在旁劝说道:“宋大人说的偏颇了,我们知道东南水师的事儿是大事儿,但吕宋的事情他也是大事啊!想一想吕宋扼守南洋不是更加稳定!且吕宋以后就是大明半个钱袋子的事儿也不算秘密,这正是朝廷看重周大人,换了别个不放心!”

说到这里那位也分外严肃起来,沉声道:“如今大明正是欣欣向荣之世,然而烈日之下尚有阴影,同样哪怕是盛世也有不好。满朝看去,仿佛是众正盈朝,其实中间多少蝇营狗苟之辈尸位素餐。宋大人说东南水师提督位置没人堪任,您难道不该为了君父多支撑几年?至于周大人,那就暂且替君父去吕宋分忧罢——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况且雷霆雨露皆是君恩,您说呢,宋大人?”

最后一句话已经有隐隐的告诫之意,提督宋大人张着嘴瞪着眼半晌说不出一个字。最终也只能恨恨地甩袖而去——所以说他为什么这样痛恨这个官场,弯弯绕绕忒多,话明白一些说难道会死吗?这些人累不累!

于是这件事也只能不了了之,徒留提督大人稍后给周世泽去口信道:“这件事已成定局,也是我耳不聪目不明的关系,等到说话的时候已经尘埃落定了。我心里十分可惜,你但凡有什么要求就提出来罢,我尽力与你同上头周旋。”

提督宋大人有的是一些老做派,譬如对待下属这件事儿上,或许更加严厉,但同时也会更加当作‘自己人’。这并不是一般上下级之间的那种关照,而是当作自己的子侄一般。只要是自己的下属,那么以后的出路也会一一考虑到。

若是自己没得本事的那一类也就罢了,可只要自己也有能力,最终却不能得到与自己能力匹配的。作为上峰的宋大人都会觉得亏欠,即使这并不关他的事儿。何况他已经暗示过好几次周世泽,自己打算举荐他以后做东南水师提督,这下就是承诺都没有做到的了。

他这人有这样的愧疚,硬汉的很,当然不会言语上说什么,当即就去做了,只是这没有做出一个结果来而已。于是等到他说自己的愧疚,又问周世泽的要求——这一回是打算一定要做到的。这时候周世泽才知道自己这位上峰背后替自己做了这许多!

心里感激的不得了,与祯娘还说了这件事。祯娘认真听他说完若有所思道:“你和我两个人的运气似乎一惯的好,我原来并不信这些虚无缥缈之事,然而也不能否认真有这个东西存在。从九边到东南你都一直有个好上峰,不过以后就是你做顶头的了,倒是不能再验证这个了。”

说完后又补充道:“临走之前与宋大人在浙江辞行是不能了,按照礼数就捎一份礼物去罢——只是送礼这种事,我只会给那些场面上的,什么东西都有定数,像这样感谢多一些的我就不通了。况且这是你的谢意,你自己多用用心。”

若说祯娘还有相契的朋友,之间也偶尔有一些非礼节的礼物,互相应和着送。那么周世泽在这上面就是一片空白了,他那些兄弟确实是有不少,但是大男人几个,除了家里礼物之外难道还私下送东西?这也足够他头疼的了。

也不管如何,到了这一年秋日里,暑气刚刚消散。终于从京城得来了这个被传的言之凿凿的消息,安定了好大一批人的心思。要知道,就算是从内阁值房里传出来的话,只要没过了明文,什么时候都有打落的可能。

总之,最终在这个秋日里,走完了‘流程’。按照流程所说,在兵部尚书大人、都督大人、东南水师提督大人的保奏之下,朝廷任命了周世泽为吕宋总督,为从一品衔。以此职位执掌吕宋军务、民生等,还有协理吕宋商贸并采矿的职能等。

执掌是说有一人专断的能力,协理则是说协助办理,需要与人商量,看朝廷脸色的。官场上的玄妙之处多着,这也不过是其中一条。然而即使只是这样,这种权力说出去也相当惊人了!

类比大明的各省巡抚,都说权势滔天了,但其实也是掣肘颇多。还有许多别的低一些高一些的官员分割自己的人事权、财权、行政权等权力,总之到了一人手上,独断乾坤是绝无可能的。

但是周世泽的吕宋总督却做到了随心所欲——军权不必说,他的老本行,又是南洋这个特殊的地方,这是早就预料到的。至于民生这些就有些好笑了,这时候的吕宋还有什么民生可言么?不过也不能说毫无用处,以后兴旺发达了,或许就有用了。只是建成一地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到那个时候只怕周世泽就不是这个吕宋总督了。

另外还有财权等,就都是周世泽预料之外的。而且最没想到的是,周世泽还真有协理采矿、商贸等的权力。虽说不点出这一点,作为当地最高官,介入也是不可避免的,但是白纸黑字写明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只能说,才刚刚开始看向大明之外的大明,还没有把海外的土地太当一回事。所谓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说的就是这个,如果不是吕宋惊人的黄金和铜料犹如一个鲜美的饵料一直在前面吊着,说不定朝廷就要以远离本土、劳民伤财为由放弃吕宋,任由吕宋土人继续自己治理了。

不过历史到底没有这样走向,所以周世泽马上就要成为吕宋总督。或者直白一些说,大明放在吕宋的‘国主’。

第159章

“还以为有天大的本事呢!原来也不过尔尔。从一品的总督,哎呦呦,好高的官儿。但想到吕宋那地界,还是歇歇吧,谁不想多活几年?”一向对祯娘颇有微词,然而又不得不小心奉承的方家二太太眉毛高挑着和娘家嫂子笑嘻嘻道。

她娘家嫂子本就是一个极聪明的人,对于这种事是再不解的。周家奶奶有没有得罪自己这小姑,做什么总是处处看人家不顺?难道自己能因此得什么好处么!这当然是不能够的,只是人心总是容易不平,由不平生出怨怼来也是常事。

她本身是看不上这种的,然而眼前是自己小姑,且有另外一层——自家这小姑嫁的好,反过来家里则是没得寸进,眼看着孩儿一日日大了,男子们要谋出路,女孩子们要寻人家。这些仅仅凭着自家的门楣,最多也就是不功不过,平平而已。

然而,如果托付上自家这小姑。那么即使她在方家再说不上话,那好歹也是一位正头太太,该有的脸面都是有的!自己这点子事,轻轻一推,倒是比娘家嫂子使了十分力气还强呢!

因此,这娘家嫂子值得附和道:“可不是这个道理,原来周奶奶何等威风,在泉州脂粉队里竟是一个说一不二的。却没成想,这下竟要离了泉州,去到吕宋那样的南洋化外之地了。果然么,这女人家即使再强势,也不过一句‘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