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九重薇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54

分卷阅读354

    挂着今日复诊,一早便入了宫。

瞅准徐昭仪早膳之后的片刻闲暇,替她搭脉问诊,又将药方调唤,请刘嬷嬷泒人去抓。罗蒹葭欣慰地说道:“幸亏昭仪娘娘底子好,再吃两日便无大碍了。那个菊花粥的药膳益气平肝,还是要常喝才好。”

记得当日徐昭仪用的粥底讲究,罗蒹葭品出了高汤里猪内、鸡骨的滋味,又好意提醒道:“娘娘不要用那么讲究的粥底,但是白粥加些蜂蜜,煮那碗菊花粥最好,这几日少用些荤腥,那痰便消得快些。”

徐昭仪频频颔首,吩咐刘嬷嬷叫众人照着去做。因要张罗建安与康南两国使团里头女眷们的住处,徐昭仪片刻不得闲,却舍不得罗蒹葭就走,请她在百花洲逛逛,中午陪着她一起用膳。

说话间刘嬷嬷端上早间的药,浅浅的药盏里不过小半碗的汤药,虽然浓郁,没有扑鼻的苦涩,反而透着清香。

罗蒹葭常替小儿开药方,知道在药里添些陈皮与甘草中和,比太医们的良药可口,又是药到病除。徐昭仪三两口饮尽,就着宫婢捧来的漱盂漱口,越发觉得自己幸运,能与罗蒹葭结交。

好歹忙完了回到宫里,徐昭仪与罗蒹葭用过午膳,便请她移步到花厅喝茶。刘嬷嬷特意呈了个新鲜菠萝蜜的果碟,由着两人边吃边聊。

徐昭仪如今心事顺遂,越发怜惜罗蒹葭的命运。

当日罗蒹葭千里寻亲,成了皇城里头一段佳话。后来太后娘娘赐了封号,徐昭仪也曾打探过她的来历。自然不晓得她做为菊影菊老板的过往,只晓得是新寡独居,因膝下无子不容于夫家。

因想着那一日夏兰馨无意间弹奏,晓得少女们都有些心事,再瞅这罗蒹葭,堪堪双十的大好年华却要从此守寡,心里便有些唏嘘。

徐昭仪深深觉得罗蒹葭单靠着兄长与罗氏药铺终究不是长方,她遣退身边诸人,再拿银签子叉起一块新鲜的波萝蜜,递到罗蒹葭手上。

瞅着罗蒹葭单薄消瘦的身形,徐昭仪拉着她的手推心置腹说道:“与meimei相交一场,虽时日不久,却一见如故。我并不是存心打探meimei的过往与日后,只想诚心规劝几句,meimei也好思量。”

西霞帝君仁厚,民风自来淳朴。若有女子和离或是寡居,待出了丧期,家人肯替她们做主,到也不用苦守。

瞧着罗蒹葭如此的人才,又有医术傍身,徐昭仪真心替她惋惜。

想着她那位已然去世的丈夫不过是位商贾,从来商人重利轻别离,又是行商途中偶遇罗蒹葭,不见得真有几分恩情。

少了三媒六聘,两人之间不过写了一纸婚书为据,这也是为何罗蒹葭夫家的族人们死死咬住,不认她身为于家妇的身份。

枉顾一个弱女子的死活,只为贪墨那于姓客商家里的一亩三分地,逼得罗蒹葭千里寻亲,眼见得不是什么厚道之人,大可置之不理。

徐昭仪便想牵条红线,听听罗蒹葭属意什么样的男儿。总要替她谋求一份好姻缘,才算还得上她的人情。

罗蒹葭被拍花贼所辱,无法保有姑娘家清白之身,不得已才捏造这寡妇的身份,她心中早绝了嫁人之念。

见徐昭仪好心发问,只略略低头叹道:“蒹葭自经往事,心如死灰,早已不做如此打算。有罗氏药铺与兄长的一天,便算有安稳的家。”

徐昭仪只认做她为亡夫伤心,叹道:“你到重情重义,只是斯人已去,活着的人却要好生珍惜。令兄如此的人才,将来定有位贤伉俪相随,以你的性子,岂肯成为他们的拖累?再者,如今你纵然有了封号,衣食大可无忧,难道便不怕年华老去,身边便唯有几个奴仆替你养老送终?人活一世,有几多不易,万万不能再难为自己。你如今不用答复,且回去仔细想想,我说的可有几分道理。”

一番肺腑之言,句句合情合理,字字打动罗蒹葭的心弦。

也曾想过此节,只为与兄长的重逢来之不易,不舍得就此分离。

罗讷言因埋葬双亲,又因天南海北的寻妹耽误了大好时光,以至于二十有三依旧孑然一人。午夜梦回时,罗蒹葭更曾深深歉疚,自己已然累得父母双双身故,总不能拖累哥哥一辈子不娶亲,耽误了罗家的香火。

可是,若依徐昭仪的意思,自己随便挑个人嫁了,从此相夫教子,又非罗蒹葭所愿。

第三百八十七章敞亮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皇城里的罗氏药铺固然开得声名鹊起,怎比得老家的柴门木扉、草屋矮墙?

罗蒹葭与兄长团聚的一刻,才得知父母早已双双故去的消息。没有严父慈母倚门双双盼儿归来,重逢的喜悦早被淹没在巨大的悲伤之中,两兄妹其实心内百感交集。

望极天涯,寸寸断肠,其间滋味旁人无法想像。

纵然兄长为了抚平她心内的哀愁,将罗氏药铺全数依着家中旧居布置,却又哪里会真正回到从前。院中亭亭如盖的金银花与香椿树,并不是父亲手植;那半截印花的门帘,并不是母亲刺绣。

过往已矣,终究走不回从前。所有的一切都是尘归尘、土归土。

兄长的功成名就与自己获得的皇家封号都如云烟一缕般虚幻,唯有与亲人阴阳相隔、那种肝肠寸断的苦痛最为真实。

每天望着罗氏药铺内熟悉的陈设,罗蒹葭学父亲的样子打理药柜,再执起剪刀修剪花枝,又采了满树金银花烹茶。

日子可以过得跟从前一样,依旧是每天简单的日出日落,身畔却缺了最熟悉的亲人。罗蒹葭了然地知道,或许终此一生,自己都很难从那种哀伤里走出。

下意识里,罗蒹葭将父母的过世归罪在自己。若不是自己当年走失,父母也不会忧虑成疾。如今,自己与兄长虽不是锦食玉食,却早三餐安逸,有了奉养父母的资本,父母却早已不在身旁。

因此上,罗蒹葭早已将母亲传授的医术与制香看得比生命更加重要,将这两样都做为父母生命的延续,一心一意想要发扬光大下去。

若依着徐昭仪的提议,纵然自己能解开心结,寻一户家境优渥的人随意嫁了,她又怎能自此安心相夫教子?若是不能行医问药、治病救人,只将自己束缚在巴掌大小的田地,纵然锦衣玉食,也必定粒粒噎喉。

罗蒹葭昧心自问,那样的日子如同要了她的命,是万万不可行。

可若是因自己小姑独处,便耽误了兄长的后半辈子,又岂是刚强的她愿意承受?

夜阑雨起,如泣如诉,徐昭仪的话不时在心上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