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清穿之皇太子宠妃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33

分卷阅读133

    着胤礽回去乾清宫。

康熙才刚回宫,还有一大摊子的事情等着他去办,一堆的人等着他召见,并没有太多闲暇时间,能抽空亲自过来看望弘昭,已经是莫大恩宠了。

胤礽仔细汇报了康熙离京期间所发生的各项事务,除了朝廷上的正经公务,也有皇室中事情。譬如有关五阿哥和七阿哥以及八阿哥三人之婚事,钦天监已经算好了几个吉日,胤礽精准的将几个日子一一报给康熙知晓。之后又稍提了几句五阿哥的庶长子已经两个月的事,至于康熙会何时给赐名之类,胤礽并不多说,他知道汗阿玛自有决断,说多了反而惹人厌,显得康熙不周到一般,很不讨喜。

第九十六章议功

康熙对胤礽一向很满意,胤礽汇报所提到的事情,康熙都有很认真听取并不时指点批示,或者纠正指导,对太子的培养一如既往十分用心。

至于胤祺等三个儿子的婚事,康熙心中思量了片刻,很快便从钦天监所给日子里圈选出了三个吉日,并命内务府好生准备着。

五子胤祺和七子胤祐这次都有随他御驾亲征,期间二人表现虽然不能说多么亮眼出彩,可也算得上是可圈可点。起码从小到大养尊处优惯了的两个皇阿哥,出征期间并没有抱怨条件艰苦,也无人退缩认怂,而是十分勇敢的披甲上阵,真刀真枪奋勇杀敌,真正见了血,立了功。

康熙对儿子们如此英勇有男儿之血性的表现非常满意,所以,对于两人大婚一事,康熙很是爽快立刻作出了批示。

而胤祺家庶长子名字一事,康熙倒是无有多说什么。也非是他就忘了自己还有这么一个小孙子,以康熙强悍记忆力,多少才见过一面的官吏都能记住的能耐,哪里就能忘了自家孩子。而是这孩子出生时候,康熙正在前线统帅督军,战事正紧,日理万机,这孩子又只是个庶子,康熙自是没怎么在意上心,所以至今也未开始给他想名字。

倘若他没记错,胤褆家福晋和胤祉家福晋是有了身子的,这两胎生下来,再是不济也该有个男孩儿出生吧,届时再一块儿给赐名也不妨事。

当前最重要的还当属庆功和议功两件事。作为战后胜利一方,不论出征没出征的,谁还不是伸长了脖颈等着呢。

议功之事比较繁复,需得召集朝臣相议讨论,不是一会儿半会儿就能出结果。庆功一事却是不能拖太久,如今正值大军凯旋而归,满城欢喜,气氛浓烈,拖来拖去没得给拖没了那份热闹和期待。康熙当即便让胤礽着手负责庆功事宜,胤礽恭敬领命。

乾东头所,胤褆因为康熙老爷子又一次严重偏心,亲临毓庆宫看望太子家嫡子弘昭一事攒了一肚子的气,心情很不美妙,一张黑沉着的脸直至见到门口相迎出来、小腹凸起已经显怀的伊尔根觉罗氏才缓和的收敛几分。

胤褆加快脚步,牵着伊尔根觉罗氏就往屋子里走,语气不赞同的道,“外面天气那么闷热,你身子又重,安心在屋里等着爷便好,怎么还出来了?”

福晋的身体本就亏损得厉害,如今瞧着脸色依旧苍白的没血色,便是怀了身子,身材也没见一般寻常妇人那样的发胖圆润,反而更加瘦弱了几分,这由不得胤褆不担心。

伊尔根觉罗氏能感受到胤褆的关心,心里微暖,怀孕的各种辛苦也不觉得多么难受了。微微一笑,声音温柔,“我想早一些见到爷。”

胤褆心里蓦然软了几分,牵着伊尔根觉罗氏进到屋里安坐好,夫妻俩才开始说起贴心话来。除了将这几个月内皇宫里和乾东头所里发生的各件大事小事说予胤褆,伊尔根觉罗氏说的最多的事便是关于自己肚子里的小生命。

时隔三年又一次有孕,伊尔根觉罗氏心里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自己肚子里孩子有一半可能会是胤褆的嫡子。担心的也是这只有一半的可能。

万一想要嫡子的希望又一次落空,伊尔根觉罗氏也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再坚持下去。她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除了身体上的依旧虚弱,大病小病不断,怀这一胎的感觉明显就比以前四胎更加吃力。

说句悲观的话,她这副身子也不知道还能再坚持几年,倘若这次依旧不能如愿,她还能有下一次机会吗?

伊尔根觉罗氏只要稍作一想,瞬间就悲从中来。尤其孕妇又是最易敏感多思的群体,伊尔根觉罗氏整日里患得患失的忧心不安,心理压力过大,以致她一见到家里主心骨的胤褆,没说上多少话就控制不住红了眼眶。

胤褆十分耐心温言安抚着,他理解福晋的不易以及苦楚,便是他身为堂堂男子,无子的压力和困扰也一直压在心头,更不用提身为他正妻嫡福晋的伊尔根觉罗氏。

尤其他最大的死对头胤礽已经抢先一步得了嫡长子,占去了他觊觎已久的皇长孙之位,无形中给太子一系增加了不少政治资本,这令成婚更早的胤褆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

从小到大,什么事都要被胤礽压过一头,抢先一步,胤褆哪里能忍。

再想起之前令他耿耿于怀的汗阿玛亲临毓庆宫探望太子家乳臭未干的臭小子一事,胤褆盼子心切的心情愈发强烈,他由衷的希望福晋这一胎能给他生下一个儿子。

看着脸颊瘦弱,肤色苍白的伊尔根觉罗氏,眉宇间萦绕着散不去的淡淡愁苦,胤褆有些心疼的拍了拍她的手,“福晋别想太多,好好静养安胎,爷有预感,这一胎定然是个儿子。”

即便不是儿子也能变成儿子。胤褆眸光微闪,想到之前从草原上听到的一则消息。蒙古有一喇嘛,据说道行和法力很高,在蒙古一带很有威望名气,倘若诚心供奉,能让人心想事成。

胤褆心里琢磨着,若是他命人去将这喇嘛带回来,在福晋产前给作个法事,没准真能得偿所愿,一举得男呢。

六月的天气极为热辣,而比之更热辣的却是人们喜悦狂热的心。在一派喜气洋洋中,由康熙帝亲自出席,王公皇子、文武群臣到位列席,全程溢美庆贺之词不断,气氛热闹喜庆,庆功仪式办得极为成功。

庆功仪式热热闹闹结束之后,议功之事也正式提上日程。但凡论功行赏,都有个功过是非,赏罚奖惩,这场大胜也不例外。随着议政王大臣们商讨统计,康熙帝一道道旨意下去,各人有喜有忧,有功记功,有罚领罚,各府人来人往,互相走动,或是上门祝贺或是走后门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