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我家师尊总是迷路肿么破?!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06

分卷阅读106

    看不出神色。

可能是由于刘子安和方雪二人离开时的跑动为桥梁施加了额外的力,宝禾先生只觉得桥身晃动得比之前更厉害了,让他不得不扶住两侧的栏杆才能勉强稳住身形。

“要不您说个大体的位置吧,比如它常出现在什么地方。”宝禾先生嘴上以极快的速度说道,身体却仿佛静止般一动不动。事实上,他此刻有种错觉,总感觉自己只要稍微动一小下,这座桥就会瞬间崩塌,然后他们全都会掉到万丈深渊里去。

“这个,大概在大漠吧。”白画师悠闲地靠在栏杆上,仿佛完全感受不到桥的颤动,想了想,答道。

作者有话要说:  电脑君活过来啦~撒花*★,°*:.☆\( ̄▽ ̄)/:*.°★*

第64章老城主与白画师那不得不说的故事

人人都道城主家的大公子是个神仙般的人物。七岁时便生得秋水为神,白玉作骨,秀丽非常。而且聪颖绝伦,凡诗歌之类,旁人只口授一两遍,他就再不能忘,与他解说,亦能会意。九岁时,城主为他请了位老师,不满一年他就将、、三经并四书烂熟于胸中,兼句句都能讲得来。待到十四岁时,竟已成了文坛宿将,每有著作,献述亦不能指摘其破绽,唯有择其优者圈之。

然而,这样优秀的人物却到了弱冠之年仍未娶亲。虽然上门来提亲的人不少,但都没了后话。众人虽觉得有些奇怪,倒也没有往深处想,毕竟纵观全城也没有哪家姑娘能配得上这大公子。

每次听到身边伺候的人讲起这些街头巷尾的闲言碎语,大公子都只是笑笑,不置一词。其实,哪里是人家配不上他,分明是他不想耽误了人家姑娘。没错,这大公子是个断袖,而且还是天生的那种,改都改不过来。

这一日,吃过早饭后,一位友人兴冲冲地抱着一副画来找他赏鉴。据说这幅画是他在一家古物店以五十两银子购得的,是多年前早已作古的白大师的真迹。

原来这大公子不但擅长诗词歌赋,在书画方面也是颇有研究。据他说,看一个作品好不好,主要看它的气。凡是书画名家,作品中都有一股“气韵”,溢于画面,而伪作则大多用笔呆板粗俗、匠气十足,无“气韵”可言。换句话说,就是人物画要观其顾盼语言,花卉果品要观其迎风带露,山水画要观其清闲幽旷,野径迂回。这样的画即使不知出自何人的手笔,亦为妙手佳作。反之,即使落款为某某名家,也定是赝品。

当下大公子接过友人的画,戴上手套,徐徐展开。只见那图画描绘的山川险峻,气势恢宏,山间屋宇,环境幽谧,山间有两人相对而坐,闲雅之气溢于绢素。

友人见他良久不语,不由得有些着急,凑上前来问道:“大公子,此画如何?是真是伪?”

“白大师的真迹于工细中寓清刚,稚拙中显功力。平中有奇,力中有行,喻文人的笔墨意味于其中。若是行笔工而板、秀而弱,就很有可能是代笔或伪作。前段时间有人拿了一副白大师的来求鉴,我观那画用笔细碎,勾线工板,匠气十足,断为赝品。”

友人听到他口中吐出“赝品”二字,急得头冒大汗,忙问:“那我这幅……”

大公子重新展开画卷,边看边道:“这幅图用笔严谨,笔法工细秀雅,格调清古,当属真品。”

友人如获至宝,再三道谢,抱着新得的那副画欢天喜地地走了。

待他出门走远后,一直站在旁边伺候的小厮开口道:“公子,白大师是名家,坊间多伪作,真迹流传至今的并不多。那样一副真迹,怎的只值五十两银子?难道是捡着漏了?”

大公子摇头笑道:“非他捡漏,其实那幅画是赝品。”

小厮不可置信地睁大眼睛问:“是赝品?”

大公子点头说:“这画是今人临摹旧的,虽与真品无二,教人难以分辨,但是那印……”

小厮问:“印怎么了?”

“临摹复刻的印章多多少少都会与原印有所出入,作伪者很难在石头上完全还原所看到的字迹。白大师的真迹我见过,上面的篆文自然、流畅、清晰,印色鲜艳。但那幅图上的印,其篆字的笔法略显呆板,而且印色略暗,印框稍大,很明显是翻刻的印章。名画易仿,但这印痕却难以作伪啊。”大公子叹道。

“能把白大师的画临摹得如此神似,倒也算难得了。”

“是呀,他的画技又长进了不少……再往后,恐怕连我也辨不出真假了。”

“难道公子知道这幅假画是谁作的?”

“放眼望去,除了白画师,又有谁能作得如此形神兼备、几无破绽呢?”

那小厮一愣,紧接着恍然大悟似的说道:“原来是白画师啊。公子为何不当面戳穿他?”

大公子道:“听说他最近惹上了官司,正是用钱之际,唉……”一声长叹,透着些许柔情,些许惋惜,些许人世间的无奈。

白画师是白大师的孙子,画技不俗,风格自成,人也勤奋,无奈由于性格古怪,处处遭人排挤。前段时间更是由于旁人诬陷,惹上了大官司。大公子虽有意帮他澄清,但白画师却坚决不让他插手,结果事情越浓越糟,原本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现在却需要赔上不少钱。

正当这困顿之时,忽有一古画商人找上门来,请他临摹一副。白画师爱惜羽毛,不愿为之,画商便把价码一加再加,最后竟开出六十两的高价。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白画师想到那恼人的官司,只得违心应承,接下了这单生意。

共有五段,集风俗画、肖像画、故事画之所长,虽然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却安排得宾主有序,简繁得度,为历代收藏者所珍爱。想要临摹得神形兼备,以假乱真,殊为不易。

数日之后,画商依约前来取货,见白画师临摹之作人物衣纹精炼完整,细部刻画不爽毫发,如衣服的花纹、屏风的装饰、器物的图案都极其精工,和谐统一。即使与原作对照鉴别,亦能完全一致,丝毫不见其破绽。大喜之下,爽快地付给白画师一百两银子,以示嘉奖之意。后来画商把这幅临摹之作拿到书画市场上去,竟然被人当作真品,卖了三千两银子。

白画师得了一百两银子,估计大概已经能能处理好官司了,便不想再做这种事情,画商再来找他,概不接待。

可惜啊,老天无眼,不遂人愿,白画师怎么也没料到自己惹的官司会那么大,居然还涉及命案!可惜,由于他向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