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剧本不是这样演的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2

分卷阅读82

    在一个卖馄饨的摊子里停了下来。

“老伯,来碗馄饨。”

“好咧,您稍等。”

萧亦挑了个近摊主的位置坐下来,看着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群,状似漫不经心地道:“老伯,这梁平县可有什么好地方?”

老伯回头看了一眼萧亦,说:“小哥你是外地人吧?”

萧亦点点头,又开始编起故事来,什么家中大变,父母双亡,兄弟俩为了生计各自投奔父亲的朋友,但他在路上弄丢了父亲给的信物,他也不记得父亲写的地址是在哪里。还有未婚妻悔婚,自己想要出人头地什么的,最后红了眼睛低叹一声,无限婉转,说道:“这其实也不过是我想太多而已,出人头地哪有那么容易?人生地不熟的,能找到条活路就不错了。”

老伯道:“光看你有没有手艺了。”

“我倒是有门手艺。那是我爹送我去跟一个师傅学的,就盼着我以后能有个傍身的活计。”萧亦心道,少爷,对不起了,我也是为生活所迫,真不是要故意占你便宜。

老伯问他:“是什么样的手艺?”

萧亦谦虚地笑了笑,说:“也不是什么大本事,都是在厨房里调水和面,做些小点心。”

“那也是很不错了。”老伯道,“小哥你若是想出人头地,可以先在县里找家作坊在里面打打杂,磨个两三年,筹够银钱,也可以出来自己干了。”

萧亦点头道:“我原先也是有这个意思的,只是人生地不熟,难做周全的打算。”

馄饨做好了,老伯小心地端着碗放到他面前,“尝尝看。”

萧亦颔首道谢。老伯道:“不介意我坐下来跟你聊吧?”

萧亦微微摇头:“老伯请便。”

此时客人稀少,老伯坐下来跟萧亦闲聊倒也不碍事。

老伯显然是个热心的人,再跟萧亦说话的时候,萧亦想到的,没想到的,他都提出了一些问题,并且尽量给予恰当的解决方法。萧亦自然是惊喜异常,在他原本的打算里,这些事是要以后靠自己察言观色,慢慢偷师学的,没想到今天竟然差不多都得到了提点,这是出门遇贵人,前途光明啊。

萧亦吃完馄饨,告别了老伯,走前他留了两倍的饭钱放在桌上。

老伯是梁平县人,几十年的岁月,不曾远离过家乡,梁平县的一草一木,一人一物,都是熟悉至极,所以他根据萧亦的条件给他介绍了两家点心作坊,一个是在人群最密集的县城中心,东家是一个矮胖的中年人,面色慈祥,听说他有后台——现任知县老爷是他的妹夫,他本身家族里也是个商户,关系极广,别人做不到的觉得很为难的在他眼里都算不得什么太费心思的事情,是以生意做得很不错。

另一家就差点,门面没有前者大,也没有那么风光,但也是百年老店,传了好几代人,有口皆碑。这一代因为子息艰难,掌事的是个女子,双十年纪,做事很有一套,没人敢因为她是女人而看轻她。

萧亦心里考虑,虽然背靠大树好乘凉,但是也不□□全,古往今来,官之一字牵扯太多,没什么大本事的就莫要掺和进去,小心出了什么乱子连自身都难保。

而那家百年老店,倒是很适合。萧亦向行人打听那家人的情况,都说是温和性善,人实在,做生意也讲究诚信,至今除了刻意去找茬的,还没在这些事情上公开闹过。

听了这些,萧亦心里的选择已经很明朗了。与其闭着眼去拼,还不如找条稳妥的路慢慢走。他没有出人头地干大事的欲望,只想做个平凡的普通人,他一个普通人要那么拼干什么?

这辈子,如果没有再发生意外的事情的话,他也就这样过了吧。毕竟他又不是书中的主角,奇遇灾难也轮不到他,安心做个平民百姓就好了。萧亦心里想。

作者有话要说:  相信再过不久就可以完结了0.0

☆、第五十九章

晌午刚过,街上行人冷落,稀稀拉拉的几个人。

“唉,这生意是越来越不好做了。”一名十三四的小厮打扮的少年下巴枕着两只手趴在柜台上,一双大眼睛巴望着外面的行人。

旁边一位年近三十的瘦削青年手指不疾不徐地拨着算盘上的珠子,轻声提醒道:“这话私下里想想就可以了,别拿到明面上说,小心让当家的听见。”

少年听到这话马上苦了脸,叹着气说道:“当家小姐很辛苦啊,也不知道能撑到什么时候。”

青年停了算术,抬眼望向大街,目光幽幽,“能撑到什么时候就什么时候吧,只要当家的还在就好。”

转眼,到日暮时分,仍是鲜有人光顾。

少年边收拾东西边抱怨:“再这么亏损下去,只怕连宅子里的生活都要受到影响。”

这边青年走过来,抬手给少年脑袋敲了一记,“你就少说几句吧,别给当家的添乱。”

“知道了。”少年委屈地抱头,心道他也是一心为当家小姐好啊。

两人继续收拾,沉默不语,内心都生出一种悲凉之感来。百年老店,当初何其辉煌,如今却惨淡经营,店面缩小至今只剩下两间,而每间配备的小厮不过两三名,鲜有客光顾。

“请问,流云坊需要人手吗?”

很突然的声音。两人纷纷回头,却见是一个二十左右的年轻人,肩上背着个包袱,两只脚踏入们中,微微站定,有些局促的模样。

不是来找事的。青年两眼将他上下打量,看不出威胁,也就放缓了语气,问道:“小兄弟有何指教?”

年轻人,也就是萧亦,求职的话在说了第一遍之后,第二遍自然就容易多了,“我是外地来的,想找份工做做,你们这需要人手吗?”

几句话话说完,青年还没回答,他旁边的小少年就往前踏了一步,道:“端茶送水跑堂的人手都满了,请往下家吧。”

萧亦:“……”流云坊还配有端茶送水跑堂这种分工吗?确定不是客栈?

青年也默默无语,伸手拉回了小少年,对萧亦道:“流云坊现在确实不缺人手,小兄弟你还是去观察下家吧。”

“后厨的人手也不需要吗?”萧亦继续问道。

“劈柴烧火哪用那么多人。我看你手脚无力,也干不来那力气活。”小少年不客气的直言,倒不是他生性怎样,而是有前事伤他心。当初流云坊的死对头便是找了两个人来流云坊唱戏,一人求,一人劝,明着说可怜流云坊百年名声,仰慕已久,不忍其没落,暗里却是讽它后继无人,眼看着就要倒了,小厮平日里闲得发慌,只眼巴巴地盯着街上的行人和灯火。

后来那两人一路唱到对头那里,得了个小管事做,让围观的民众大看了一场好戏。小少年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