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腾小说网 - 耽美小说 - 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在线阅读 - 分卷阅读378

分卷阅读378

    定影响。);退休金、子女教育、基本医疗等社会福利则都由政而非企业负担,企业自建学校医院之类也不再会被允许,这样就保证了各种所有制的企业在负担方面全都一碗水端平,而政财政因此增加的巨大负担则通过提高整体税率来进行平衡,而烟酒等暴利行业也为此作出了特殊的贡献,至于企业,因为最低工资标准也相应地降低了,所以还不至于普遍被税负压垮;无论是哪种所有制性质,企业自建福利房或者其他建筑(如公园之类)只要不违反城市规划布局,都是允许的,但是扣税在此之前而非在此之后,以免有企业利用这些投资来逃税仔细分析的话,这些政策后来能够推行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胡卫东务实地放低了福利标准(详见后文),但中国远比历史同期更强的国力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注1:服务性国企自然不在其内,事实上这些企业根本就不直接参与市场竞争,所需由政统一发放,产品也由政统筹后作为一个整体投入市场。举例来说,某年国内铁矿石总产量为五千万吨,这五千万吨铁矿石不会由各个矿企自行出售,而是由政视市场供需状况整体投入市场,价格高就多卖一些,价格低就少卖一些,多余的就存着,来年的铁矿石生产计划则根据市场变化趋势和现有库存进行调整,这样既能获得更高的总和利润,也可以稳定市场价格而这一做法在对外贸易时就更是有利,因为全国一盘棋的缘故,中国在进口大宗商品时可以“客大欺店”,在出口大宗商品时则又可以“店大欺客”,从而获得超额的利润(当然咱们是很厚道的,不会赚亚非拉兄弟的血汗钱,真正吃亏的是原本cao纵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价格的西方财团,尤其是那些犹太佬),以致于后来美国政一直攻击中国违反自由竞争原则、破坏国际贸易秩序,但这个时空的战后格局与历史上大不相同,美国政终究也只能打打嘴炮,却不敢真的跟中国撕破脸皮,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四百四十四章城市规划

中原解放区的工业建设成果斐然,城市化的速度也因此快得令人惊讶,其中尤以洛阳为最,几年前洛阳起义的时候这座城市的常住人口才不过十几万人,那时谁都没想到在不到五年时间里这座城市的人口竟然不可思议地猛增到150万以上,而在她的周围,巩义、新安等原来的小县城也随着工矿业的蓬勃发展而迅速扩张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整个豫西工业区范围内的人口加起来已经不下500万(包括其中的农村人口),甚至依稀可以看到一点后世城市带的模样城市化的速度如此之快,肯定会带来很多问题,无论是交通还是居住条件,现在的洛阳都根本无法令人满意,若非中原解放区人民政这几年里一直在拼命地修筑铁路和公路,胡卫东更是利用后世的活动板房来救急,洛阳会不会变成后世墨西哥城那副模样还真不好说。

洛阳地处中原腹地,境内山川纵横,西依秦岭,东临嵩岳,北靠太行山又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山,有“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夭下”之说,这里更是十三朝古都和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如今又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工业中心,因此赤色党上下普遍已经将这里视为将来定都的首选。这样一来洛阳的城市建设就变得更加重要起来。

后世的中国因为政普遍缺乏整体规划的意识,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因此城市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举不胜数,拆了建、建了拆造成的巨大浪费就不说了,就拿毫不起眼的城市排水系统来说,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城市这方面甚至还不如一百多年前德国人在青岛修建的下水道系统,足见在城市规划方面中国与西方列强存在着多么巨大的差距。不过现在既然已经与德国展开全面合作,胡卫东自然不会放过这一良机,他特地从德国聘请了多位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来到中国指导咱们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

本来按照胡卫东的想法。洛阳作为未来的国都,人口迟早都能增加到一两千万,为了避免将来遇到麻烦,他希望洛阳城的扩建要按照2000万人口来设计。但是德国专家们却普遍认为以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几十年内都不可能出现500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大都市,要知道就连这时的德国都没有这么大的城市呢。可是胡卫东却知道后世的běi精有多少人口,因此还是坚持让德国专家尽可能将城区规模设计得更大一些。但是德国专家们却告诉他,因为伊洛平原(面积只有700多平方公里,还不到现在上海市区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的特殊地势,加之洛阳城内及其周边地带到处都是重要文化遗产,洛阳城区的人口增加到500万就已经是极限了,若要生活得舒适一些。200万人口更加合适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首都来说,200万人口显然太少了,不过胡卫东考虑到德国专家是以目前洛阳的平均楼层高度进行计算的,另外将来洛阳城区的工厂也迟早会迁往郊区乃至更远的地方,因此其中还有很大潜力可挖。但即便根据胡卫东的这些意见进行了修正。德国专家依然认为洛阳城区的适宜人口在500万左右,最多也不能超过1千万。这与běi精相比无疑差了很多。但是德国专家考虑的不只是洛阳一地,他们同时指出距其不远的郑州与开封两城都具有发展成超大城市的潜力,胡卫东顿时眼前一亮,只要郑州和开封都能容纳一千多万人口,那么洛阳城区小一点就完全不是什么大问题了,甚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政治中心小一点反而更符合后世的潮流。

后来洛阳的发展方向也正像他们所设计的那样,最终成为了中国的政治中心和世界级的文化中心,而其原来的工业中心职能则由先后发展成千万人口级大城市的郑州与开封分担,而且做得比当初的洛阳更好。而有了这“三驾马车”的带动,河南省也得以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稳居全国经济、工业与人口这三项第一除了工业城市的分布、各城市内的基本布局等较为宏观的方面,德国专家还对交通网线、排水系统、人防工程等细节提出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并为中国培养了不少城市规划方面的合格人才,中国人民永远都不会忘记他们的热情帮助和德国人民的珍贵友谊城市固然重要,但作为赤色党控制下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中原解放区的农村工作同样受到了胡卫东的高度重视。身为一个工业党,胡卫东之前一直都提倡大量建立国营农场,但当他自己主政之后却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营农场要有较高的单产,要么机械化程度得高,要么农场工人的觉悟得高,或者说农场干部的素质要高。

随着中原解放