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逆向旅行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8

分卷阅读8

    的大学?”他紧走几步跟上,很热情地说,“咱们说不定是校友。”

高穹完全没反应,直接走到陈氏仪的保护域前面,回头拉着章晓的手:“自己开门。”

章晓紧张极了,可惜因为抑制剂的作用,他表面上没有一点儿波澜。他把指头上的口令卡按上去,指纹和瞳孔识别后,保护域打开了。

“陈氏仪的原型机只有一台,是陈宜以前用的。”高穹打开黑铁柜的抽屉,取出一个陈氏仪递给章晓,“这个是你的了。”

章晓顾不上想入非非了,连忙拿过来细看。

他这台原型机跟之前看到的有些不同,表带是光滑的金属,表盘上除了经纬度和时间的标示之外,边缘还有一个小小的旋钮。这和机械式手表太像了,他忍不住捏着那小小的旋钮转了一下。

“咔”的一声轻响,表盘上所有的数字都变了。

1756年,以及一串章晓熟悉的数字:那是文管委的经纬度。

他吃惊地意识到,自己现在看到的是原一苇那台陈氏仪的数据。

“原型机可以监控其余几个陈氏仪的数据,包括经纬度和时间。”高穹在一旁给他说明,“用这个旋钮来选择监控的对象。陈宜以前用的时候很顺手,不需要手动调节,数据可以自如变化。但我们不是他,所以谁都不知道他怎么做到的。”

“陈氏仪不是只有一台吗?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个?原型机又是怎么回事?”章晓问。

高穹方才一口气说了很多个字,有些疲倦似的晃晃脑袋,打了个呵欠。

“陈氏仪是陈正和做的,但他完成陈氏仪之后就病倒了,这台原型机是他的手笔,其余的陈氏仪全都参考原型机制造,是团队里的其他人完成的。”

原型机一般采用最好的材料和工艺来制作,它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在试用过程中发现不足,并在之后的量产中进行改进,因而量产机会比原型机的成本更低,功能也更完善。但另一方面,原型机因为本身的成本极其昂贵,并且功能繁复多样,量产机型在兼顾实用性和造价成本方面会做出多种取舍,因此也有部分原型机原本的功能会比后面的量产机型多,并且也更好用。

按照高穹的说法,陈氏仪显然是后者。

章晓还记得陈氏仪和陈正和团队之后的故事。

陈正和研发陈氏仪的时候年事已高。陈氏仪的成功让他获得了无数奖项,但他缠绵病榻,几年之后就去世了。

主心骨离世之后,他的团队仍旧存在了一段时间。但由于失去了陈正和,团队无法维持下去,最终走向了解散。

“其余的陈氏仪就是在解散之前完成的。”高穹拿起自己的陈氏仪戴上,“陈正和和他的团队背后的故事很有趣。你想看的话可以问应长河要他的终端机密码。”

章晓目瞪口呆:“问……问应主任要密码?”

高穹脸色平静,点点头:“对。他很喜欢你,说不定你能拿得到。”

章晓想了想:“我拿到之后,告诉你,对吧?”

高穹歪着脑袋,眉毛一挑:“我当然不介意你这样做。”

章晓:“你这人……”

他认出来了,高穹手腕上戴着的陈氏仪就是那天自己偷窥他时他戴在手上的玩意儿。而文管委的员工守则、纪律规范和保密条款都明确规定,陈氏仪绝对不允许带出保护域。

原一苇说的没错,真是无组织无纪律。章晓忍不住猜测高穹要看应长河终端机,而且还将陈氏仪带到外面去的原因。高穹又打了个呵欠,章晓拒绝帮他问密码之后,他看向章晓的目光很明显地带着不耐烦。

为了维持这珍贵的独处时间,章晓开始找问题问他:“原一苇说你们平时的工作内容是寻找失落的文物,怎么找?”

“用这玩意儿,回到过去,然后找。”高穹说。

章晓等待了片刻,高穹一言不发。

“……就这样???”章晓有些吃惊了,“这么简单就介绍完了?”

“嗯。”高穹冷淡地说,“说那么多没用,你跟着出一次外勤就晓得了。”

眼看谈话就要中断,章晓连忙拎起手里的陈氏仪问:“原型机好像没有坏?”

高穹:“原型机是正常的,但是除了陈宜之外没人能用。”

章晓奇道:“为什么?”

高穹抬抬下巴:“你戴上去试试。”

章晓把原型机放在手腕上,随即感到皮肤上一疼:表盘下方似乎有锐物刺破了他的手腕。

他还没说出一个字,大量的数字和信息便随着细微的疼痛,疯狂地涌入了他的视野。

第5章原型机(2)

章晓虽然无法让自己的精神体显现出来,但他的平衡感和分辨能力是新希望尖端人才管理学院建校以来最出色的。

大部分讲求实战能力的哨兵和向导对这两种特殊的技能并不在意:如果说平衡感还有一些必要性,那分辨能力则人人都差不多,并没有特殊到需要单独提出来研究的地步。

但章晓在这两项技能的测试中,先是打破了保持二十六年的记录,随后的每一个学期,他的技能测试都在不断地刷新着自己的记录。

唯一能拎出来夸耀的也就这一点了。

但章晓一点儿都不觉得这有什么可夸耀的,和这种鸡肋能力相比,出色的应变能力、分析能力,甚至是体能,都显得很了不起。

陈氏仪表盘下方探出的细针刺破了他的皮肤,取得了他的血液和皮肤表层的细胞,并在瞬间完成了对章晓DNA的分析行为。

被称为“特殊人群”的丧尸、地底人、哨兵、向导等等,实际上都是产生染色体变异的人类。陈氏仪识别出了章晓的突变染色体,确认他是一个具有cao作自己的能力的向导,于是阀门打开了,储存在陈氏仪内部的无数信息开始进入章晓的意识之中。他被数量庞大的信息与数字吓了一跳,但立刻从这些繁杂的信息里梳理出了一条通路:陈氏仪每启动一次,便会留下当次启动的记录,这些信息全都根据时间和经纬度留下了印记。

1976年10月,陈氏仪上记录了第一个经纬度。它是一个位于北半球的地点。

记录显示,这个经纬度属于国家高等研究院0625号实验基地。

越来越多的文字跃了出来:实验内容、陈氏仪状态、记录者、观察人员、开发人员、检测人员……以及最后一位,“负责人陈正和”。

这是陈氏仪诞生时候的记录,它简单但也复杂,通篇只有研究人员的名字和无数章晓理解不了的数字。但这位记录员最后留下了一句话:我们能直接看到历史了。

1977年6月,陈氏仪上出现了一个有别于0625号实验基地所在的经纬度。这个数字章晓是熟悉的,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