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九重薇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435

分卷阅读435

    ,忠仆们明知道天下无不散的宴席,然而几年的相处,如今走到如此地步,不由一个个低头落泪。

甄夫人反而表情平静,依旧如平日般恬淡若水。她另取了张百两余额的银票,指了两个干净的丫头,命她们收拾厨房,采买些丰盛的海鲜rou蛋回来,晚间大家一起吃顿团圆饭。

明日便要作鸟兽散,这是众人留在汇通的最后一晚。

汇通钱庄那墨底烫金的匾额已然卸下,安静地倚在壁角,见证着自身由荣至衰的沧桑。几块散落的门板堆在地下,油着清漆的桐木依然散发着芳香,它们却再也没有了用处。

甄夫人淡然地望了这些东西一眼,不见得流露出多少感情,只吩咐几个伙计将它们收进库房。

另指了原先柜上的大掌柜,要他领着两个跟班,再拿着自己的帖子去扬州城内几家最大的当铺与银楼,要他们各自泒能做得了主的掌柜,明日一起来汇通钱庄做个见证。

甄夫人私下早与他们接洽过,要当尽手里的珍宝,换取各家的银票,如数兑付自家欠下百姓们的银两。至于官府富户们,本是一丘之貉,就让他们日后与钱唯真撕扯,与自己半分关系也没有。

这里有条不紊地安排着,直待众人都领了命散尽,那贴身丫头即担心,又害怕,立在甄夫人身边泣道:“汇通仅有的银子,不过库房里现有的那几千两。今日这些人来势汹汹,夫人明日拿什么给他们?”

甄夫人笑道:“难为你真心替我打算,岂不闻戏文上说,杜十娘还有个百宝箱可沉。你这夫人经营了这几年的钱庄,难得便没有体己可用?”

唤了丫头来到卧房,丫头仔细看时,贴墙的一面地上,一溜地放着十几只匣子,都是甄夫人昨日规整好了。打开看时,珠光宝气的瑞光晃得睁不开眼睛。

前头都是珠宝挂件、玉石玛瑙,琳琅满目。最后一只匣子里是满满一盒广源银庄的银票,都在百两左右的面值,粗粗一算,也在十万之上。

丫头随了甄夫人多年,自然识得货色。略一清点,心间再一盘算,东西虽然多,离着偿尽汇通钱庄的欠款,却是远远不够。

甄夫人冷笑道:“谁说我要全部清还?那些个达官贵人们放在庄上想要以钱生钱,叫他们自去寻钱唯真索要。临到这个时候想与汇通撇清关系,简直是痴人说梦。我的所有体己变卖干净,大约便够归还那些市井百姓。穷人家的血汗钱,我一分不贪。”

丫头听得心酸,又怕自家主子伤心,只偷着抹眼泪。甄夫人拉了她的手,将一个小匣子放在她的手心,怜惜地说道:“这里头是一点体己,原是留给你的嫁妆。可惜明日一别,不能亲眼瞧着你上花轿,便提前替你添妆。”

小丫头坚辞不受,甄夫人喝道:“你知道我的脾气,从来说一是一,送出去的东西,断然没有收回的道理。”

主仆一场,能留下的也就是这个念想。甄夫人既然存了自尽之意,自然要散尽手中余财,走得无牵无挂。

她纤白的皓腕上早脱去价值连城的金绞蜜镯子,还余着根赤金镶钻的水波纹细手链不舍得摘下,也是价值不菲的好东西。

拉过小丫头的手,甄夫人解了手链,亲手替她扣上。鼻间泛着酸意,甄夫人勉强笑道:“我素日贴身佩戴的东西,那些都用去还债。如今只留了这一样,便送给你去带,也全了咱们素日的情谊。”

第四百七十六章散尽

秋叶簌簌,主仆二人相望无言,添了无限凄凉。

丫头扑通一声跪在甄夫人脚下,一时泪如泉涌,哀切切说道:“夫人究竟做如何打算?待明天的事一了,便是汇通钱庄不在,咱们主仆二人依然可以一处存活。夫人何以要将奴婢们全部遣散,身边一个服侍的人都不留?”

甄夫人敷衍道:“我自有往日的好姐妹家中可以落脚,却不方便再叫她再收留旁人。你且安心过活,若是日后我自己置办了宅院,一定回来寻你,可好?”

丫头流着泪应声,替甄夫人理了晚妆,出来与大家一同吃饭。

上好的竹叶青,都是酒入愁肠。伙计们每人向甄夫人敬酒,虽都是浅浅抿一小口,甄夫人也染了薄醉。

扶了丫头回房,甄夫人因着明日有一场硬仗要打,自然早早歇下。

丫头蹑手蹑脚退了出来,回到自己房里,打开留给自己的锦匣看时,里头是几根黄灿灿的金条,外加赤金打就的一对唐草卷纹手镯、同款的发簪与耳坠,还有整整一千两的银票。

那首饰款式新颖又喜庆,并不是仓促打成,果真是及早替自己预备的嫁妆。想到这么好的主子,自己却不能再服侍左右,那丫头又是泪落如雨。

第二日一早,汇通钱庄门前便挤得水泄不通。

伙计卸下了门板,众人蜂拥而入。进来看时,甄夫人一身鲜艳的红衣,高挽着发髻,已然在右侧的柜台内端坐。

偌大的铺面拿大插屏隔成左右两间,左边的柜面上后头堆着些散碎的白银,柜面后头的抽屉里是整齐的银票,都出自如今最畅通的广源钱庄。几个伙计捧出账簿,只等着核对无误便当场兑付现银。

右边的柜面里,左右各有三位别家当铺请来的内柜,衣着光鲜,神情肃然。

广源、财茂、利通,都是扬州城响当当的当铺与银楼,想是甄夫人请来的见证。瞅着这些名高望重的人在场,外头挤提的百姓们反而觉得心安,想着银子多半有了着落。

甄夫人表情淡漠,丫头立在她的身后,案上摆着那十几只锦匣。

望着眼前嘈杂的局面,甄夫人举手示意,便有伙计上前安排众人依着年龄排队,年轻的主动往后,年老的先往前头。

这么安排到也合理,都是乡里乡亲,年轻的自然不好意思与老年人拥挤。

接了一位七旬老翁的收据,上面不多不少十两纹银的文书。伙计立时拨动算盘,算得应得的利息,从身后的钱匣子里取来纹银,连本带利称给老人。

左边的柜面里,兑付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右边这里,甄夫人心间悠悠一叹,再向丫头示意,命令她打开锦匣。

第一只锦匣里,是几尺高的珊瑚树。艳红的珊瑚没有一丝杂色,赤如火焰般通透。甄夫人标了底价八万,请那几家掌柜加价。

甄夫人手里有好货,都是银子买不来的东西。这些掌柜们早得了东家授意,一个个银钱带得足足。

若放在平时,不消说区区八万的银子,便是再翻上一倍,也买不得这价值连城的珊瑚树。六家不约而同,一起举牌加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