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琪花玉树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96

分卷阅读396

    交替的敷了几次,她轻捏几下脸颊,感觉与昨日无异,才接了干净的大棉帕子,捂干脸上的水分。

碧月取来几个精美的瓷瓶,等她坐在梳妆镜前,便仔细的帮她匀面。

碧云立在她身后,为她梳着长长的发丝。

约莫两刻钟后,两人都收拾停当。

夏氏以其挑剔的眼光看了许久,觉得没有问题,才满意起身。

贺嬷嬷为她罩上灰鼠皮披风,与碧月和几个二等三等的丫鬟簇拥着她去往禧荣堂。

冬日里的伯府花园有些萧条,夏日金秋时盛放的花朵都已凋落,仅有一些泛黄的树叶还零星的挂在枝头。

夏氏沿着小径一路往南,正要穿过通往禧荣堂的月洞门,就见到头戴点翠嵌宝金步摇的诚意伯夫人齐氏。

她脚步一顿,脸上绽开了与她心情截然相反的笑容。

第三百八十九章上眼药

“弟妹今天来得倒早,”齐氏的目光溜到她身后,转了一圈,再笑就有些别有意味了。

夏氏心里一梗,想要反讽,却又顾忌这位不是个善茬。

夏氏今早过来,是有话要说,未免横生枝节,只能陪着笑脸,道:“昨儿睡得早,天才亮就醒了。”

“倒是二嫂,十年如一日,这孝心,我可是比不得。”

齐氏嘴角微翘,被夏氏不着痕迹的捧了下,心里舒畅。

夏氏见她得意,心里憋屈,却也不得不忍着。

亚琴撩开厅堂的帘子出来,请了两人进去。

片刻,三太太洪氏也过来请安。

又过半盏茶不到的工夫,孙辈的几个女眷紧跟着过来。

待到三位姐儿也来时,于嬷嬷扶着一头银丝的韩老太君从东次间单设的小庵堂里出来。

韩老太君今天穿着一身板正的五福团花褙子,坐下时背脊直直的挺着,方正的下颌微抬,便会流露出俾睨傲然的姿态。

齐氏等到她坐定,便带着所有人起身问安。

韩老太君挑起眼梢,睃了一圈,面色微沉,而后淡淡的道:“都坐吧。”

齐氏捻着帕子,重又坐回仅次于正位的椅子里,笑吟吟的道:“媳妇才得了幅洛神拈花图,瞧着上面的人神仙一般,便想搁着太过浪费,不如绣个八幅榻屏出来。”

齐氏说着往后抬了下眼,立在后面的大丫鬟宝笙上前两步,将一直抱着怀里的锦盒打开,拿出装裱得十分齐整的长卷来。

于嬷嬷忙过去帮着展开。

韩老太君微倾上身,细细端量片刻,露出一丝讶色。

这画上拈花含笑的仕女不论神态还是容貌,竟然有些神似贵妃娘娘。

她侧目看齐氏。

齐氏笑道:“咱们府里的姐儿都是自幼修习女红的,针法技艺都可圈可点,倒也不需另寻旁人。”

韩老太君点头。

再过些时日,便是贵妃娘娘的生辰,若这副绣屏能得娘娘青眼,三姐儿和四姐儿的亲事也就不用愁了。

她看向坐在五奶奶平氏边上的三个曾孙女,十分严肃的道:“你们可有把握绣好?”

韩三很无所谓,她的女红是实打实练出来的,且早在昨晚她便知道太婆要拿这画作为自己争取扬名的机会。

此时听到韩老太君问话,她立刻点头,且还信誓旦旦的道:“请太婆婆放心,我定会将榻屏制好。”

韩老太君挑眉。

听这话是要将四姐儿和五姐儿撇出来呀。

齐氏也微微皱眉。

这孩子也太霸道了,哪有当着长辈就大包大揽的。

二奶奶伍氏忙嗔道:“你这孩子,这幅画少说也要绣八个幅面,你是有几只手啊,能绣得过来。”

韩三被阿娘训得脸上一红,抿着嘴不语。

伍氏趁旁人不注意,给她个淡定的眼神,侧过身,笑眯眯的道:“四姐儿,这事你可得多帮衬着,不然三姐儿大话说出去,却完不成,可要哭鼻子的。”

与已经过了待嫁年纪的韩三不同,韩四今年才刚九岁,学女红也是去年才开始,绣功上并不是很精,单绣一幅定是不成的。

韩四知道自己的斤两,有些为难的皱眉,只是碍于她亲娘平氏不停暗示下,她只能点头,并腼腆的道:“请二伯娘放心,佳娘定会帮着三姐的。”

伍氏这才笑着转过头,瞄了眼面色稍霁的齐氏,心里松了口气。

至于坐在末尾,才刚六岁的五姐儿,一个四房的庶出而已。

她连半个眼神也没转过去,就转而说起雅兰坊来。

最近两天那里新进了种特别细腻的珍珠膏,据说擦了之后,能让肌肤细腻白皙,润滑透亮。

夏氏一听这话,顿时起了兴致。

才要接话,就感觉身后又人推了她一下。

她立刻想起今天来还有他事,忙把话头扯到韩远之身上。

又道:“我派了人去阜头,结果扑了个空,如今倒不知道该去那里去寻了。”

她说着,偷眼看向韩老太君,如愿的看到其才刚透亮的脸色又沉了下去。

夏氏暗喜,又道:“这城里本就人多眼杂,丁点大的事都会被人说嘴,三郎媳妇这样,若是落在爱嚼舌根的眼里,还不知道要被说成什么样?”

韩老太君的脸顿时一黑,立刻想起之前坊市流传的英雄救美。

齐氏捻着帕子,轻轻擦了擦腮边,两眼盯着脚边的光滑地面,似乎有什么独特得足以吸引她全部注意力的花纹。

夏氏见她没有插嘴的意思,心里一松,捏着帕子擦没有半点眼泪的眼角,面带哀色,道:“这都是媳妇管教不严,还累得伯府名声,还请老太君责罚。”

她起了身,屈身就要跪下。

“这与你有什么干系,”韩老太君抬手拦下,复又冷声道:“你连她面都没见着,便是罚也不该你受。”

她道:“我本就不赞成三郎娶那等小门小户,要不是京里风言风语不断,惹得皇后和贵妃娘娘都来询问,我根本都不会应下这门亲事。”

“既然她不肯回府,那就随她,等三郎回来,另聘贤妻就是。”

夏氏闻言一惊。

韩老太君之前的打算并没有瞒着,柳家世代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