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仙路归途[综]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113

分卷阅读1113

    经十六岁了,如果不是没在江都,只怕早就被父亲和嫡母许嫁了。

这一路,杨若惜就是七妹和两个婢女的主心骨,她们身上的钱财不敢多用,整日学着那些混江湖的人那样吃喝,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她们的身体其实很不适应这样粗糙的吃食,就连布衣穿在身上都引起皮肤过敏,但为了活下去,她们忍了,忍了几天,四个人虽然不到面黄肌瘦的程度,但已经越来越像那些逃难的人们了。

杨若惜盯着床帐思考,该如何才能平安到达长安?这一路不太平,她们作为女子更不安全,虽然已经丑化了自己,但杨若惜心中那深深的不安感从未消失,要不要与人搭伙前往长安?

与人搭伙自然安全,但是前提是同伙不是jian杀掳掠之人,否则她们一样危险,那么该怎样选择同伙呢?现在这个小镇看起来还很安全,她明天观察一下,看看有没有一起前往长安的商队或者车队,能不能与他们搭个伙?

清晨,长安城里的人们逐渐起床做事,沉睡的城市被唤醒,焕发生机活力。

离邪起床之后,有些没精打采,他很想撂摊子不管,策马扬鞭前往洛阳的方向接云瑶,考虑到现实,又考虑到混沌珠,云瑶不会出事,他才耐着性子等在长安。

他在床沿坐了一会,当即抽出一把剑,来到院子里练剑,不一会隔壁院子里也响起练武的声音,除了李元吉别无他人。

李玄霸别看名字这么霸气,其实这丫是个文弱书生,上战场的话,可以做个军师,做不了冲锋陷阵的战士。

李智云身板不强,这两人其实如果不是离邪,他们都应该早亡的,现在能活着已经很不错了,还想要有一副健康的体魄,那是痴心妄想。

李元吉力气较一般人大,所以他的武器是两把重锤,不过现在重锤力道不算大,也就两百斤,随着他的成长,力气会变得更大,以后他的武器也会精炼。

当然李元吉这会晨练的武器不是他自己的,离邪这府上有各种各样的武器,重锤而已,并不缺少。

离邪晨练完毕,天色还未亮,但现在基本上已经是六点钟了,该上朝的时候了,作为光鲜出炉的第一皇子,他自然不能缺席上朝。

其实现在上朝并不能解决各项事务,而是要先确立规则,所以现在上朝基本上都是讨论各项规则,如大唐律法,大唐文化,大唐礼仪等等。

这一上午就讨论各方面的条规了,午时所有大臣饥肠辘辘地离开皇宫。

离邪在这简陋的皇宫中有自己的办公场所,他现在人员配备简单,历史上李建成身边的那些出名的谋士还未到他身边来,他身边的人都是自己看上眼的。

其中韦挺是他的发小,比他年长一岁,他和李建成成婚的年纪差不多,但子女缘分比李建成好多了,三十岁的韦挺已经是有五个儿女了,都是嫡妻所生,最大的十岁,最小的两岁,他的妻子和父母也已经被接到长安来了。

窦明知,李建成的亲表弟,李建成大舅舅的嫡长子,比李建成小一岁,李家在晋阳起兵时,他就已经跟在他身边做事。当然窦明知也已经成婚,嫡妻一人,妾室两人,生有五个子女,其中长子次子长女是庶出,三子、次女是庶出。

窦明轩,也是李建成的亲表弟,不过是二舅舅的嫡长子,他比李建成小三岁,年过二十五岁,自然也是早就成婚,家中嫡妻一人,妾室一人,生有四个儿女,长子长女都为嫡出,次子次女都为庶出。

贾廷,也是离邪来到这里之后,无意中救下的人,发现他年纪小小,却非常有才,他又想跟着他,离邪就收下了他。

柳东林,他是毛遂自荐的,年纪是这套文人班子里最为年长者,再过两年,他就四十岁了。

丁蒲,柳东林引荐的,柳东林当过丁蒲的授课先生,丁蒲从学堂结业之后,一直在各处谋生,遇上了柳东林,就投效了离邪,他比柳东林小五岁。

薛泰,比李建成小六岁,他是自个毛遂自荐的,不过他之前和柳东林、丁蒲相识,也是无意中在茶楼听到柳东林和丁蒲探讨某些事情,与他观点相同,知道柳东林和丁蒲投效了何人,他打听过后,直接拦着离邪自荐了。

周文柏,比李建成小一岁,遇难被离邪救了之后,和薛泰他们接触了几天,也留下来了。

陆修明,和薛泰同龄,他是窦明知引荐的,在李渊大军攻入长安之前就投效离邪了。

这九人就是离邪的文人班子,除了贾廷、丁蒲之外,其他人都来自名家,当然不是什么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这样的世家大族。

窦明知兄弟出自李建成外家窦家,窦家虽然不是清河崔氏这样的世家大族,但也是有名的世族。而韦挺韦家不算世家,但韦父好歹也是隋朝官至二品的大官。柳东林来自河东柳氏,不过因为年少与家族闹了矛盾,一直流亡在外,柳氏一族虽然不算全国范围内的大族,但在当地还算小有名望。薛泰也是来自河东薛氏一族,与柳氏一族即是抱团合作,又是互相牵制,薛泰也是投效离邪之后,才认出柳东林的身份来的。周文柏来自江南义兴周氏一族,是一个小家族,只在当地有声望,放眼全天下,毫不起眼。陆修明来自江南吴郡陆氏一族,也是吴郡小有名望的小家族,他投效离邪后,就和周文柏互相认出来了。

现在缺乏书籍,大部分书籍都还是竹简,离邪来了之后,虽然把印刷术改进了,但李渊严格控制书籍流露出去,之前只在晋阳一带流传,来到长安之后,李渊当了唐王,算是实际的掌权者,这才逐渐把书籍发行量放大,旨在以书籍网络天下人才。

不过这年头交通不便,所以长安乃至于在唐军控制下的范围内书籍增加了,但还未扩散到全国范围内。

现在离邪的诸多事务都是韦挺他们在做,离邪只给总纲,就连许多时候与朝中那些老大臣打交道都是韦挺他们在做,这事原本让好些老大臣有些不爽,但随着与韦挺他们的接触,老大臣们发现,这些家伙也不是吃素的,而且他们代表着离邪的意思,久而久之,韦挺、贾廷他们得到了锻炼,不论是哪方面的能力都突飞猛涨,而离邪在老大臣心目中的印象就变成了高深莫测,毕竟下属都这么厉害,作为老大,岂不是更厉害?

“公子,我们与陛下讨论过科举的事情,陛下没有反对,但是其他大臣反对,他们都想推举自己看中的人才。”

贾廷作为寒门出身,他最为推崇科举制度,只可惜推出科举制度的前朝并未实行科举制度,被世家阀门阻断了,他希望新朝新气象,一定要把科举制度推行下去,不让天下寒门学子举步维艰。

丁蒲自然也是科举制度的推崇者,而薛泰、柳东林他们经过慎重思考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