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民国重生之平生事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6

分卷阅读106

    的事情根本没有意义,但他又会不自觉地去想。他总是会想那些难民,并且逼迫自己去思考战争的意义。

去把日本人赶出中国吗?刘晟无法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因为当局的做法更像是在争权夺利。

比如说北伐战争,由于当年政党间的权利冲突,即便北伐胜利了,也留下了不小的遗憾,并在国家原本就动荡的局势上,埋入了更加不稳定的因素。

在军队里,刘晟算是一个文人,家学渊源也算深厚,但他却少有文人那种伤春悲秋的感情。

文人看到不平事就喜欢感慨,刘晟虽然很少表现出来,心底多多少少有这种情节,这一次的事情更像是一个导火索,将刘晟之前积攒的感情发xiele出来。

其实陆艺华觉得这是个好现象,情绪发泄出来总比憋着要好,但这种迷茫却有点儿难办。这种思想上的事儿,旁人很难插手,总要自己想才能明白。今天他开口询问,也不过是给刘晟提个醒,顺便让他知道有人可以依赖。

是的,依赖。

陆艺华对这个词有着难以言明的执着,刘晟的独立让他欣赏,但却也让他觉得没有成就感。

刘晟再了解陆艺华也不可能知道他心中想的这些,所以当陆艺华在他顺从地靠着他的胸口发呆时露出笑意后,刘晟也没怎么在意。

冥茫时期的趁虚而入啊,陆艺华觉得,这个词儿果然不错。

作者有话要说:啊,难道我要去小黑屋吗?上午弄完论文,下午写到现在才写了两千多字,爬回去码字,离明天中午十二点还有21个小时,抛去睡觉时间六-七个小时,还有十四五小时,然后我一发呆就过去了.TT

算了,还是回去码字吧,明天中午十二点啊!今天还有二更,有时间的可以等。

69

69、新的命令...

或许是刘晟太过了解陆艺华,他们两人的交流向来不多,从日常生活到战火硝烟,刘晟总是能够轻易地捕获陆艺华心中最深切的渴望,然后细致地将这些渴望分门别类,最终帮助他达成目的。

陆艺华想,就是因为如此,上辈子他才从未想过眼前这个男人会喜欢他。

不过,这样也好。视线转向已经拉开的窗帘,陆艺华敛眉低笑,如果不是如此,他又如何会重生一次?然而未经过改变的他定不会懂得珍惜与谦让,那样的他,即便与刘晟在一起,八成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临时住所的条件实在不好,房间数非常有限,刘晟这个军衔上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况且,即便报务组那几位靓丽的女军官也是挤在一间屋子里,刘晟他们这些大老爷们儿自然不可能有什么好的住宿条件。一人一间这种好条件,也只有全集团军那几位将军才能享受得了。

当然,全集团军都知道陆艺华这个司令官护短得很,对他身边那个跟了十来年的副官好得不得了。但这毕竟是行军途中啊,两个人住在一起实在太正常了,再加上前几年有流言传出时,陆艺华针对流言源头那毫不手软的态度,即使如今他那不正常的性向放在那里,看到刘晟与陆艺华住在一个屋里,这些人也没谁往歪处想。

只是有些人私下难免会感慨一句,司令真是看重刘上校啊。

此时,刘晟就躺在与陆艺华对面的床上睡着了。

窗子上没有玻璃,糊着几张并不算白的白纸,窗棂上甚至还能看到一层层的尘土。窗上几个角里的纸张都已经破了洞,白纸边缘随着风轻飘飘地往屋子里歪着,陆艺华顺着这些破败的地方看出去,皎洁的月光流淌着一般洒在土地上。

这天晚上过后,陆艺华明显地感觉到刘晟待他亲近了不少。

刘晟是骄傲的,待他却一向顺从,甚至连性命都可以不顾,但内心深处却总有一丝看似轻薄却无时不在的隔阂,这仿佛是他心头上的最后一道关卡,除了自己谁都不能再往前一步。

陆艺华尊重他的隐私,但却不喜欢这种隔阂。

以往那些人他不在意那也算了,反正谁也不知道对方是否留下了真心,况且即便有人留下了真心,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一个笑话,听过看过就会忘到脑后,仿佛风吹过水面,半刻钟之后就是了无痕迹。

但刘晟却不一样,他好不容易放下了心,从最初的试探慢慢进到念想中希望的过一辈子,他不想在这方面上有隔阂。

刘晟心中有顾忌,没有顾忌就不会时刻想着退路,纵使自信使他不曾怀疑以及不安,但却有隔阂。他在最初在一起时就划定了自己的路,如他所想:有幸成为一生的伴侣则白头至老,否则,他们也还有退路。

这些顾忌陆艺华多多少少知道一点儿,他自己太不定性,也不能怪旁人留有后手,只是每次想到这里难免不舒服,面对刘晟时态度就把握不住,这样那层隔阂就更不可能消失了。

这种情况却不时想改变就能改变的,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更可能招致坏结果。

对这点,陆艺华很苦恼,没想到无意间却碰到这样一个契机。

而这个契机他也把握住了,他陆艺华有心去在意一个人,关心一个人,喜爱一个人,这不是丢人的事情,那个人也要明白。这种心情很奇妙,从上海时的喜爱,到如今的感情上的依赖,陆艺华想,以往他所唾弃的情情爱爱,其实还真是甘甜无比。

解决了感情问题,陆艺华原本还在想,是不是借着工作再甜蜜那么几天,但事实通常不遂人缘。就在第二天,陆艺华刚刚吃过早饭,重庆军委会军令部的命令就下来了。

向军次觉得这命令有些难办:“军令部怎么会下这种命令?林蔚的报告他们难道没看?这状况显然不符合实情,日军怎么可能放弃怒江这块儿!”

作为参谋长,向军次想的一向多,他是科班出身,受过正统的军事教育,与陆艺华这个打仗有点儿野路子的人不太一样,做事通常一板一眼,考虑问题非常全面,这也是换了这么多次部队,军官也换了好些,陆艺华却从没有放走向军次的原因之一。

向军次这边话音刚落,屋子内的人也都过了一遍军令部的命令。其中一个参谋想了想,问道:“司令可向重庆陈述怒江这边的情况了?”

陆艺华点头:“三十六师开往惠通桥时,我就上了报告,但估计没有受到重视。”

那参谋皱了皱眉头:“还是滇缅路的原因,咱们的情报部分不行。”

“缅甸日军防备严密,但情报部门也不是没有成果,这些日子集团军西移时做出的命令,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