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祯娘传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2

分卷阅读42

    ,祛除潮气又安神,还有瑶琴、棋盘、书案等各有位置。

祯娘进去的时候,微雨正给她归置床铺,所用的铺盖全是她本就习惯的。微雨抖了抖芍药花瓣做的枕头,指点鸢尾把帐子拉地高一些。再看这舱房,虽没得祯娘宝瓶轩的奢华精致,但是一间旅途路上临时将就的居所,实在不能说不好了。只怕一些好人家闺秀本身的闺房还比不上这个呢!

万事俱备,等到一切准备好了,只要知会一声,自然就有船工张罗着开船了。这时候船荡漾起来,祯娘倒是不大晕船,虽比不得在平地上自如,但是其余的不适是没有。丫鬟们除了子夜有些许,其余的也都好好的——留下的两个二等丫鬟是佩兰和蝉衣,正是晕船才特意留下她们的呢!

为了早些启程,今日起的格外早,祯娘这时候真有些乏了,干脆拆了头饰换了衣裳,躺着睡眠去,等到再醒来,就是午饭时候了。

这样的客船本就是有厨房灶火的,但是并不会太大。更何况就是有足够大的厨房,也没得家里那般齐全的食材和一整个伙头班子。带出来的厨娘都是好手,但不比家里,各样专精的都有人。

两个婆子提着食盒过来,笑道:“太太让厨房给大小姐送来午饭,因说小姐格外乏了,上午在舱房里睡觉,因此醒来时该不大有胃口,所以送来的是一些清清爽爽格外开胃的。大小姐先看看,若是不好,再让厨房拿别的来。”

一样样菜肴摆到桌子上便是猪油饺饵,鸭子rou包的烧卖,鹅油酥,软香糕,糖渍樱桃,一碗菌菇大馄饨几样。简薄是简薄了一些,但是样样都是市井小食,各位开胃,让人食指大动。何况家里厨房做这些可不像是外头,干干净净不说,还不惜工本!外头小贩要赚钱,拿能像家里厨房,不在意功夫、不在意耗费。

果然见祯娘满意了,接过红豆递过来的一双黄杨木筷子,每样亲亲尝了一回。对两个婆子道:“这一回做的很好,让厨房晚间送鸡丝汤面来,看到这些小食一时想吃那个了!”

不过是一碗鸡丝汤面而已,这是大小姐的话,两个婆子当然是忙不迭地应下了,这才告退。祯娘一面吃着馄饨,一面对着将离几个道:“你们早上只吃了几个点心垫一垫,这时候别在这里和我磨,分成两班去吃饭罢。我吃饭哪用得着这么多人陪着。”

祯娘虽然看着冷淡,但也不是那等不体恤人的,早知她脾气,几个丫鬟商量了一番就分两班去吃饭。祯娘不再多管,等到吃完饭,就半躺在榻上。一般这时候是她看看书,只等半个时辰就午睡。大概是今日睡了一个上午,这时候看的书籍再是无聊,也没有丝毫睡意。

这也没什么可强求的,祯娘干脆起身,到了书案前找些有意思的书籍来看。挑来挑去,得了一本西夷人翻译的他们自己的史书。祯娘早在地图上知道他们的大小了,见他们在那般大小的土地上竟然也分出了那许多国家,还彼此征伐不断,类似于战国。对于其中掌故一点兴趣没有是不可能的,实际上她得到了这本书刻意看的慢,怕是太快了,不解其意。

船上悠闲,日子倒是过的快。客船自京杭大运河行驶,很快转入长江——而太仓就在长江入海口的地方。越是临近,船上倒是忙碌了一些。到了一些港口停靠,住着账房和伙计的那一艘船就会与祯娘顾周氏这一艘搭桥板相连,有人上来与顾周氏商议事情,汇报一些查账的准备。

祯娘也在一旁听着,这样的事情和她常有的奇思妙想没有任何关系了,非得是勤勤恳恳严谨做事不可。她头一次全程知道是怎么回事,尽心尽力地听着,直到完完全全了解。

就在这每日读书和学着新东西的时候,不知不觉竟然就到了苏州州城——太仓自然也是苏州下辖的县城,到了苏州,却不能说到了太仓。

苏州是自古江南名城,风光自然十分看的。不过顾家这两艘船并没有停驻的意思,只是放了半日假,让家在苏州的几个伙计账房回去看一看罢了。顾家本就是在太仓做的生意,招来的伙计账房有许多苏州人一点儿也不奇怪。

半日也就是极限了,毕竟他们还赶着去太仓做事,要是想多多停留,只能等到回程的时候了,那时候不忙。因此祯娘都没下船去,她以前不晓得来过多少回苏州了,并不需急急忙忙地看一回。

不过祯娘叮嘱了将离道:“把这件事记下来,回程的时候要在苏州停驻,我要记得给玉浣jiejie她们各买一些礼品。昂贵的不好出手,最好就是一些苏州特产了。譬如那些香扇、香袋儿、花笺等。”

这样叮嘱并不是祯娘不把玉浣她们放在心上,以至于带礼品都会忘记。只是这一回回去事情可多,若是一个不小心忘记了,那真就不知如何是好了。实际上大家门户里的太太小姐,身边多少事情,样样都记得可做不到。但是事情最后滴水不漏,这就是因着贴身丫鬟给帮忙提示。这是将离常常做的,不要多说点点头就记在心里。

不要说苏州风光多好,祯娘只是在船上呆着罢了。等到傍晚就见几个伙计账房回来——家在苏州的明日早间才会赶来,其余出去闲逛的这时候就回来了。

譬如祯娘手底下的三个伙计,苗修远、宋熙春、刘文惠三个。没有一个是苏州的,可是都下去玩儿去了。苗修远本不愿意出去,但到底是伙伴相邀,不该总是拒绝,于是也跟着出去走动。

祯娘让丫鬟请三人过来,她本意是想与三人说些关于火柴生意的事情,只是三人到了,手上拿着的东西反倒引起了她的兴致。那是一些花花绿绿的纸张,印刷也颇为精美,这东西祯娘也见过,因此一眼就知道是什么,当时就道:“怎么买了这货票子?又不常在苏州,中间不知道行情,必然会亏银子的。”

这些东西说来是很有趣的,民众就管之叫货票子,顾名思义是用来拿货的。凡是买下货物却不急等着使用的就可以拿票不拿货,只等着日后再来拿。

这东西起源于一家糕饼铺子,说是那家做的酥皮饼味儿极好,供不应求。店主无可奈何之下收取了糕饼钱,然后用自己的私章盖在一些‘欠条’上,表明欠多少盒糕饼,约定到期之后顾客来取货就一定有货。

这本来是拖延之法,谁都知道按着打的白条数目,到了时候若是都来取货,糕饼铺子哪里拿得出来。这时候店主人都绝望了,但是出乎意料的是,到了日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人来取这些糕饼。

原来货票子售出后,许多人并不马上兑现,而被当作礼品券送了人。还出现有钱人一下买许多饼券存在那里,需要送礼时就用几张,想吃酥饼了就拿券去换。这样还有个好处,糕饼这样的东西可不耐放,这种法子减少了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