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重生之名门毒秀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5

分卷阅读375

    了阮絮,再慢慢撕开她伪善的面孔。

住进无为寺的第三日,阮、白两家的小姐都收到了来自太子祁念的一份赏赐。

前来送赏的袁公公走之前,别有深意地道。

“昨日太子曾至寺中玩赏,无意间听到各位小姐cao琴,感念于小姐们琴艺卓绝,故赐下几样乐器,还望小姐们继续勤加练习。”

那一份份写着名字的精美礼盒都放在案上,阮酥和清平都是四尺来长一尺多宽,而阮絮的,却与她们不同,只有一尺长几寸宽。

看出区别,人人心中都已猜到几分,偏偏阮絮是个沉不住的性子,急急忙忙开了盒子,果见盒中静静躺着一只上品的碧玉箫,霎时心花怒放,拿起玉箫转身就开始邀功。

“老夫人、父亲、母亲快看,太子送我的碧玉箫,乃是出自妙音阁的珍品,可见格外用心呢!”

万氏见女儿得到了太子注意,面上不由也露出喜色,向着梁太君和阮风亭道。

“无为寺倒没有白来,看来这次太子已对絮儿留了心,加之绣像的事,太后又欢喜得不得了,咱们家絮儿的风头,当下白蕊自是赶不上的了,女儿争气,老爷在朝中也是面上有光了!”

万氏的话,正好说到阮风亭心坎里去了,他心情大好,看阮絮也越发怜爱。

“我的女儿,自然要比白展的强得多。”

梁太君虽然欢喜,但阮絮这些殊荣是怎么得来的,她心中敞亮,可惜这阮絮不知低调,当着阮酥和清平还这样张狂,她咳嗽一声。

“你们也莫太过乐观了,这些都是小事,絮儿最终能否得到贵人青睐,还看今后怎样经营。”

她这样说,一是敲打阮絮不要过分得意,二来也是变相告诉清平和阮酥,她们的付出,对整个大局的影响并不算什么,阮絮要上位,关键还是要靠阮家。

阮酥怎么会不懂梁太君的意思,更让她作呕的是,阮氏夫妻明知不论绣像还是琴箫和鸣,阮絮都是冒名顶替,竟然还大张旗鼓地说阮絮争气,真是恬不知耻。

她心里虽做如是想,面上却依旧抱持着真诚的微笑,仿佛阮絮得此殊荣,她也跟着沾光一般。

一旁的清平却笑不出来,那柄玉箫,以及太子的瞩目,本该都是她的才对,可她眼下寄人篱下,却不得不眼睁睁看着阮絮李代桃僵,她岂有不恨的?她努力克制着不显露出来,但袖中的手却已死握成拳,瞥过微微含笑的阮酥,她心中更气恨了,为什么同是被阮家利用的踏脚石,她却好似甘之如饴,毫不在乎?

无意争春?

印墨寒的灯果然没有白送,隔日打早阮酥正伺奉梁太君用早膳,便见万氏脚步如风地进来,方请过安就迫不及待地开口。

“老夫人,儿媳有一事相禀。”

“何事?”

万氏笑了笑,从阮酥手中接过装着燕窝的瓷盅。亲手给梁太君盛上。

“方才儿媳进来便见院中挂的那盏福寿桃灯很是喜气,约莫便是印公子送的那一只吧?”

“印公子?”

见梁太君看过来,冯mama忙道。

“是少爷的同窗好友,年前随少爷一块入京,现客居在府里。印公子昨日给老夫人送了一盏灯,因奴婢见老夫人回府疲惫,便没有禀明。”

梁太君淡淡点头,也不在意,看向万氏。

“怎的?难道你今日说的事便和这位公子有关?”

万氏拿不准梁太君的态度,斟酌道。

“近日老爷对琦儿的功课很是上心,儿媳见他一个人读书很是寂寞,便打算……”

梁太君皱眉,一下便明白了万氏的想法。

“你想让印公子当琦儿的伴读?”

阮琦心思完全不在读书上,身边的书童随侍又全部由着他的性子,完全不敢多言;若有个功课长进又能说得上话的随伺旁边,确实是一件好事。

梁太君叹口气,看向万氏的眼神第一次带了赞许。

“你也是用心良苦。”

万氏一愣,眼中的锐气一下收了三分,她拿起帕子抹了抹眼角,委屈道。

“还是老夫人体恤我。今日媳妇和老爷才提了个开头,便被老爷大骂了一顿,说什么不知分寸,目光短浅……”

梁太君语气淡淡。

“你也别怪风亭,毕竟印公子作为外客,又是琦儿的同窗,突让他来做琦儿的伴读,倒显得我们阮家仗势欺人、不懂规矩了!”

什么仗势欺人,万氏心里老大不高兴,强笑道。

“印公子出生苦寒,这次入京便是为了寻谋前程,若是成为琦儿的伴读,这今后有阮府举荐,于他并非一件坏事。”

她的语气颇为理所当然,然这处世的利益当道显然一下说进了梁太君的心坎。梁太君沉吟片刻,又和万氏问了印墨寒的家世、为人、功课一类,只道会和阮风亭商量。

两人又聊了一会闲话,直到清平来问安,梁太君这才想起另一个孙女阮絮。

“絮儿呢?身体还不好?”

见清平乖巧地立在那处,姿容不卑不亢,万氏掩住目中的阴毒。

“这病得似乎有些重……”

梁太君眉头微皱。

“可让大夫看过?这节骨眼上病倒了,别误了事,要不去许太医府上递个帖子请他来看看?”

听出梁太君并未放弃阮絮,万氏舒了一口气。

“谢老夫人关心,不过……”

见她欲言又止,梁太君便把众人打发了去,只留她说话不表。

几人走到垂花拱门,清平便回眸笑道。

“阿酥,今日时辰尚早,咱们便走梅林那条道去雅苑吧,等时日一过,许是来年才能看到那些花儿了。”

雅苑便是阮府聘请女夫子给小姐们的教习之处,往常从梁太君小院到那沿着中轴石板道不过两柱香时间,若是从梅林去便至少要半个时辰了。这平白绕远路自然不是惜花赏悦之心,知道清平醉翁不在酒,阮酥倒也爽利,一口应下。

几人沿着石径小道一路往前,这与宫中的梅林主以粉、白不同,阮府中的梅花一片鲜红,远远望去恰似一团绚烂红霞,梅枝摇曳,饶是在春初的阳光下也骨节傲然,自成一体。

眼见已走到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