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言情小说 - 北宋生活顾问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124

分卷阅读124

    杨氏听见这边吵闹,闻声而来,先在门口向青苗问了详情,不禁好笑,明明是小儿女闺中作戏,她去横插一杠作甚,真是叫人笑掉大牙。流霞道:“侄儿与侄儿媳在房中吃饭,婶娘去作甚么?大夫人该进去管管。”

杨氏沉吟片刻,真走了进去,此时房内仍是僵持局面,张仲微坐在桌前,手捏筷子却不伸手,只道:“娘,我吃饱了,放着待会儿再吃。”

方氏不依不饶:“你不是才说只吃了五块,哪里能饱?”

杨氏笑道:“弟妹又与他们端了一碗牛rou来?怎么不留着自己吃,莫要惯着他们。”

方氏想也不想便答:“自己亲儿,惯着点又何妨。”

杨氏脸一沉,却不回嘴,只把流霞看了一眼,流霞便笑道:“二夫人把牛rou与了二少爷,不怕大少爷怪你偏心?”

方氏没想到过这层,就愣了,流霞趁这空档,忙上去将她搀了,一面朝外走,一面笑道:“方才大少爷还问起二夫人呢,说是怕你那碗牛rou不够吃,要把他的与你送去,我陪二夫人回去瞧瞧,看送来了不曾。”

方氏虽偏疼小儿,但到底还是顾及大儿想法,生怕张伯临到她房里时,发现她将牛rou与张仲微送了来,便连忙甩开流霞,一面暗自编造理由,一面飞奔回房去了。

杨氏看了看张仲微,有些莫名伤感,暗自叹气,良久方道:“你们吃饭罢。”

林依送她道门口,谢了又谢,道:“我方才得罪了婶娘,正不知如何是好,幸亏娘前来解围。”

杨氏轻笑道:“你与二郎在自己房中闲话,与他人甚么相干,休要想多了,倒是青苗守门不力,该罚。”

第103章寒梅上船

青苗在旁本没在意,忽然听到杨氏提她名字,唬了一跳,忙跪下道:“是我失职,请大夫人与二少夫人责罚。”

青苗办事从未出过岔子,特别是针对方氏,今日这是怎地了,林依心下奇怪,便不想过早罚她,而是准备得闲后仔细问问她,但杨氏还在一旁,总要做做样子,便道:“也是我管教不力,就罚她今天的月钱罢。”

杨氏觉得罚轻了,但毕竟是林依的丫头,她不愿过管,便点了点头,带着流霞走了。

林依仍留青苗在门口,掩门回房,见张仲微还没敢动筷子,又是好笑又是心疼,忙走去夹了一大筷子牛rou放到他碗里,道:“快些吃,凉了味道就不好了。”

其实二人都觉得适才方氏闹得很尴尬,便全装作无事,重新吃饭。直到吃完,张仲微摸了摸饱胀的肚子,才笑道:“幸亏婶娘又送了一碗牛rou来,不然哪轮得到我吃。”

林依白了他一眼,道:“你抢rou的动作可快得很。”说完托腮,担忧道:“今个儿倒霉,好容易吼你一声,却叫婶娘听了去,只怕此时心里还在恼我。”

张仲微笑道:“我有人护着,看你今后还敢不敢欺负我。”

话音未落,耳朵已被林依拎了起来,揪到脸盆边,逼着把手洗了。林依开包袱,取了套干净衣裳出来,丢与他换,道:“我看你之所以得病,就是因为平日里不爱干净。”

张仲微不以为意,但也未反驳,一面换衣裳,一面问道:“娘子这样爱吃牛rou?”

林依道:“朝廷不让牛rou卖高价,哪有人来卖,拿着钱都吃不到的稀罕物事,自然就馋了些。这洪员外真是好本事,竟弄来这么些牛rou,难不成是他家自养的?”

张仲微摇头道:“谁会宰杀耕牛,那是从盐井买来的。”

原来四川多盐井,井上安辘轳,以牛力提取卤水,一头壮牛服役,多者半年,少者三月,就已筋疲力尽,既做不得活,便被宰来吃rou,据说这道水煮牛rou,就是盐工们自创的。

林依听后,若有所思,道:“照你说,洪员外不是甚么好人,怎会特特上盐井买牛rou来与咱们吃,到底是何居心?”

甚么居心?很快便得知。青苗进来收拾碗筷,交与小二,自己却不走,跪下道:“方才是我走神,才没来得及通传,二少夫人尽管罚我罢。”

林依问道:“作甚么走神?”

青苗道:“方才大老爷在楼下陪一位官人吃酒,吃着吃着,就领了一位小娘子上来,也不知是他买的妾,还是与二少爷买的,因此我多看了两眼,再回过头来时,二夫人已进去了。”

林依还未出声,张仲微先问道:“那小娘子可是那位官人领来的?”

青苗点头道:“正是,那官人领她来与两位老爷行过礼,大老爷便带她上来的,如今正在大夫人房里呢。”

张仲微有些吃惊,向林依道:“不会是洪员外的庶女罢,难道他一赠不成,竟追到了这里来?”

林依好笑道:“你当自己是谁?”

张仲微挠了挠头,不好意思道:“别个自然是瞧不上我的,但……”他话没讲完,林依已明白了,指不定洪员外是把庶女赠与了张栋,但这事儿未必也太巧了,任谁千里迢迢出门,只要不是搬家,都不会带着女儿在身边,这洪员外难不成能未卜先知,专程在这里侯着张栋的?

两口子正在这里琢磨,流霞来唤,称杨氏请林依过去说话。林依心道,大概就是为那洪小娘子的事了。她见青苗还在地上跪着,忙道:“起来罢,今日的确是你失职,月钱照罚,下不为例。”

青苗磕了个头,爬了起来,跟在她身后朝杨氏屋里去。

杨氏房中果然有名陌生小娘子在,生得并不算美貌,却甚为端庄,端端正正坐在凳儿上,目不斜视。

杨氏见林依进来,先问她道:“今儿的水煮牛rou可中吃?”

林依已知那位小娘子姓洪,便除了称赞牛rou,还加了一句:“难为洪员外费心,竟能寻来这许多牛rou,咱们可是拿着钱都不知何处买去。”

这话又中听又得体,杨氏觉得有面子,笑着将那小娘子一指,道:“这位便是那位洪员外的女儿。”说完又指林依,道:“这是我儿媳。”

林依与洪小娘子相互见过礼,又闲话几句,互报姓名。洪小娘子道:“我姨娘生我时,恰逢有枝寒梅怒放,便与我取名寒梅。”

林依赞道:“这名字极雅。”又故意问:“寒梅meimei是夔州人?”

杨氏笑道:“她亦是眉州人,你竟是不知?”

林依亦笑:“原来是乡亲,这可真是巧了,不知寒梅meimei是来夔州走亲戚,还是与咱们一样路过?”

洪寒梅答道:“我爹本欲亲自送我去京城,不料才走到夔州,家中就出了些事情,他想赶回去,又怕耽误了我行程,正左右为难,幸亏遇见了张大老爷与大夫人。”

她话只讲了一半,林依正琢磨,杨氏补充完整道:“洪员外托我们将洪小娘子带去京城,交与她长姊。”

家中尚有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