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逍遥农家子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270

分卷阅读270

    有钱,基本就能买到。有些东西却只听说过,工艺早就失传,或者被廉价物品淘汰,但这不表明,那些东西就没有价值,恰恰相反,若从精细程度来看,不少怕是远比现代商品含金量更高。

虽然大家都对街道两旁的货物,颇为好奇,但没一个人脱离队伍,擅自行动,没法完全控制自己的行为,至少这点定力,他们还不缺。

钟庆然将众人的神情看在眼中,眼下却不是想这些的时候,他没有开口说让大家随意,直接沿着街道往前走,等路过好几家茶楼,这才进了一家茶客虽多,但并不算高档的茶楼。

茶楼本就是消息集散地,钟庆然进的这家,客流极大,纵是很少见贵客,但架不住贩夫走卒往来频繁,消息更替非常快。

钟庆然也没想过,能从这里,打听到什么机密信息,他只是想了解边城形势,避免在一无所知的状况下,惹上棘手的人物。

现在正是边城最为繁忙的几个月,再过上一两月,来往的商户将会锐减,这也是边城特有的景象。半年时间赚够一年的钱,可以想象,这段时间生意得有多红火。

钟庆然一行人带了不少货物,交给茶楼伙计看顾,他们可不放心。钟庆然和简明宇一合计,留下村卫二队三队看管马匹物资,两人则带着一队五人去茶楼内先歇歇脚,等下再让一队过来替换他们。

茶在北方属于紧缺物资,利润自是相当可观,按理,普通百姓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他们不会舍得,将钱浪费在这上头,最多买点茶叶沫子,回家慢慢享用。边城却不同,这里穷苦人家也有,但更多的是,手里还有两个余钱的百姓。

徐记,恰巧就是兜里有点钱,就能进去畅饮一番的茶楼。

此时不是茶楼客流最大的时候,一楼大堂却已经人头攒动。钟庆然七人等了一会,才等到一桌客人散去,大家只得让小二添了几张凳子,将就着挤一挤。

外面日头很晒,茶楼里边却挺凉爽,徐记舍得下本钱,也难怪他家生意这般好。

刚拿到茶点单子,钟庆然就意识到,边城的消费水平不低,奢华物品或许没法和上京城相比,其他方面,怕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说茶叶这种远道过来的货物,其他点心,半数以上原料,边城附近都有出产,那价格却明显高出一筹。

若技艺精湛倒也罢了,价高很好理解,物以稀为贵吗,我家有,别人家没有的东西,自是能卖上一个好价格,问题是,桌上那些点心茶果,口味什么也接中等偏上水平,远谈不上独门秘技,这家经营的也只是中低档茶楼,光看茶客盈门,也能猜知,这家口碑不错,可见,这等物价应是普遍现象,说不准,这家还属于物美价廉的范畴,那其他同档次茶楼,指不定卖价会更高。

简明宇厨艺日益见长,钟庆然尝过之后,对于一般食物,也就失去了兴趣,这也算是有得必有失。他倒也不嫌弃,浪费粮食,无论在哪里,都是不提倡的行为,在这个世界,食物来之不易,就更应该珍惜。

钟庆然捻起一块茶色糕点,慢慢品尝,这一道点心最贵,味道不算顶好,胜在食材稀罕,来自北沙。当然,这里是边城,汇集了两国特产,还时有其他国家商户,不远万里过来这里,徐记提供的茶点,实在算不上多好,也就一般般,并不算多昂贵。

钟庆然吃得慢条斯理,他也就是尝个新鲜,若论味道,那还不如回家享用,明宇那一手好技艺烹调出来的美味佳肴。

钟庆然对这些茶点不甚在意,但不表示村卫一队那五人也如此想法。一队构成,不是鈡氏族人,就是钟家的亲友,那都是地地道道农户出身,平常连吃个饱饭,都得算计着来,也就在福村安居,才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但这样的好生活,也是基于以前贫苦日子而言,和那些动辄山珍海味的高官富户相比,差距就如同米粒之光和皓月那样悬殊。要不是和钟庆然简明宇同桌,他们怕是直接端盘子开抢了。

众人对于茶,还真不怎么上心,虽然在福村得省着用,至少短时间内部缺这东西,反倒是出自其他国家的茶点,吸引了他们全部注意力。这些在边城不算金贵,拿到大周朝,那可不是一般百姓能享受的。

别看边城人来人往,向两国输送的物资不少,但碍于交通不便,商队能携带的货物有限,大周朝幅员辽阔,这点货物,就如水滴入海,压根就激不起一点浪花,达官贵人都还不够用,哪里轮得到平民百姓?

钟庆然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解腻,目不四顾,耳朵却支棱起来,接收一切可用信息。简明宇五感最为灵敏,凝神细听下,几乎能将嘈杂大堂中,各种声音都收入耳中。

“听说了吗,北沙和哈兰起了战火,两军对峙月余,眼看快入冬,依然相持不下,近段日子小仗不断,双方都俘获了对方一批俘虏,能赎的都赎回去了,剩下一小部分没人要,就被带到边城,也不知道能不能卖出去。”

“你担心这个作甚?又不是我们国家的俘虏,边关出于安危考虑,可不敢收他们,万一这些人是细作,那可就出大事了。最多也就做腹地生意的商户,能少少买上一些,离那么远,语言又不通,倒是不怕他们作妖。”

“你说的倒也对,我呀,就是感叹一声,打仗,只是苦了百姓。你说,那两国朝廷怎么就不出钱,把他们买回去?这样子,谁还敢死心塌地为他们效忠?”说话之人明显不满这样的做法。

“事情哪有你说的这么简单?打仗有多耗钱,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看呀,这些俘虏,怕都是老弱病残,于国家无益,干脆就舍了他们,也好省下一批军饷,回头往上一报,说是战死,有几个人会怀疑?”

“照你这么一说,北沙和哈兰人,岂不是不会买自己的同胞?那要是其他国家人对他们没兴趣,这些人还不得砸在手里?把他们带到边城的费用不低,这样亏本的买卖,两国商人会做?”

“这有何难?卖不掉,就拿他们当苦力,当仆役,只要给他们一口饭吃,不让他们饿死就成,无论如何,他们都是净赚。”

简明宇没想到,他们刚来,就得到一个这么有用的消息。虽说这人选上,让他有点不爽,至少他们不用再担心会空手而归。

好运气不可能常在,接下来,简明宇没再听到类似的消息,毕竟,在大堂就座的大都是小商户和本地百姓,除非边城正好发生热议之事,不然,在这样的公众场合,只会闲磕牙,没谁会蠢到在这里宣扬密事。

之前,谈起北沙和哈兰俘虏一事的两个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