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路人甲日常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41

分卷阅读241

    ”

秦氏是什么人?那可是被镇国公老夫人亲自教导,当过理国公夫人的,什么大场面没见过?那些人那点小心思,打她来西北就见过不知道多少了,也没心情叫苏苏和她们浪费时间。

反正只要洪笙一直比她们的夫家身份高,她们就算不捧着苏苏,却也不敢得罪。

无论什么时候,权势都是个好东西。

“接下来要见的才是你要着重注意的,两位指挥同知的太太倒罢了,她们的夫君都是你世叔的好友,多多少少也要给点面子。而且她们一个娘俩在京城,一个是扬州的,虽然岁数差着,但说到故乡,想来跟你都有共同语言。但是其他三位指挥佥事的太太,你要注意了。”

不用秦氏说,关于洪笙的同僚和上官的太太,苏苏早就询问过了。

就像秦姨说的,两位从三品淑人对苏苏存在敌意的可能性不大。

一是洪笙短时间内不可能在升职,就算真的升职,也不可能挤掉他们的位置。

二来那两位指挥同知还在洪笙在大营的小院里吃过酒,和刘指挥使一同称呼过她为世侄女,想来也会和媳妇通通气。

三来她们的娘家正好都是苏苏最熟悉的地方,很有一些共同话题可以聊。

三来也是差着岁数,若她们也是年轻的妇人,见了苏苏可能会羡慕嫉妒。可两位指挥同知的夫人也都是四十上下的人了。孩子有的都比苏苏大了,自然不与苏苏较劲。

真正麻烦的是与苏苏同品阶的三位恭人。

一位刘恭人,西北本地军户出身,都五十岁的年纪了,和苏苏倒是没什么矛盾,但和洪笙问题就大了。

大楚卫所制度中,卫有正三品卫指挥使一人,从三品指挥同知二人,正四品指挥佥事四人和从五品卫镇抚等其他文书武将。

千户所有正千户(正五品)、副千户(从五品)、所镇抚(从六品),其下属为吏目;百户所有百户(正六品)、总旗、小旗。

因为卫所制度和军户制度并行,所以允许五品及其以下军官则优世袭。

这个择优,自然就有了漏洞可钻,大部分都能世袭。

所以又有“千户好当,四品难升”之说。

卫里指挥佥事的位置不过四个,想熬上去的千户却至少有五十个,这还不算兵部直接下派的武将比例。

空出一个指挥佥事的位置,自然多的是人争抢,其中就有这位刘恭人的娘家弟弟,四十多岁了,当了十年千户,军功资历都够了,又有一个指挥佥事的姐夫,自我感觉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但天上掉下来一个林meimei,额,不对,是半路杀出来一个程咬金,生擒了鞑靼六王子,被皇帝亲自召见,直接升了一品,占了指挥佥事的位置,叫他气的差点吐血。

怨怼皇帝那是不敢的,生生郁闷出了一肚子气,差点没受不住打击一病不起。

主要是他认为升官的事板上钉钉,话都放出去了,礼也都收了,却没成,简直羞得他没脸见人。

洪笙自然也没少被人家姐夫说酸话。

一位蒋恭人,年纪不大,不过二十多岁。她的夫君也算年少有为,出身北疆望族,是五年前的武状元,家里一番运作,到了哈密,直接就是千户,用了两年升了指挥佥事,比洪笙更加顺风顺水。

他和洪笙的矛盾由来已久。同样是岁数不大,军功卓越,只不过脾气秉性皆不相投,没有“英雄惜英雄”的感觉,反倒是“一山容不得二虎”。

以前蒋恭人的夫君在兵源军资装备等地方还给洪笙下过绊子,叫洪笙很是吃过一次亏。

而如今,则是因为组建“先锋营”的事。

组建先锋营虽然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但大家都知道,只要先锋营训练出来,那绝对是哈密卫最锋利的刀,其他两位指挥佥事年纪都不是毛头小子了,就想稳稳当当的,便把两个“毛头小子”推出来顶缸。

这两个“毛头小子”自然成了竞争对手。

蒋恭人的夫君既想拿好处又不想出力,就建议说可以两人一同负责,他年龄长些,多出点力,叫洪笙给他当个副手。

洪笙哪里肯信他,干脆说他自己就可以接下。并且还可以立下军令状。

刘指挥使当然也不傻,他原就看中洪笙,最后选了年纪虽小两岁却敢拼敢干也更加稳重的洪笙。

洪笙就这样成了蒋恭人夫君的眼中钉rou中刺。

而最后一位白恭人,一看姓白,还有什么不明白,不过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罢了!

第十六章来者不善(二)(一更…

(ps:第十五章题目修改了一下啊!)

这位白恭人自然出身白家,是白家家主白万三的庶出meimei,白家大小姐的姑姑。

说来,这位白恭人以前不过是位妾室,是在原配夫人死后才被扶了正。

据了解,这位白恭人表面上看是典型白莲花,私底下也秉持白家女孩一贯温柔体贴的作风,颇得她家老爷的喜爱。

但身体不错的原配夫人在她进门后不久就一尸两命去了,留下来的长子则因在热孝里与母亲的丫鬟厮混而名声前程全无,庶出的二子则在她被扶正后摔断了腿,紧跟着她查出了身孕。

因为白家姑娘的名声实在是太好了,她又表现得和小白花似的,所以即便有人怀疑,因为拿不出证据,也沉寂下去。

但苏苏可不相信什么巧合。还有,不是姓白叫莲花,就真的是纯洁无暇了。

要知道白莲花可是长在烂泥塘里的,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能有几个?

苏苏正想着,就见一个小丫鬟进来回话。

“拜见夫人,苏恭人,孙mama叫奴婢过来通传,刘恭人、蒋恭人、白恭人一同到了,同行的还有三家的几位姑娘和白家姑娘。白恭人说她娘家侄女儿正好在她家做客,知道夫人最是心善,便带着侄女儿到府里拜见夫人,见见世面。”

苏苏一听这话,就知道这是来者不善。

而秦氏冷笑一声,“人都来了,我还能叫她回去?知道我最心善?看来就是我太心善了,到纵的她们目中无人,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说完摆摆手,“和孙mama说,就说我这儿有贵客,叫她直接把人带去偏厅,不必过来拜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